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得拼爹,只能拼命,但拿什么来拼命?

  在当前这个拼爹的社会,我们没得拼爹,只能拼命。有不少人准备充分进入了好学校,大企业,而对于广大的没有这么好条件的我们来说,拿什么来拼呢?

  以前更多的工作是劳动密集型,可以靠身体花时间去拼。而现在进入信息化时代,技术日新月异,没有一定的知识,拿命去拼也不一定能拼得赢别人。当下的我们,只能靠学习知识来提升我们的技能,靠知识来改变我们的命运。

  记得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和一位朋友有次聊天,聊起了选择困难症,我们每个人都时刻会面对着选择,比如去买东西时经常需要思考,到底是选择哪种品质?哪个价位?哪种风格?......喜欢的太贵,不太喜欢的便宜,而大部分人都会因为价格而放弃喜欢的。我记得当时我说:多数选择困难症不是心理问题,而是钱包太瘦引起的。当你的收入比现在翻一倍,二倍,甚至五、六倍时,你还会有这些症状吗?衣服喜欢就买多几件轮着穿,水果想吃就全部买回家慢慢吃,而再次出现选择困难症只会出现在你进行更大消费时。曾经在我收入不高时,无论在买水果、买衣服、买家居用品、买书等等,都会反复的比价,反复的挑选想找个性价比最高的,每次选择都很困难的样子。而随着自己的收入渐渐升高,需要选择的事情好像慢慢变少了,当收入逐渐提升的过程中,很多当初困难的选择不再是困难了,曾经为了买2.5元一斤的难看的所谓老树果还更清甜可口的苹果好而反复思量,到后来可以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吃樱桃可以天天吃到饱(北京的樱桃很便宜,10到20块一斤就可以买到不错的)。唯一变化的是选择困难向更高价格和品质物品变化而已。而能让自己有这么大变化,让薪水大幅提升的密藉就是持续的学习,让自己的能力成长起来,当自己能产生更高价值时,自己的价格才会水涨船高。

  实际上除了购物,我们在事业、健康、休闲、娱乐、健康......甚至情感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因为自己能力与人事物不相匹配时,而选择更低品质的配置来将就自己。有的人选择了抱怨,有的人选择了无视,也有的人选择了改变,让自己去尝试,通过努力提自己的方方面面,让自己以后能做到更多拥有更多。

  提升自己能力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学习。百度百科上说: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观察、理解、探索、实验、思考、研究、实践等方法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不仅限于看书,可以是听课、与人交流、独立思考、细心观察、反复实践等方法。

  对于学习,我们从小到大在上学的过程中一直在学习,工作以后几乎也没有停止学习,在生活中也无时无刻都在接角新的知识。但我们却会常常听到有人说,不知学来有什么用?有心学习,可心却静不下心,一拿起书就想打瞌睡,学习没有动力?有太多东西要学,却不知学什么好?工作或家庭与小孩占用自己太多时间,没有时间学习怎么办?买了很多书或收藏了很多电子书和视频,却身处懒癌后期,该怎么破?看了很多书也学了很多东西,却发现对自己帮助不大,感到很困惑......

 

  学习能帮助我们提高收入,提升家庭的幸福感

  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万万不能。很多家庭因为经济拮据,导致生活上很多琐事产生矛盾。我们家曾经也是差不多,自从生活脱离温饱状态后,没有太大的房贷车贷以及生活上的压力,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家庭幸福感明显增强了很多。

  下面说说我身边几位通过学习改变的例子。

  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有位同事从事网管工作,工作五六年了收入才4K左右,在北京4K工资要吃住还要养家,挺不容易的。可职业与技能的限制,他也很难有更高的收入。后来我们熟悉以后,就建议他去报个培训班,学习一下服务器运维工作,一方面转运维收入可以大幅度提升,发展空间也大,另一方面我们几位技术还可以,有问题可以找我们请教,学起来也会快很多。因为学费是他收入的几倍,他犹豫了好久,最后他咬咬牙报了培训班,开启了平时上班,周末上课的日子。在学习上他非常认真刻苦,平时下班后也在公司看资料学习,也会请教运维的同事,经过半年的学习终于完成课程。由于公司当时正在减员没法将他转运维,所以他重新找了一份linux运维的工作,入职工资8K比原来翻了一倍,当然接下来随着他的经验增长,收入肯定会越来越高。

