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作业二
作业基本信息
|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2021春软件工程实践|W班 |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团队第二次作业github编程实战 |
| 团队 | Growing light |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会议网站设计与功能实现+关于团队选题的思考 |
| 其他参考文献 | Dribbble 风格指南 — Vue.js TGideas文档库 |
GitHub编程实战
项目地址
-
项目GitHub地址
-
项目部署的在线地址
-
用户
用户类型 用户名 密码 普通参会者 aasd 123456 会议主席 asdasd 123456 分论坛主席 yzx 123456 秘书 lxj 123456
组员职责分工
github 的提交
- 各组员commit次数
| 成员 | commit次数 |
|---|---|
| cold(221801424) | 6 |
| KaGuYa(221801428) | 4 |
| Euphoria(221801133) | 4 |
| Seven(221801423) | 9 |
| fino(221801435) | 3 |
| try(221801415) | 4 |
| 要记得吃饭啊(221801405) | 5 |
| Linzkk(221801426) | 4 |
| TheYuan(221801204) | 5 |
| John(221801412) | 5 |
- 提交截图
cold(221801424)


KaGuYa(221801428)

Euphoria(221801133)


Seven(221801423)




fino(221801435)


try(221801415)

要记得吃饭啊(221801405)

Linzkk(221801426)


TheYuan(221801204)

John(221801412)

程序运行截图
- 登录页面,注册一个用户并选择加入一个分论坛,内带输入验证。

- 主页页面,采用轮播图推送最近热门会议,并附带最近会议的议程信息。下方有各个分论坛的链接。

- 分论坛展开

- 分论坛主席页面,采用Tags标签页,可以查看用户列表和发送通知。


- 秘书页面,可以查看所有用户,展开可以查看详细信息。


- 会议主席页面,与分论坛主席相似,可以查看分论坛主席列表和用户信息,并且可以发布通知。


- 普通用户界面,登录成功后可以看到自己所参与的论坛的信息。

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cold(221801424)
遇到的困难:项目时间紧,对团队成员编程水平不太了解,在分工方面纠结了很久。
解决方法:尽量了解每个人的技术水平,组织探讨,根据个人意愿给大家都分配了合理的工作。
后续困难:由于一些同学不太熟悉aue框架,导致他们所编写的原生html与框架不兼容,大大延长了开发的时间和难度。
解决方法:用vue框架重新编写html代码。
KaGuYa(221801428)
遇到的困难:因为本次项目时间紧张,项目需求不够明确,开发过程出现再一次确定需求情况。
解决方法:积极组织讨论,参考队员意见,根据大家举出的例子和网上类似的网站,理解了需求。
Euphoria(221801133)
遇到的困难:Vue代码格式要求严格,容易报错,页面样式崩溃。
解决方法:项目创建不安装eslint,每次修改格式化代码。
Seven(221801423)
遇到的困难:项目实践时间紧张,没有完全掌握需要的新技术
解决方法:分配到写函数块的任务,后续再继续学习技术。分配到写函数块的任务,后续再继续学习技术。
fino(221801435)
遇到的困难:虽然善于后端开发,但对使用的spring boot框架不太了解,转战前端
解决方法:百度学习,了解了一些前端的知识
try(221801415)
遇到的困难:任务分配过杂,有对个任务并发推进,存在功能及样式的冲突。
解决方法:多与成员讨论,即使沟通项目进度,同一样式。
要记得吃饭啊(221801405)
遇到的困难:因为自己做的框架和团队开发的不一样,所以任务不好分配到我这。
解决方法:去写模块函数,写完之后去帮前端设计页面。
Linzkk(221801426)
遇到的困难:不懂vue框架
解决方法:B站学习、百度
TheYuan(221801204)
遇到的困难:第一次做这种团队的作业,不太适应,对使用的后端框架只有非常有限的了解,一些简单的功能对我来说都很困难。
解决方法:大量查阅资料,看网上的经验,向组里做后端的同学寻求了很多帮助,艰难地完成了一部分。
John(221801412)
遇到的困难:实力较为薄弱,没有什么好弄的
解决方法:写博客,做原型,写html代码。
组员贡献比例
| 贡献度(总和100) | |
|---|---|
| cold(221801424) | 16 |
| KaaGuYa(221801428) | 17 |
| Euphoria(221801133) | 13 |
| Seven(221801423) | 7 |
| fino(221801435) | 8 |
| try(221801415) | 7 |
| 要记得吃饭啊(221801405) | 9 |
| Linzkk(221801426) | 7 |
| TheYuan(221801204) | 7 |
| John(221801412) | 7 |

