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Ble 协议栈分层
一、协议栈结构

如上图所示,蓝牙协议分为Controller和Host两个部分,Controller为蓝牙底层,为蓝牙物理芯片,Host是真正意义上的蓝牙协议。Profiles(配置文件)总是基于GATT和GAP上。
二、Controller层
2.1 PHY(Physical layer)
定义Ble所使用的2.4G频段,实现调制、解调以及跳频(Hopping)等,PHY层直接影响到蓝牙的功耗及射频性能。
-
工作频段:2.4 GHz ISM频段(2402 MHz - 2480 MHz)。
-
调制方式:GFSK(高斯频移键控)。
-
信道划分:BLE使用40个信道,其中3个为广播信道(37、38、39),其余37个为数据信道。选择37、38、39作为广播信道的原因是为了避免WIFI频段的干扰。
2.2 LL(Link Layer)
为整个蓝牙协议栈的核心,主要用于RF射频控制,LL层定义了协议栈中最为基础的状态机、数据包格式、广播、连接流程等。
LL层做的事非常多,比如选择那个信道进行传输吗,识别空口数据包、选择时间点发送数据、保证数据完整性等
LL层负责把数据发送和接收回来。而数据的解析则由上面的GAP和GAPP完成。
2.3 HCI(Host Controll Interface)
主机控制接口,为Host和Controll层提供一个标准化接口,可以是软件API,也可以是USRT、SPI等硬件控制。
主要用于双核实现蓝牙协议栈的场合,用于规范两核之间的通信协议和命令等。
三、Host层
3.1 L2CAP (Logic Link Control and Adaption Protocol)
为LL层提供数据封装,将数据打包,让客户实现点对点的通信。
L2CAP对LL数据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封装,LL只关心传输数据本身,而L2CAP就是要区分是加密通道还是普通通道,如通过CID(Channel Identifier)标识不同的逻辑信道(如ATT、SMP)。同时还要对连接间隔进行管理。
L2CAP对数据进行分割和重组,使得较长的数据包可以在底层无线电中传输,L2CAP决定了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元),一般的蓝牙的MTU <248 Byte。
3.2 SMP(Security Manager Protocol)
只要负责Paring(配对)、Bonding(绑定)过程的配对密钥LTK(Long Term Key)生成,从而实现连接的加密传输,但是这种加密对于用户是无感、透明的。
3.3 ATT(Attribute Protocol 属性协议层)
定义客户端-服务器模型的数据交互规则。ATT环境中,允许设备向另外一个设备展示一块特定的数据,称之为属性。
-
属性(Attribute):数据的基本单元(如温度值、设备名称)。
-
操作指令:支持
Read、Write、Notify、Indicate等操作。 -
UUID:唯一标识属性的类型(如
0x2A19表示电池电量)。 -
数据结构:每个属性包含句柄(Handle)、UUID、权限和值。
3.4 GAP(Generic Access Profile)
直接与APP、Profile配置文件通信的接口,主要用来控制LL层的五种状态切换,管理设备角色、广播、扫描、连接流程和设备可见性。
五种状态:Standby、Advertising、Scanning、Initiating、Connected,状态切换流程图:

GAP的上层是GAP Role,这是一个单独的任务,主要实现GAP参数的配置,例如广播内容、连接参数、连接角色等。
GAP层的角色包含如下:
-
Broadcaster:广播者,发射不可连接广播信号。
-
Observer:观察者,进行广播扫描,但不发起连接。
-
Peripheral:发射可连接广播信号,且能够被主机连接,(也即是蓝牙从机)
-
Central:扫描广播信号,并发起连接(也就是蓝牙主机)
当设备处于广播状态时,会在37、38、39三个信道上发送广播事件,相邻的两个广播事件间隔成为广播间隔。广播间隔单位为0.625ms,时间范围为20ms~10.24s。广播间隔越长功耗越低。

发起Advertising的作为从机,Scanning一方连接后作为主机。在连接过程中主机会与从机进行请求连接参数交换。参数由以下组成:
-
连接间隔(Connect Interview)
所有的数据传输均发生在连接事件期间,相邻的两个连接事件的间隔称为连接间隔,每个连接事件期间可以传输多个包,比如8个(nordic),连接事件间隔单位为1.25ms,事件范围为7.5ms~4.0s。
从这里就可以计算出某款Ble芯片的理论最大传输带宽:1000/7.5ms *MTU(248B)*8 = 2Mbps

-
从机潜伏(Slave Latency)
当Slave没有数据发送时,允许从机跳过当前的连接事件,从机潜伏值(Slave Latency)代表允许从机跳过的最大数量的连接事件。在某次连接事件中,如果Slave没有对Master的包做出回应,那么Master会在后面的连接事件中重复发送,直到Slave回应。下图为Latency = 0,和Latency = 3时的对比图。

-
监督超时 (Supervision Timeout)
在每个连接事件中,Mater发送信号,Slave进行回应,当长时间不回应,蓝牙连接将断开,超时断开的时间称之为监督超时时间。监督超时时间单位为10ms,时间范围为100ms~32s间。
3.5 GATT (Generic Attribute Protocol)
在ATT基础上定义服务(Service)、特征(Characteristic)等高级数据结构。Ble的GATT层用于实现两个设备间应用层的设备通信。GATT采用Client/Server架构,Client通过访问Server的服务(Service)、特征(Characteristic)来实现数据交互。
关于服务(Service)、特征(Characteristic)的描述如下:
-
用户的应用由一个或多个服务(Service)组成,一组相关功能的集合(如心率服务、电池服务)。
-
每个服务(Service)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特征(Characteristic),如服务中的具体数据项(如心率值、电量百分比)。
-
每个特征(Characteristic)包含一个或多个属性(Attribute ),每个特征包含 三个核心属性(Attribute)
| 属性类型 | 说明 |
| 特征声明(Characteristic Declaration) | 描述特征的元数据(如权限、UUID),固定格式为: [属性类型: 0x2803(特征声明UUID)] + [权限] + [特征值属性句柄] + [特征值UUID] |
| 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 实际存储或传输的数据(如心率数值),由开发者定义数据格式。 |
| 描述符(Descriptor) | 可选附加属性,用于描述特征的配置(如启用通知/指示)。 |
属性是蓝牙数据传输的最小单元,所有服务和特征均由属性构成。每个属性包含以下字段:
td {white-space:nowrap;border:0.5pt solid #dee0e3;font-size:10pt;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normal;vertical-align:middle;word-break:normal;word-wrap:normal;}| 字段名 | 说明 |
| 句柄(Handle) | 系统自动分配的唯一标识符(16位),客户端通过句柄访问属性(如读/写)。 |
| UUID | 标识属性类型(如特征声明、特征值或描述符)。 |
| 权限 | 定义客户端对属性的操作权限(如读、写、加密)。 |
| 值 | 实际数据内容(最大长度由MTU决定,默认23字节,可通过协商扩展)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