  13年的时候我在佛山工作,有两位同事刚进公司时都只有一年多工作经验,两个人的开发水平也差不多。其中一位是有什么工作任务安排什么他就做什么。而另一位却比较喜欢学习,在空余时间会去学习各种新的技术。每当我们的项目有新的开发计划时,他就会主动上来抢项目,会说这个任务能否让他来试试,然后也会在任务中尝试使用新的技巧来解决问题,所以短短的两年时间他成长的特别快。到15年他入职广州一家公司担任技术主管的时候工资就翻了一番,16年已经成为一家公司技术部的负责人,月收入也已经超过20K以上了。而另一位同事到现在还是一位普通的程序员。

  有一次跟朋友小戴聊起学习这个话题,他很感慨的说:刚毕业时由于学校编程学的不怎么样,所以出来后收入不高,后来狠下心去参加了线下运维培训,很努力的熬了三个月,学成出师后不久就得到一个高薪的机会。所以现在我对待买书、网上学习视频甚至参加一些论坛、线下培训等花费都很舍得,投入几百几千眼都不用眨一下,当能力提升了,只需要工资一点点就很快赚回来了,更不用说有时涨的不止一点点,而且薪酬涨上去后很少会跌下来的,长期下来学习的投入只赚不亏。

  当然也有个反面教材,我有位朋友是做java开发,有个旧同事他们公司高薪招java开发,我就介绍他过去。过了一段时间我问旧同事说,我朋友去了没有,他告诉我说,我朋友虽然有十多年的经验,但掌握的技能还是十年前那些东西,对新技术基本没什么概念,一直在吃老本,所以没办法合作。所以说当机会摆在面前时,你没有准备好的话也无法把握住。

  类似的例子非常之多,好的坏的都有,而很多朋友都是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随着能力的提升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要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实现自我驱动

  见过不少朋友说:我也想学习,可一拿起书来就会打瞌睡,根本看不下去;心根本静不下来,看书时经常就分神了在神游,一页内容看完后就忘了看了啥,一点效率都没有......

  我只能说你现在的生活太舒适了,你的压力不够大,你没有很强的危机感。又或者说你没有正视你的压力和所要面对的危机。当然也可能你已被压力所压跨了,不敢再去面对它。

  假如你的能力达不到,解决不了问题就可能马上要面对失业,交不起房租,甚至可能温饱都解决不了时,你就再也不会存在这些问题,这时你将精力非常充沛,然后开动百分之二百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即使一天睡几个小时也是精力充沛的,同时你会觉得每天的时间过的好快不够用,学习效率非常惊人。这时压力会转化为非常强有力的动力,驱动着你去提升自己。

  08年时我在深圳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每天上下班要在路上要花4到5个小时,当时我只会用asp写代码。在此之前也曾经买过ASP.NET的书来看,但看来看去也看不明白。有一次BOSS过来问我:你会不会ASP.NET,有个项目需要人进行维护。我听了后愣了一下,然后赶忙说会。接下来一个礼拜时间,白天在公司熟悉.NET代码,每天8点半回到家后就一直上网看学习视频到半夜,一周后学完.NET基础开始尝试修改代码进行二次开发。所以说当压力足够大时所爆发的潜力会是你意想不到的。

  除此之外,我也试过多次利用压力来快速提升自己,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如果想要非常快速的获取学习的动力,主动给自己施加压力,多去感受这些压力,自然而然动力就十足了。

  当然也有朋友会说,我的压力山大,各种各样的压力压的我都快喘不过气来了,怎么能说我没有压力呢?

  怎么说呢?虽然你有很大的压力,但你的危机感不够,或者说你不懂得将压力进行转换,去变现。压力太大时,我们要学会去引导,不要老想着好累好累,而要反思一下,压力这么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可逆的不能改变的原因,还是可以通过努力,通过学习以后,可以改变的?如果是不可抗力的,能否想办法转移一下呢?如果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后去改变它,那么就去做吧。

  当然,很多说没有压力的人并不是完全没有,只不过经过多年奋斗或家庭环境比较优越,当前处于舒适地带,压力很小而已。但这并不表示未来也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经常居安思危,主动给自己加压。

  比如说,现在的房价物价不停的在上涨,钱越来越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会面对买房、买车、结婚、育儿、子女教育费用、父母逐渐衰老生病、各种医疗费用、养老费用、娱乐休闲费用等等,一大堆开支等着我们,等碰上了再努力已经太迟了,所以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刚刚所说的这些都属于外部压力,尝试过的朋友都会发现,这些压力太大时,会逼的我们喘不过气来,但它们一旦稍微减轻一点,或持续的时间有些长时,我们却会非常快的又会恢复原状,重新懒惰了下来。因为它们是外在动力,当推力消失或被我们思想所忽略时,就不再存在了。

