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第四章)

20世纪以来控制论发展的三个阶段,一、经典控制论阶段,二、现代控制论阶段,三、大系统理论阶段。
控制论发展到现在已形成四大分支理论体系,一、工程控制论,二、生物控制论,三、社会控制论,四、人工智能。
控制的定义就是指在一定环境中一个系统,通过一定方式嫁与火,只配另一个系统做和目的运动的行为及过程。控制要素主要有一、失控系统,二、受控系统,三、控制手段,四、控制目的,五、控制环境。控制的实质,一、状态选择,二、范围选择。
随机控制也叫试探性控制,这是最原始的控制方式,也是其他一切控制方式的基础。注意问题:一、应注意受控系统的可能性空间大小,二、要注意选择速度的快慢,三、要注意随机控制的有效性。
记忆控制就是把随机控制所获得的经验记录下来,用于指导下一次控制的控制方法。注意问题:一、记忆装置应该灵敏可靠,在记忆过程中不至于记错。二、必须注意系统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内是否存在陷阱,并在搜索目标过程中,记住避开这些陷阱。三、要注意记忆的有效性。
共轭控制就是只把对讲系统的控制经验应用于和甲系统具有相似性的乙系统的控制方法。三个特征:一、共轭控制必须以两个系统的相似为基础,如果两个系统根本不相似的,无法及时行共轭控制。二、共轭控制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推理过程或叫经验转移过程,因而可以放大人的控制能力,三、在运用中间媒介传递经验时,要注意中间媒介对经验的干扰。
反馈控制就是根据反馈信息或反馈地进行控制的过程。
程序控制就是使数控系统按给定的时间次序和运动方式而变化。基本特点:一、程序控制的关键是程序设计,二、程序控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在环境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是一种较理想、以操作的控制方法,三、程序控制较死板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随动控制是比较高级的控制方式,其特点是失控系统能根据数控系统的运动状态而自动调整控制目标,所以又叫适应性控制或跟踪控制。
控制系统的基本属性:一、目的性,二、正当性,三、稳定性,四、反馈性,五、趋优性。
控制过程的基本步骤,一、了解受控对象事物的多种可能运动状态,二、确定控制目标,三、制定控制方案,四、实施控制,五、收集并处理反馈信息,六、调整控制状态校正目标。
失控原因:一、失控现象与环境因素对控制过程的干扰有关,二、失控现象与失控系统控制能力的欠缺或削弱有关,三、失控现象还与控制途径的中断有关,四、失控现象还与受控系统自身结构损坏有关。
模拟是只根据原型来制造或组织模型式模型与原型之间具有相似特征的过程。两个基本类型,一、实物模拟,二、抽象模拟。
功能模拟即以研究圆形课体功能特性为对象的一种模拟,要求模型语言行之间具有功能的相似性。
黑箱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分析位置系统输入和输出的对应关系来认识其内部结构,并加以控制的方法。分为四个步骤,一、确认黑箱,二、确定输出与输入,三、找出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并建立模型,四、推导出黑箱的内部联系。
灰箱内部结构不完全清楚的认识对象。灰箱方法即运用已知的知识,结合黑箱方法去推测系统内部结构特征的认识方法,灰箱系统理论包括:一、灰度研究,二、关联空间理论,三、生成理论,四、建模理论,五、预测理论,六、决策理论其控制理论。
白象方法就是只把对白象系统内部的人使用,一定关系式或模型表达出来,并进一步预测其变化规律及被系统功能影响的方法。

posted @ 2024-02-28 21:01  侯岩含  阅读(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