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第一章)

系统方法
系统思想的发展史即人们对物质世界系统性认识的历史。这个历史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时期。
一、古代的系统观念
现代系统观念是也是源于古代人的哲学认识之中的现代系统观念,主要是从古代人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发展而来的古代人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表现在两方面一在宏观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无限多样化的统一整体二在微观上也把具体事物看成是一个一个的统一。二、近代系统概念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15世纪下半夜到18世纪末的形而上学整体观时期。第二时期是整个19世纪辩证整体观的形成时期。三、现代系统观念的产生。一活力论观点。二机械论观点和还原论观点。目前这个理论正日益深入到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利思想武器。
系统定义的缺点:一抽象不足,缺乏普遍性二抽象太过缺乏具体性,所以系统就是只有一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整体。
系统属性:一、整体性,二、综合性,三、层次性,四、结构性,五、环境关联性,六、功能性。
系统分类方法:一、根据系统的属性和运动方式来分类 ,二、根据系统整体与环境的关系来分类 ,三、根据系统内部的要素层次结构的特点来分类,四、根据系统与人类主体的关系来分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二、整体制约部分三部分反作用于整体。
整体与层次的关系:一整体制约着层次,二、层次,对系统整体也有重要作用。
整体与结构的关系:一、结构是系统整体存在的基础,二、结构的变化导致系统整体性能的变化,三、结构是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四、整体对结构的作用。
整体与环境的关系:一、整体可以调节或改变环境,二、环境对系统整体的作用,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是系统整体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内容。
整体性原则:一、从整体上去认识改造和管理事务的原则,二、从事务所从属得更高级整体出发去认识改造或管理事物的原则,三、乐园部分服从整体的原则。
综合性原则:一、注意要素综合,二、注意结构综合,三、注意环境综合,四、注意功能综合。
层次性原则:一、注意遵循事物的层次性,二、注意层次数量的调整,三、注意层次的更新,四、注意层次顺序的选择,五、注意抓好高层次的工作,六、要注意改善层际关系。
结构性原则:一、通过认识结构来认识系统对象的特征和功能,二、通过改变结构来改变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
环境关联原则,一、通过认识环境来认识系统,二、通过利用、选择和创造环境来改善系统。
功能原则:一、把系统功能作为事实对象的方法,二、把系统功能作为开放对象的方法,三、把系统功能作为管理对象的方法,四、把系统功能作为改造对象的方法,五、通过功能来改变系统结构的方法。

posted @ 2024-02-28 16:04  侯岩含  阅读(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