  如果我们想获得比较长期一些的动力,它更多来自于内部压力的驱动,比如说我们的危机感、责任感和承诺。

  也就是说我们要让自己处于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比如说我自己经常就会担心会不会随时出现失业,失业后现有的技能,能不能找到与现在一样或更好待遇的工作,如果不行家里要供房、父母与小孩要赡养怎么办等等,所以逼迫自己去学习更多的技能。

  另外,我们的责任感也会经常驱动着自己向前奔跑着,比如说想要为家庭和小孩创建更好的生活环境,除了提升薪酬外,还需要学习各种亲子教育、儿童心理学、家庭心理学、情绪管理、沟通技巧等等各种知识;比如说我们各自的工作,为了对得起所拿的薪酬,我们就必须认认真真的完成本分工作,而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责任感也会自动驱动着我们去学习去提升去解决问题。

  除了这些外,我觉得完成承诺是最好的内部驱动方法。我一般想做某件事情或想学习某种技能时,都会在朋友圈、QQ群或博客等各种公众场合做出公众承诺,为了让自己在朋友们面前完成诺言,做个言而有信的人,自己就会很自觉的去学习并完成这些事情。比如说我曾经坚持按《30天学会绘画》这本书的要求,每天画一幅素描,提升绘画能力;完成《从零开始编写自己的C#框架》系列博文;完成《我的第一个python web开发框架》系列博文;今年组织了长达半年多的线上主题学习分享活动等等。

  当然,这种内在驱动力不可避免也会出现阶段性的懒惰现象,当阶段性目标完成后,也会让自己松了一口气,然后放纵自己。如果想长期保持动力十足的状态,需要拥有强大的自我内在驱动力。想要拥有这种自推型动力,主要有三种方式:拥有强烈的自我成长意愿、拥有明确的机会或机遇预期、拥有真心喜欢的兴趣爱好等。

  对于自我成长,这个大家可以学习周老师敏捷个人,从中找到自己的成长目标,然后坚持下去;

  而机会或机遇,很多时候它的出现都是有预期的有预兆的,这个需要我们多去观察与留意,提前做好准备。就像公司里要上新项目,不会说上就上,多数会提前一个月甚至几个月进行预热准备,做相关的调研,我们有去留意的话就可以提前学好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做好准备。比如说公司要从.NET转向JAVA,这也不会一下子转,我们知道信息后就可以提前学习;比如我们前面所讲的例子,你知道进行运维培训,学完后可以进行转岗,收入可以大幅提升。所以说当我们知道努力后可以拥有或把握住什么样的机会或机遇时,而我们又有强烈的想要拥有它的愿望时,动力自然就会十足了。

  最好的学习动力,来自我们的兴趣与爱好,如果你的工作或努力的方向和你喜欢的兴趣爱好相匹配,它将会激发我们全部热情,为此我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去努力学习。比如画画、学习乐曲、唱歌、跳舞、写代码、开发游戏、平面设计、小手工、写作等等。我们从身边很多喜欢艺术类的朋友身上就可以看到,他们十年如一日的都练习,最终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当然,除了这些办法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其他更好的方法存在。每个人的经历、文化、教育、专业、环境等方方面面都不一样,所以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别人合适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想要动起来,首先肯定要从思想上进行改变,认可自己的行为,然后清楚它所在的价值,价值认可越高,产生的动力就越大,价值越低,动力可能就会不足。

 

  学习在于精,不在于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里,要获取信息学习新的知识太容易了,而信息量过于庞大,也让我们很容易在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却没有做好过滤,所得的信息太过容易内容太多,也让我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很多朋友都在刷微信朋友圈,看了大量的鸡汤和各种信息,当要使用时却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学到什么。我们只是为看而看,却缺乏思考,我们只是观看者而不是观察者。

  我们也会经常听到一些人说,谁谁谁什么都会一些,但什么都不精。什么都不精就表示没有太大的价值,能力并不出众,可随时替换,当然结果也就是价格上不去。我02年毕业出来,前8年时间什么都学什么都做。做过美工、开发、运维、技术管理,也帮过亲戚做过销售,开过餐饮,跑过运输,虽然有一些工作体验的时间很短,大部分还是搞技术,但结果是什么都会一点,却什么都不精通。直到后来专心研究技术,才能有现在的能力与成绩。

  那么我们到底要学什么?