PSP表格
- cold(221801424)
|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min) | 实际耗时(min) |
|---|---|---|---|
| Planning | 计划 | 20 | 20 |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20 | 20 |
| Development | 开发 | 590 | 730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60 | 80 |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30 | 30 |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30 | 40 |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10 | 10 |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60 | 90 |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360 | 420 |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30 | 30 |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30 | 30 |
| Reporting | 报告 | 50 | 50 |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30 | 30 |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10 | 10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10 | 10 |
| 合计 | 680 | 800 |
- KaGuYa(221801428)
|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min) | 实际耗时(min) |
|---|---|---|---|
| Planning | 计划 | 20 | 20 |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20 | 20 |
| Development | 开发 | 660 | 790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60 | 90 |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60 | 60 |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30 | 30 |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10 | 10 |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80 | 90 |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360 | 410 |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30 | 30 |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30 | 30 |
| Reporting | 报告 | 50 | 50 |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30 | 30 |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10 | 10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10 | 10 |
| 合计 | 730 | 820 |
- Euphoria(221801133)
|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min) | 实际耗时(min) |
|---|---|---|---|
| Planning | 计划 | 20 | 40 |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20 | 40 |
| Development | 开发 | 560 | 710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60 | 90 |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60 | 60 |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60 | 30 |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20 | 10 |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60 | 90 |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240 | 360 |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30 | 30 |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30 | 40 |
| Reporting | 报告 | 80 | 90 |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20 | 20 |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20 | 20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40 | 50 |
| 合计 | 660 | 840 |
- Seven(221801423)
|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min) | 实际耗时(min) |
|---|---|---|---|
| Planning | 计划 | 20 | 20 |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20 | 20 |
| Development | 开发 | 690 | 750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60 | 90 |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60 | 60 |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60 | 40 |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30 | 20 |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60 | 60 |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300 | 360 |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60 | 60 |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60 | 60 |
| Reporting | 报告 | 120 | 120 |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60 | 60 |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30 | 30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30 | 30 |
| 合计 | 830 | 890 |
- fino(221801435)
|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min) | 实际耗时(min) |
|---|---|---|---|
| Planning | 计划 | 20 | 30 |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10 | 10 |
| Development | 开发 | 120 | 90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240 | 360 |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30 | 30 |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40 | 40 |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20 | 20 |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30 | 30 |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60 | 80 |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40 | 50 |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20 | 20 |
| Reporting | 报告 | 10 | 10 |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10 | 10 |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10 | 10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10 | 20 |
