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C竞争力

尽管中国C2C(个人间交易)电子商务市场多年来不能盈利,但随着百度成为第四个新进入的“玩家”,正在引发新的思考。

  迄今为止,中国C2C市场几乎吸引了中国所有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包括百度、阿里巴巴旗下淘宝、TOM在线旗下eBay和腾讯旗下拍拍四大巨头——的关注,这一市场到底存在哪些新的发展空间?又能探索出怎样不同的盈利道路?

  发展大方向

  “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竞争是一场田忌赛马。”百度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李明远表示,何时入场,让哪匹马出赛,都是关键问题。

  目前,百度和腾讯凭借搜索引擎和即时通讯平台的霸主地位,市值都超过了百亿美元。而阿里巴巴和TOM在线则分别以B2B电子商务和无线增值服务为基础,向其他领域延伸。

  C2C均是这些公司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目前进入了一个微妙的发展阶段。根据CNNIC的数据,今年三季度C2C交易额占商品零售总额的0.8%。2003年,这一数据为0.12%,估计2010年达到2.8%,市场扩容的前景清晰可见。

  目前,美国这一数据为4%,韩国为12%,日本则更高。

  百度根据统计发现,很多明确商品搜索的需求占比很大,出现加快发展的临界点。

  这跟搜索的发展其实很类似,在中国只有1000万搜索用户时,市场上有七八家规模差不多大的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但等到中国有超过1亿的搜索用户时,就渐渐变成一家或两家公司统治整个市场的情形。

  中国C2C与美国不同,eBay在美国成为社区化的平台,成为一种生活化应用,一大特征是拍卖类交易高达90%。而中国这一数字则颠倒过来,C2C停留在小B2C阶段,大量小商家在C2C平台上进行销售。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C2C跟搜索一样,是改变生活的需求。而在中国则表现为无法盈利的黑洞,但只要是互联网的基础需求,未来一定有巨大空间。

  C2C领导者的易颠覆性

  如何提高C2C平台的黏度,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之一。

  中外C2C发展的案例成为需要认真考察的对象。以中国市场为例,易趣当时几乎垄断中国C2C市场,但当eBay收购易趣后,淘宝进入这一市场,一年以后市场份额开始急剧逆转。目前淘宝占据了市场份额的七成以上。

  而eBay进入韩国市场,是以2001年初并购韩国C2C公司Internet Auction的方式实现的。当时Internet Auction占据韩国80%的市场。后来其创业团队在eBay收购完成后,又去做了Gmarket网站进入C2C市场,只用了一年,又取得了50%的市场份额。

  由此可见,C2C市场份额一家独大的局面很容易被颠覆。这表现出平台黏度的不足。只要有竞争对手利用免费策略去攻击一家对交易进行收费的网站,就很容易导致原来用户的“倒戈”。

  中国的C2C市场现实证明,小商家没有忠诚度,淘宝依靠免费,使得eBay易趣无法实现盈利,而腾讯拍拍的推出同样造成了淘宝无法收费。

  李明远认为,百度想探索的一个方向是,将C2C做成社区,而不仅仅将C2C做成是商品交易的平台。主要的目的就是让黏度增大,以搜索和社区为基础,探索C2C的新空间。同时,跟搜索结合越来越紧密,随着搜索引擎的发展,其流量的大量导入,也带给C2C新的发展机会。

  DCCI(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今年发布的数字是搜索引擎成为互联网所有领域的到达率(即用户使用度)之王,到达率为93.73%,用户到达规模为1.22亿;这一数据超过了电子邮件、新闻门户和网络游戏及电子商务。

  第三方机构艾瑞的研究显示,目前C2C网站流量40%以上是通过搜索导入。2007年4月,C2C类电子商务网站用户覆盖人数为6380.3万人,其中共有3141万人在访问C2C电子商务网站之前访问了搜索服务,占总覆盖人数的49.2%。而eBay和Google的紧密合作也证明了这搜索引擎和C2C利益管道的存在,可以让双方取得“双赢”。

  决定成败的细节

  一位前eBay易趣负责人感慨,当年易趣因为跟eBay国际平台进行整合,耽误了很多事情,结果让淘宝乘虚而入。

  当时eBay经过评估认为,中国跟墨西哥和巴西的市场发展程度一样,因此将这些市场的更新请求放在一起处理,导致反应速度很慢。一个来自中国市场的升级改进的要求,由于需要跟墨西哥和巴西一起协同升级,通常2个月后才有反应,而淘宝2个星期就可以升级。

  从用户体验到技术改进种种细节堪称C2C网站的“魔鬼”,因为这些细节牵扯到公司背后的运营问题。

  当时淘宝密切关注eBay用户论坛中的投诉,eBay的用户投诉什么,淘宝就相应去自己网站上改进什么,这让淘宝能够迅速反应。

  但淘宝的技术人员也有自己的郁闷。淘宝跟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人力资源一样,分M序列和P序列。P为技术人员,M为管理和市场人员。但是,淘宝同等级别的P序列人员的待遇却跟M序列的相差较多。

  而百度、腾讯则没有此问题,这是因为面临着微软和Google的强大人力资源竞争。比如M10级别的管理人员,跟P10级别的技术人员待遇一致。技术人员也可以一直从程序员升到技术副总裁的级别。这在注重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比拼的互联网,将微妙影响到未来的竞争。

  同时,中国的C2C平台虽然发展多年,但在技术创新上存在很多不足。如在商品交易商存在很多问题——买、卖家之间缺乏畅通的沟通;商品越来越多而站内搜索不完善,很多买家无法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物品;卖家很难通过平台系统来展现自身店面优势,在售后服务和用户分享上也存在很多缺失。

  以诚信体系的漏洞为例。如有些C2C网站用“ 钻石”的多少来衡量店铺的诚信度。但是有一些专业为店铺“刷钻”的人员,利用了这一评价体系的漏洞。一开始,他们在淘宝上建立卖CD的店铺,由于CD单价低,交易笔数上升很快,因此很快就会积累到很高的好评度。之后再将高评价度的店铺转让出去,以此获利。

  再以站内搜索为例,搜“超人”一词,很多C2C网站会把“咸蛋超人”和“超人气商品”混杂在一起;如果输入英文,一个字母都不能错,甚至大小写都不能搞错,否则就完全找不到需要的商品。这显示了C2C技术投入的短板,仍有很多改进的空间。

  在运营细节上,中国一口价的交易占据了99%,都是小商家直接销售。这导致淘宝想进行竞价排名的盈利也未能成功。

  这些细节虽然本身改进很容易,但如何做到及时改进,则牵扯到整个公司的运营机制。这些细节改进的背后,就是中国C2C发展的巨大空间。

posted on 2008-07-22 08:31  Far  阅读(27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