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 2023游记
Day -7 (2023-11-11)
考了洛谷 \(\texttt{NOIP}\) 模拟赛,\(\texttt{T1}\) 数学题,看了一下因子个数计算公式过了,其他的不太会切,最后 \(\texttt{105 pts; rk 378/7.8k}\),十分的不错。
晚自习时间把巨人的大结局补了。
Week 0
每天晚自习全部给老师玩消失,在欠下的屎山作业上面又加上了一堆。
速通图论,效率真的高,要是以前我也用这种学习方法早省队力。
Day -1 (2023-11-17)
早上拿到了手机,因为上次考 \(\texttt{CSP}\) 给我手机膜摔碎了,所以特地准备了好几张膜,结果这膜比手机壳边缘还大一截,贴了四十分钟都贴不好,差评!
于是直接不贴膜用手机了。
本来是想在 \(8:35\) 大家就从机房出来,这样子从容的准备好所有东西,就可以在课间时,在全校面前 狠狠地装一波大逼 展现 \(\texttt{GLOIer}\) 的优秀风采;
可惜搞到 \(8:46\) 才出机房,只有 \(3\) 分钟课间了,不过还是收到 \(\texttt{zwj}\) 老师等 \(\texttt{inf}\) 堆老师学生的鼓励。
又是坐校车出发,不过上次车是绿的,这次是杂色的:

车上放《在路上》,还是十分好听的。
然后继续互相偷拍各种惨照,图片就不放了。
火车站上楼当然是坐扶梯,不过某几位勇敢者飞蹦上楼,快出残影,待我拿出手机他们都已经到了。

动车没有坐到窗边,差评,不过左边是 \(\texttt{lcx}\),右边是 \(\texttt{ms}\),被 \(\texttt{lcx}\) 强行灌了一道图论题,大雾;
然后发现 \(\texttt{ms}\) 带了电脑开始看番,感觉十分的有趣,于是偷偷一起看。
动车路线前半部分和上次柳州是重合的,风景基本一样。
桂柳段动车开 \(200\) 时速还是晃动的厉害,而柳州到南宁段开 \(250\) 时速也稳很多,其中有一段甚至感觉不到在移动,只有在汇车时才会左右晃一晃。
滴滴打车去酒店,怨种 \(\texttt{tzy}\) 打的车在东站高架桥上转了二十分钟圈圈,还花了最贵的车费,笑死了。
没住某三大写字母协会推荐的协议价酒店,因为老师找了个更便宜的公寓酒店,\(26\) 楼,风景不错。
中午吃了南二门口的牛杂,好吃,因为是三人一桌,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的 互相偷菜吃 友好菜品交流解决局部地区产品过剩的零元购贸易问题。