| 合计 | 670 | 810 |
- try(221801415)
|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min) | 实际耗时(min) |
|---|---|---|---|
| Planning | 计划 | 10 | 10 |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10 | 20 |
| Development | 开发 | 600 | 720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30 | 40 |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25 | 30 |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15 | 20 |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15 | 15 |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60 | 80 |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180 | 240 |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40 | 50 |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40 | 60 |
| Reporting | 报告 | 30 | 40 |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20 | 20 |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10 | 10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20 | 25 |
| 合计 | 530 | 650 |
- 要记得吃饭啊(221801405)
|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min) | 实际耗时(min) |
|---|---|---|---|
| Planning | 计划 | 10 | 10 |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20 | 20 |
| Development | 开发 | 565 | 720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30 | 40 |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25 | 30 |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15 | 20 |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15 | 15 |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60 | 80 |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180 | 240 |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60 | 80 |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40 | 60 |
| Reporting | 报告 | 30 | 40 |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40 | 40 |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20 | 30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20 | 25 |
| 合计 | 565 | 720 |
- Linzkk(221801426)
|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min) | 实际耗时(min) |
|---|---|---|---|
| Planning | 计划 | 10 | 10 |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10 | 10 |
| Development | 开发 | 610 | 710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90 | 120 |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30 | 30 |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10 | 10 |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10 | 10 |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60 | 90 |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360 | 400 |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20 | 20 |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30 | 30 |
| Reporting | 报告 | 40 | 50 |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20 | 30 |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10 | 10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10 | 10 |
| 合计 | 660 | 770 |
- TheYuan(221801204)
|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min) | 实际耗时(min) |
|---|---|---|---|
| Planning | 计划 | 10 | 10 |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10 | 10 |
| Development | 开发 | 510 | 530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80 | 120 |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30 | 30 |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10 | 10 |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10 | 10 |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20 | 20 |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320 | 300 |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20 | 20 |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20 | 20 |
| Reporting | 报告 | 50 | 60 |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10 | 10 |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10 | 10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30 | 40 |
| 合计 | 570 | 600 |
- John(221801412)
|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min) | 实际耗时(min) |
|---|---|---|---|
| Planning | 计划 | 10 | 10 |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10 | 10 |
| Development | 开发 | 490 | 550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10 | 20 |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10 | 20 |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10 | 10 |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10 | 10 |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40 | 45 |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280 | 295 |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50 | 60 |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60 | 70 |
