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用例设计方法-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

  当使用排列组合方法的结果很多、影响了测试效率的时候,如果按照经验测试,往往可能漏掉场景,这时可以考虑采用正交试验。

  在做兼容性测试、查询条件、配置类的测试时十分有用,即条件间组合;

  缺点:正交表时数学推导出来的,所以正交表不考虑业务逻辑,如果业务逻辑比较复杂,不一定适合使用正交表。  

 

基本概念:

  因子:参与试验、且影响试验结果的因子,成为因子,例如判定表中的条件桩

  水平:影响因子的取值或输入;在例子中,指的是因子可能的取值(0,1)

  整齐可比:在同一张正交表中,每个因子的每个水平出现的次数完全相同;试验中,每个因子的每个水平,与其他因子的水平参与实验的几率完全相同(纵向相比,几率相同)

  均匀分散:同一正交表中,任意两列的水平搭配是完全相同的(横向对比,几率相同)

 

  注意:正交表示数学家推导出来的,使用的时候根据需求中的因子、水平数量,在网上找到对应的正交表使用即可。使用时将正交表内容更换为需求内对应的因子、水平即可

 

设计流程:

  1. 分析需求,获取因子、水平;

  2. 根据因子、水平数量获取正确的正交表;

  3. 替换因子水平,获取试验次数;

  4. 根据经验或其他因素补充试验次数;

  5. 细化输出,获取测试用例;

 

实例:兼容性测试

  1. 需求描述

 

   2. 正交表,在百度百科“正交表”即可找到

 

  3. 替换因子水平

  4. 补足试验次数:正交表中未出现 2-2-2, 3-3-3, 如下图:

 

注意点

1. 选择正交表时,因子、水平正好与正交表相同,最简单,拿过来直接用即可

2. 因子不同时,选择正交表中因子数稍大于被测对象因子数的,且试验次数最少的(多余因子弃用)

  例如:5因子2水平,选择 7 因子的正交表,多个2 个因子不用;如果选用3 因子的,则有 2 个因子无法测试到

3. 如果水平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合并因子,然后拆分(拆分,将合并之后的因子拆分?是搞定正交表后、输出测试用例的时候拆分么?)

4. 因子、水平都不相同:则选择因子、水平稍大于被测对象的,且试验次数最少的  

 

posted @ 2020-02-02 11:31  wsh1995  阅读(72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