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NN神经网络搭建

🧠 一、AFNN 系统结构回顾(你要搭的是什么)

目标:搭建一个4f 光学神经网络系统,实现图像分类(例如 MNIST)或光场模式识别。

光路主要包括 5 个部分:

模块对应物理器件作用
光源 激光器 (Laser) 提供相干光场(单模)
输入编码 DMD 或 SLM1 把输入数字图像调制成光振幅/相位分布
光学变换 一对透镜 (4f系统) 实现傅里叶变换与逆变换
可训练层 SLM2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可编程相位面,相当于神经网络权重
输出检测 CCD 或 CMOS 检测输出光强分布,实现非线性激活
控制与计算 PC + GPU 执行电子侧训练,控制 SLM、采集 CCD 数据

工作流程
1️⃣ 用激光照亮输入面(DMD上加载数字图像)
2️⃣ 光通过第一片透镜进行傅里叶变换
3️⃣ 在傅里叶面上的 SLM2 上加载“训练好的相位图”
4️⃣ 再经过第二片透镜逆变换回像面
5️⃣ CCD 检测光强,积分 ROI 得到输出类别


🔬 二、实验室器材准备清单(标准配置)

下面这张表是一个典型 AFNN 实验系统所需设备及说明:

类别主要器件推荐型号 / 要求说明
💡 光源 单模激光器 (He-Ne 或 DPSS) λ = 532 nm 或 633 nm 稳定输出、线偏振,功率 < 10 mW 即可
🔳 输入编码 DMD 或 SLM1 TI LightCrafter 4500 / Holoeye LC-R720 控制输入振幅或相位,DMD用于二值调制,SLM用于相位调制
🔍 透镜组 两片消色差透镜 f = 100 mm 左右 构成4f系统:输入面—透镜1—傅里叶面—透镜2—输出面
🪞 可训练层 相位型 SLM (LCOS) Holoeye PLUTO / Meadowlark 512x512 分辨率 ≥ 512²,灰度级≥8 bit
📷 检测器 CCD / CMOS 相机 Thorlabs DCC1545M / Basler acA 系列 动态范围足够,分辨率 ≥ 512²
🧩 光学组件 光学平台、镜架、快门、偏振片、反射镜、空间滤波器 Thorlabs / Edmund Optics 稳定支撑与调整光路
💻 控制计算 PC + GPU + 控制软件 GPU≥3060,USB控制相机和SLM 执行训练代码(PyTorch),与实验系统通信

⚙️ 三、系统搭建步骤(从模拟 → 实验)

🧩 阶段1:数值仿真(你已完成)

  • afnn-mnist_corr4f.py 代码模拟 FFT → Phase → IFFT → |E|²

  • 训练出最佳相位图(保存为 phase.npy
    ✅ 输出:训练好的相位面(即 SLM2 要加载的“相位图”)


🔬 阶段2:光路搭建(核心 4f 系统)

  1. 光源经空间滤波器 + 准直器 → 产生平面波;

  2. 光照射 DMD (或 SLM1),调制输入图像;

  3. 透镜 L1 把光聚焦到傅里叶面(距离≈焦距 f);

  4. 在傅里叶面放置 SLM2,加载相位图 φ(u,v);

  5. 再经透镜 L2 逆变换到像面;

  6. CCD 相机采集像面光强分布。


🧠 阶段3:电子侧训练(你已具备环境)

  • 用 PyTorch 模型训练相位图;

  • 训练好后保存为 .npy 文件;

  • 通过 SLM 控制软件(Holoeye API 或 MATLAB SDK)加载该相位图;

  • 实时采集 CCD 输出强度,计算 ROI 强度并验证准确率。


⚡ 阶段4:验证实验

  • 对输入不同数字(DMD 图像)拍摄输出光强;

  • 检查每类是否对应固定 ROI 亮区;

  • 对比不同相干度、不同噪声条件;

  • 验证仿真与实测结果一致性。


🧩 四、实验室环境要求

要求说明
防震光学平台 任何亚微米级干涉实验都需要稳定平台
暗室环境 减少杂散光干扰
稳定供电与温度控制 SLM 与激光都对温漂敏感
光路空间 典型 4f 系统长度约 2~3 米(含调节空间)
安全防护 使用低功率激光,但仍需护目镜、警示标志

🧮 五、成本预估(学术级实验室配置)

项目估计费用(人民币)
激光器 + 电源 ¥10,000
SLM1 + 控制器 ¥40,000
SLM2(主可训练层) ¥60,000
CCD 相机 ¥10,000
光学镜片、平台、支架 ¥20,000
控制计算机 + GPU ¥10,000
合计约 ¥15~20 万人民币

💡 提示:如果你所在实验室已有显微镜/光通信设备,可复用镜架、透镜、激光源,成本可降到 5~8 万。


🧭 六、进阶建议:搭建前的准备与仿真

  1. 先用 PyTorch 完整仿真 + 保存相位图

    • 你已有代码基础 (afnn-mnist_corr4f.py)

    • 验证输入光场、相位面、输出光强的关系

  2. 再使用 MATLAB / Zemax 进行光学路径仿真

    • 模拟光斑大小、光轴偏移、镜头焦距

    • 优化 SLM 像素映射与实际光斑尺寸匹配

  3. 最后进行实验室组装

    • 调整光轴、焦距、傅里叶面位置

    • 对齐 DMD、SLM、CCD 的像素坐标


🌈 七、未来扩展方向

扩展物理意义
多层 SLM 模拟深层网络(D²NN)
液晶非线性层 模拟光学ReLU或饱和吸收激活
部分相干光源 验证相干度鲁棒性(你目前的研究主题)
波导芯片集成化 向“光子神经芯片”方向迈进
posted @ 2025-11-10 23:14  伟大的船长  阅读(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