| Reporting | 报告 | 40 | 40 |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20 | 20 |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10 | 40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10 | 10 |
| 合计 | 540 | 630 |
关于团队选题
团队选题展示过程中,老师和同学提出了一些问题。有没有哪个问题你们想重新回答?
-
需求方面,偏远山区孩子因为设备的问题没办法享受到我们的服务。
不得不说,这是每个见到我们项目的人都会想到的问题。确实,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并且也不是我们大学生有能力解决的。在这里我们也必须要重申一遍,也是上次报告没讲清楚的问题。我们的项目针对的是教育资源较为贫困的地区,当然这包括偏远山区,也包括另外一些有设备,但是教育较为落后的地区。
我们的初衷就是让一些教育资源贫困的地区能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我们的项目也是在基于国家脱贫计划,全面达成小康的时代背景下设立。哪怕目前我们只能帮助到的人有限,但是我们也帮助到了其他一些地区的人,这点是不能否定的。在上次报告中,我们已经给出了数据,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以每年六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这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的农村孩子能够享受到我们平台所带来的便利。一个项目的发展不可能顺风顺水,一个项目的价值也不一定体现在现在。我们或许应该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将它的价值定位到未来,而现在,我们不过是厚积薄发,待到将来一鸣惊人罢了。
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在国家实现全面物质脱贫的时候,我们的项目也会跟紧脚步实现教育脱贫。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项目将会大放异彩。
在上次团队选题之后,你们组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想法?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列出具体行动
- 对于推广合作。我们目前已经与数计青协和爱心支教团队合作,下一步将与福州大学城各个高校的青协和爱心支教队合作,然后逐步扩大到省内各个高校以及全国高校的青协和支教团队。...
- 在创作激励方面,我们有考虑过和基金会合作为发布视频的用户颁发创作基金,尽管这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但是以钱来做激励,或许与我们的初心相悖。于市乎,在之后的讨论中,我们决定以另一种新式作为激励,就好像一些党员家庭有光荣之家的称号一样,对于一些积极做志愿服务的支援者我们也会与美丽中国等一些官方的组织为其颁发优秀志愿者之类的称号。而在项目前期,我们会将目标放在学校上。我们将与各团委共同探讨为志愿者增加服务时长或者综测的方式,鼓励学生上传教学视频。
- 在功能完善的方面,起初我们是有想过加入直播的功能,但是碍于技术原因,在团队作业截止之前大概率无法实现,web直播在市场上已经被大公司垄断,网上基本找不到任何教程,于是在上次的报告中我们明确的说出了我们没有做直播的打算。退而求其次,我们在之后的讨论当中,想了做一个聊天的功能,为的就是让“学生”和“老师”有更多的交流,当然,如果后续条件允许的话我们也会再加入直播的功能,让项目更加完善。
心得体会与总结
cold(221801424)
这次的团队合作是我们小组创建以来的第一次实践,在这次事件之后更清楚了一个团队分工明确的重要性,明确的分工可以极高的提高项目开发的速度。作为队长更清楚个人领导力对于团队的重要性,随着项目进行逐渐的了解了我的组员。虽然第一次实践大家配合有点生疏,但是我坚信随着后续项目的进行我们一定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
KaGuYa(221801428)
一开始看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头脑中还不是很清晰,我们团队也是刚刚创建配合也不好,担心后续的进程会受到影响。但是在我们团队开会讨论之后对于项目的需求、目标明白了很多,每个人对项目都有理解。在讨论之后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一些要点,每个人都是团队一份子,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项目的各个方面都能想到。这次任务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后续的项目中一定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Euphoria(221801133)
团队合作十分考验成员的分工和配合,我们是一个新生的团队,最初会担心配合失误导致项目延期等各种问题出现。但是在这次团队冲刺过程中,随着项目开发,与成员不断交流,讨论,发现成员都是认真可爱的人。虽然过程中有暴露出一些团队合作不成熟的问题,但相信我们下一次能更好的改进。也在开发项目的过程中发现自身技术的不成熟,会继续学习打码,配合团队开发。
Seven(221801423)
刚刚接触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因为自身对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会觉得比较困难,而且团队合作的经验也比较少,担心和同学配合不好。但随着项目的深入和与同学们的互动交流,我渐渐的发现团队合作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效率的事情,每个人的技术可以进行互补,通过交流,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这一次团队合作,对我们今后解决处理团队合作的问题以及提升沟通交流的能力,都会有很大帮助。
fino(221801435)
这次任务的感觉有点尴尬,自己是后端开发和算法设计的但是却因为所用框架和团队所用的框架不一样,导致我基本没什么事情可以做。下午的时候转战前端界面的设计,这也是基于无奈。不过在前端界面的设计的时候也对前端的一些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后端程序员不应该只关心自己的任务是否完成,同时也要知道前端如何实现,主动考虑前端人员需要什么接口,而不是等着前端有需求时才去继续完善。慢慢的我也开始理解了这点。
try(221801415)
开始不觉的团队开发和平时有什么不同,直到真正开始实践环节才知道,和个人开发的区别不仅仅式划分任务这门简单。自己的基础和开发经验也比较少,担心和同学们的配合不好,拖了团队的后腿,随着项目的进行一步步融入团队,与团队成员互相帮助提高自己。在这次团队作业后,更清楚自己的不足。在日后的作业中要抓紧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团队沟通能力。
要记得吃饭啊(221801405)
这次团队作业来的太过突然,每个人水平都不一样,大家做结队作业的时候用的框架都不太一样,团队里面只能选择更有开发经验或者使用人数更多的人所用的框架作为开发基准。这导致了团队里面的任务分配十分不均匀,但是也不得不这么做。哪怕拿出十二分的干劲都没办法保证能够在一天之内做完。有些团队能够完美完成纯粹是因为他们有过web的项目经历。然而不得不说,尽管这次作业我没有干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是也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是,也就仅此而已。
Linzkk(221801426)
第一次团队合作,由于没有项目经验,对技术掌握不熟悉,担心拖团队的后腿。刚看到题目毫无头绪,经过团队讨论,渐渐有了方向,之后开始分工实践。这次团队合作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清楚了解了接下来阶段的学习方向,提升自己技术的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团队沟通能力,与此同时,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好处,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出谋划策,能够很快地解决问题。
TheYuan(221801204)
团队作业一直是我比较害怕的,因为自己缺少实践,缺少和他人合作以及开发项目的经验,很害怕拖别人的后腿。经过这次的团队作业首先我认识到了自己在一些框架编程上的严重不足,必须马上开始恶补,在下一次的团队合作中不拖后腿;此外,我也领略到了团队合作的好处,大家合作讨论,集思广益,对项目的各个方面都能全面地考虑到,遇到一些麻烦也能通过互相交流请教很快完成。我会继续努力。
John(221801412)
第一次听到要搞团队github实战的时候,我相信大多数同学的内心都是崩溃的,尤其是最近还特别的忙。原本认为最困难的事情是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展开团队分工,早上八九点我们就来到了活动室进行项目的讨论,出乎意料的是在我们讨论的过程中异常的顺利,小组的成员也主动出来承担职责。由于团队成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我也只好重操旧业,在这次作业中主要负责了产品的设计和文档撰写等工作。这次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团队其他成员的水平让认清了编码能力的差距,希望下一次作业中我能够承担更多的义务吧!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