  我觉得我们要学的是我们最需要的

  没有目的的学习,那只是在打发时间(浪费时间)。只有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才会用心,才会专注,才可能学好并用好。

  我们常常会对不需要的东西视而不见,而对那些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会打起百分之二百的精神去关注,而学习效率与是非常惊人的。就好像前面我北京同事的那个例子一样,因为他有这个需求,所以他会非常专注的投入他的所有时间与精力,去将它学好。我当初学习.NET时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要学习我们喜欢的(有兴趣的)

   比如说我喜欢烘培的话,那么就会不由自主的去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去与别人讨论学习这方面的技巧,去购买这方面的工具和材料,有时间就会尝试一下,弄一些给家人和朋友尝尝,当然也可能会主动加入对应的群,购买相关的视频或书籍教程来学习,进一步提升,甚至如果有机会,还会接一些小case回来制作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烘培技巧再也不是枯燥无味的,它是充满着乐趣的、动力十足的、很有成就感的。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挫折,但更多的是会主动的去寻找解决方案,去克服它。而每当解决一个难题有重大进步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喜悦的体验,会让你更加专注在这个爱好当中。

  这种发自内心的兴趣爱好,它会自动驱使着我们主动的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巧,且长年累月的坚持下去。懒癌与拖延症什么的,不再是什么问题。所以说,如果我们想要往那个领域深研下去,成为专家,我们最好能发自内心的喜欢上它。

 

  学习在于分享,学习在于应用
  有不少朋友都喜欢看书,但好多都反映说看了很多书,却感觉并没有真正学到什么能应用的技能。很多书看过后就忘了,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想要与别人深度沟通或写文章或想要演讲时,发现自己好像沉淀的远远不够。所学习的知识好像一个个孤岛,它们之间并没有联系起来。所学到的知识它只是知识,它与我们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产生什么连接。这些问题有好几方面的原因。

  1. 没有清晰的目标

  学习只是为了学而学,为了看书而看书,并没有非常清楚的想要达成的目标,这种学习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学了很多东西,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不知道要用来做什么,也就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应用。

  比如同样两个人在看小说,一位只是为了打发时间,那他看了一堆书籍只是知道看了什么故事而已。而另一位却是为了学习作者的文笔、写作风格等技巧,看到优美的文字描述还会记到笔记本里,时间长了以后结果可想而知。这也是我小时候跟一位小伙伴最明显的区别,他考上华师中文,而我却文笔平平。所以说我们需要知道我们要学的是什么,学来用到那里,怎么来使用它。

  2. 不懂得将学到的东西与实践相结合

  书分很多种类,有的书是增长见识的,可以快速浏览。有的可以指定工作或生活实践,需要深入思考,反复阅读,甚至联系生活,尝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上或生活中,只有这样书中的知识才有可能转化为我们的技能。

  我在读一些我觉得对自己很有帮助的书籍时,会读的非常慢,每看完一小节都会认真思考,将它和自己的生活连接起来,想想能应用到哪里?要怎么来使用它?比如在看NLP方面书籍时,就会想像自己一家人出去旅行,自己如何做为教练,来引导孩子参与进来,马上购买一批计划中目的地的介绍与旅行书籍,让大家去查阅这些资料,制订计划,然后实施计划。通过这个过程,将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比如学习了企业架构(TOGAF),我就会拿一个项目出来,尝试去编写对应的文档,设计相关模型,将知识转为自己的技能。

  书中的理论如果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它将永远只是知识,我们也无法应用,只有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学习并加于实践,才可能成为我们拥有的技能。

  3. 只有广度却没有深度

  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就必须长时间的坚持并深入研究,《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刻意练习》这两本书很清晰的告诉我们如果做到。《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这本书畅销书的作者特立独行的猫,坚持了七年每天下班后写作,最终成就了她自己的梦想。每一位IT大牛的背后,也都在各自领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4. 只有输入却很少输出

  酒香也怕巷子深,学了很多知识却分享不出来,应用到实际工作或生活当中,再多的知识也只是摆设。而在学习中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分享。分享的过程中,是对知识最好的练习方法。另外,它也是对知识的重新梳理,那些地方掌握的不够深入,自己很容易发现并找机会弥补。而重复的分享,可以加固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深度。思想需要碰撞才会产生火花,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很多想法会快速的产生,我们所学到的各种知识与很容易通过这种交流连接起来,形成新的思想和知识。而分享的过程中,也是自己知识品牌建立的过程,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机会。

 

  学习不仅限于工作,在家庭、健康、休闲、娱乐、夫妻关系、人际沟通、亲子教育等等各个领域都充满着学问。特别是子女教育上,身为父母的我们不以身作则,如何让孩子可以爱上看书,爱上学习?在亲子教育、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处理上,也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幸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停的学习加实践,才能让我们不被社会所淘汰,才能达成设定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发表于 博客园,作者为 AllEmpty 本文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视为侵权。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与宝贝共同成长(gongtongchenzhang),主要是分享个人成长、情绪管理、亲子教育、人生思考的各种话题,身为父母的我们愿意好好学习,与宝贝共同成长。

 

posted @ 2018-11-19 14:03  AllEmpty  阅读(136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