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构建之法》心得体会

对于一本关于软件工程的教材我想大部分的读者第一印象就是枯燥、乏味,通篇多是高深难懂的代码让读者看的昏昏欲睡。但《构建之法》却给我们别样的感觉,作者把软件开发的方法讲的清晰有趣实用,并有相关的人物扮演不同的角色贯穿全书,让我们有一种看小说的感觉,看了开头就有一种想继续往下看的冲动。但仅仅是有趣并不是一本好书的评判标准,此书不仅拥有大量的趣味性,更不缺乏强大的实用性。作为一个菜鸟学员,对于将来的工作一定是充满了未知的,而此书却通过菜鸟程序员个人开发到一个团队的组成进行了全过程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团队的出现是需要经历各种磨合和考验的。

 对于软件相关专业的我们来说,学习了很多的专业课程,像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等。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学了这么多的课程有什么用呢?在工作中有多少会真正被应用到呢?也就是说,大家都觉得理论和实践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该书的内容主要以设置情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软件开发测试等各领域的一些常见问题用最简单的文字回答,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概念性较强的专业名词也会以故事或情景及我们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解释,让我们可以在轻松简单的文字或例子中明白其深意.

我认为与绝大部分介绍软件工程或者项目管理的书籍非常不同的一点,就是邹老师非常强调“人”在软件开发中起到的作用。在上这门软件工程时,我们抱怨作业比别的课程多,还要写博客,但我们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们就会感谢当时从课程中的获益。所以,《构建之法》的作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大量的代码,让亲身的经验证实软件工程的手段是必要和有效的。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读完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几个疑问:

问题1:软件开发的质量是如何衡量的?

问题2:如何获取用户需求?

问题3:代码覆盖率怎么样达到100%?

问题4:敏捷流程中,每一步做什么都考虑的很详细,但是真正的工作有些问题做不到的,该怎么办?

问题5:代码中的断点怎么修改?

posted on 2016-05-22 21:36  TBF  阅读(11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