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随笔

编辑于 2024.11.29 日

无酒傍身。

Q : 你拍的是什么呢 ?
A : 我拍的是南京的风景 , 中间的是南京的紫峰大厦 , 旁边的都是居民楼 , 中间有一道阳光 , 还有一辆黄色的出租车。
Q : 你觉得你说全了吗 ?
A : 大概就是这么多东西。
Q : 这个红绿灯 , 在绿色 , 并且还有 3 秒结束 , 难道不是你的照片的组成部分吗?难道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
A : 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 这个红绿灯中的铁色杆 , 绿色的广告牌也没什么特殊的含义 , 这只是南京的街景而已 , 照进去了也没事 , 很自然很稀松品尝嘛。
Q : 是这样吗? 我可以认为你甚至对自己的照片拍了什么都不清楚 , 的确 , 你抓住了主要矛盾 , 但是并不意味着你要放弃次要矛盾。摄影是筛选的艺术 , 而不是构建的艺术 , 你不觉得你再拍照的时候是构建了一个紫峰大厦(主要矛盾) , 而并没有构建旁边的不突出之物(次要矛盾) ? 你其实是在绘画 , 而不是摄影。
A :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 摄影确实是筛选的艺术 , 但是它筛选的是不在照片范围内的景物。我在拍摄的时候 , 已经做出了筛选 , 这种筛选就是排除了除了紫峰大厦 , 这条路 , 两边居民楼以外的东西。而对于照片内的东西 , 它是构建的艺术。按照你的说法 , 照片内是“绘画” , 照片外是“摄影” , 这才是摄影。就像布列松 , 他的“决定性瞬间”不可能“字字珠玑” , 为了拍摄这个瞬间他不可能做过多的思考。难道布列松的作品都是“瞬间的绘画”吗? 摄影怎么能完全的分清构建和筛选呢?

Q : 我觉得你说的不对。摄影是输入和输出的艺术。输入的大部分是三维的东西 , 输出的绝对是二维的东西。当你输入 , 即拍摄的时候 , 你对你的照片进行了第一次理解。当你输出的时候 , 即暗房/后期 , 你对你的照片进行了第二次理解。如果你不需要照片中的某个部分 , 你应该将其去掉。如果你需要照片的某个部分 , 你才会将它保留。如果你没有取舍的这个步骤 , 你就永远无法趋近你的真实想法。我现在想问你 , 你真的需要这个红绿灯吗? 请你盯着照片十秒钟 , 如果红绿灯被去掉了 , 那照片会变得突兀吗?
A : 不会变得突兀。红绿灯不是我的照片的主要矛盾。
Q : 错了 , 会变得突兀。这个红绿灯确实是你想要的东西。因为这是一个路口 , 路口怎么可能没有红绿灯 , 如果一个人的照片路口没有红绿灯 , 那他一定想体现什么 , 想体现这里的无序。
A : 为什么一定是路口就要有红绿灯呢 ? 你这是现实的逻辑 , 不是艺术的逻辑。艺术是基于逻辑的逻辑 , 而不是基于显示的逻辑。那你这样说 , 杜尚怎么可以给他的马桶命名为“泉”呢? 因为冲马桶的水 , 包括你的排泄物 , 都不是泉 , 亦或跟泉水没有任何关系。你是否在把现实的逻辑强加于艺术当中? 那这样梵高的星空这么扭曲是不是由于外星人的入侵?
B : 我觉得你不能把艺术跟摄影混为一谈。摄影是现实的 , 就像写纪实小说一样。为什么没有红绿灯我们就会觉得无序 , 有潜在的危险? 因为这就是现实 , 哪里才会路口没有红绿灯? 我们潜意识里面应该要感到恐惧才对。而艺术就是对潜意识的放大 , 这的确是现实的逻辑 , 但也是人类潜意识的逻辑。如果你看到一个美女 , 你会想到性 , 这是现实的逻辑 , 也是你潜意识的逻辑 , 如今他是摄影的逻辑。你可以创造新的逻辑来干扰它 , 但是摄影是现实的艺术 , 你无法用超现实或者抽象去干扰他。所以这并不是一种逻辑的胁迫。现代人精通于用基础的定义来为刻板的潜意识逻辑进行干扰 , 这是现代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不否定 , 但是这不代表古典艺术或者是现代艺术的基础就是这种艺术逻辑。
A :

编辑于 2024.11.29 日

我的摄影之路开始于 23 年高考完之后 , 当时我收到了第一台相机 Smena8M , 它是一台功能和结构都很平庸的相机。
我买它的原因是因为它是苏联生产 , 并且因为它的中庸 , 所以致苏联群众保有量很大。
后来我才发现所有摄影师的摄影之路必会有一条 :
他在几岁时因为谁收到了一台怎样的相机。那么我也可以效仿 : 我在 18 岁时买了一台老式苏联产的胶卷相机。
当然现在已经一年有余 , 我的观念变化也很大。
总结这一年 , 我在器材上已经趋于平稳 , 主要使用 6x6 中画幅(MamiyaC22) 和 4x5 大画幅(Ihagge912干板改制) 进行创作。
摄影观念上也有非常大的变化 , 如 23.9 ~ 24.2 这段时期我始终认为像亚历克斯·韦伯这种街拍照片便是摄影人文的终点。
在了解了新彩色摄影(也又=有新地形)之后 , 我对摄影的理解逐步加深 , 并且威廉·埃格尔斯顿对我的影响特别大 , 其次是乔·迈耶罗维茨和史蒂芬·肖尔。
当然 , 对于其他我不太敢兴趣的分支 , 如森山大道 , 如贝歇的杜塞尔多夫学派 , 如南格尔丁 , 无不对我也是有所触动。
其实 24.2 我是看了神探夏洛克这部英剧 , 看完之后我对其讲述的“演绎法”十分感兴趣 , 这也成为我开始认真严谨研究照片的起点。
大概是这样。

posted @ 2024-11-29 12:04  Rattry  阅读(2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