下午试机,电脑很卡,不过收获了 \(\texttt{qzk}\) 的鼓励,牛的!
发现南二还有很多学生在上着课,试完机她们都在外边逛。
空气湿润,天朗气清。

晚上逛超市,找了个手机贴膜店帮我贴了。
但是据说 \(\texttt{ms}\) 手机摔坏了,看他拿个坏屏幕凭感觉对着一片漆黑点点点,颇有喜感。
Day 0
早上吃包子,好好吃。
终于是允许考试时吃大餐了,好评,因为没有透明的袋子,拿了两轮才把好吃的都安顿好。
(尽管考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心情吃就是了。)
稀里糊涂就进场了,结果一直到八点半才拿到题面PDF,说好的提前十五分钟下发呢???
还好我提前三分钟就把下载挂着了,考场里有人甚至 \(8:55\) 都没下载完,结果后来就只给延时 \(5\) 分钟,寄。
复制了两份全部东西,免得出大问题。
这次的密码似乎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嗯。
\(8:35\) 做好准备工作,打了缺省源,意外发现这机子系统怎么不太干净:
居然有自动纠错,我去?
从前几年来看,广西选手整体水平大概不高,于是考前预计的目标是切一题半,然后打两道题的暴力。
反正又不冲队,拿到 \(6\) 级钩子就行。
赶紧喝两口绿茶免得等会睡着了。
花了几分钟时间大概安排了一下时间:
$9:20$ 前先花四十分钟把每道题的暴力想了。
$10:00$ 切掉第一题,如果毒瘤可以延时半小时,一定要确保稳过。
一小时时间挑一题仔细思考争取写半道。
再花 $1-1.5h$ 打暴力。
然后各种检查,对拍。
\(9:15\) 大概看完了题面,除了 \(T3\) 其他的基本都大概看懂了,又花十分钟看了看 \(T3\),发现大概不可做。
\(T1\) 比想象中的简单了非常多,模拟一下就出来了。
感觉区分度不会很大,有点悬。
想了个 \(O(n*m+26*n)\) 做法,显然是贪心的字母计数。
具体而言,就是先找到字典序最小的那个字符串设为 model,然后对每一条字符串进行贪心变换到最小字典序,看看能不能比 model 小就是了。
打完还不到 \(10:00\) ,怎么输!样例,启动!!
样例 \(1\),过!
样例 \(2\),过!
样例 \(3\),过!
样例 \(4\),啊?什么玩意??答案和样例不能说不太像,只能说基本上是完全不一样。
瞬间就慌起来了,低效率虚空调试了二十分钟,非常急。
莫名其妙倒回去重新看了眼题,发现读错题了,寄,不是只对当前串修改,而是所有串都可以修改。
五分钟迅速想了个贪心,发现我们应该找到所有串按照字典序排列所有字母后倒序的字典序最小的这个串 model,然后在对每个串验证可行性阶段用当前串最小值比对。
修了修,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怎么比对????
一直在想 \(O(n*26)\) 的比对方法,没想出来。
当时心情非常的烦躁,已经慌到完全坐不住了,浑身抖动,思考我为什么会坐在这个位置,要是当初没报名就好了?甚至会有一种直接跑出去弃赛的冲动。
厕所洗了把脸,回来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绕过 \(T1\) 把其他三题看了。
发现 \(T2\) 至少能拿 \(20\) 分部分分,\(T3\) 大概看懂了,感觉和区间最值有关,但是长度变化让我觉得还是不可做。
\(T4\) 看错了特殊性质,以为贪心能拿 \(24\) 分,速写,未果,贪心的样例中 \(6\) 组多测数只对了 \(3\) 个。
看看时间,都 \(11:00\) 了。
回过头来看 \(T2\),先把 \(20\) 分部分分拿了,发现某三字协会很鸡贼的没有给特殊性质样例,于是花了几分钟自己手搓了几个。
模拟一下题意突然感觉和并查集有关,当时学并查集的时候大概遇到过一题和这题很像的题,不过是弱化再弱化版本,大概是关于两个函数关系的冲突用并查集维护起来,但是太久远了想不起来了,回到这题,使劲思考怎么构建三元冲突关系,但是大脑一片浆糊。
回来写 \(T1\),发现我蠢了,其实我之前一直有一个暴力 \(O(n*m)\) 的做法,但是因为害怕效率过于低下没敢用,结果想起来读入的时候就已经贡献了一个 \(O(n*m)\) 的做法了,所以暴不暴力根本差不了多少,过早的思考优化是万恶之源!!!
于是暴力的把比对函数修了,大概是把当前串和model串一个个暴力的还原出来。
本来想拍一下,结果这个机子文件比较函数死活用不起,???差评!
花十几分钟手搓了一个半自动人力比对代码。
试试样例 \(4\),两百多毫秒,跑得飞快!!
再试其他样例,样例 \(1\),过!样例 \(2\),过!样例 \(3\),???
虚空调试十几分钟,发现是我找model串的过程写假了,于是花了几分钟快读改写成一样的暴力还原模式。
未果,又仔细花十几分钟,发现写反了,i应该是从 \(26\) 遍历到 \(1\)。
感觉这几趟下来大脑都不是自己的了,怕不是长了个山寨大脑,降智这么严重。
拿着手搓对比代码准备开始对拍,心血来潮想开个 \(O2\) 测测速度,结果一编译,没过编!
什么情况,一看,freopen 标红??
什么玩意!试了很多次,结果把 \(O2\) 去掉,过编了。
一测,四个样例和我的手搓 \(\texttt{hack}\) 都过了,牛的!
一看时间,我靠,\(12:00\) 多了,赶紧去思考 \(T2\),还是未果,花十几分钟把样例输出了,然后糊了一个乱搞做法,“兴高采烈”看 \(T4\) 去了。
得劲调,但是打挂了,最后几十分钟脑子完全不好使。
本来开始考试的时候看到有自动纠错高兴极了,结果这玩意给我反向纠错。
打错的他不说,对的代码使劲给你标 \(inf\) 个错,例如:我 \(for\) 循环给我标错,一看:“此处应该输入表达式”,满头问号看了十年,一气之下把大括号去了,问题没了。
问题是我明明大括号里边就写了一个语句,这不是脱裤子放 \(p\) 吗??
然后我学乖了,一个语句不打大括号了,这回他又给我不打大括号的标红了??
一脸疑惑,把大括号加上了,不红了。
好家伙,这回又是穿上裤子放 \(p\) ?
还有一次就是代码给我标错 \(4\) 个红,我肉眼查了十年没找到是什么问题,一编译,过编了!
什么玩意!
最后估分是 \(100 + [20,30] + 0 + [0,8]\)。
云斗 \(130\),排名都广西 \(40+\) 去了,洛谷只有 \(120\),但是把输出样例注释掉了之后反而有 \(130\) 分。
虽然这次不像上次一样发挥失常,但是极其一般,连基本水平都没有发挥出来。
太不牛了!又输的这么彻底。
讨论了一下,发现亏了 \(inf\) 分, \(T2\) 的确是并查集,爆亏 \(70\) 分。
\(T3\),\(T4\) 的 \(DP\) 居然有 \(71\) 分,因为 \(DP\) 技术不怎么好,压根没往这方面多想,血亏!
看了看各个群的讨论,感觉非常悬。
\(6\) 级钩子基本上是 \(\texttt{say goodbye}\) 了,要是 \(\texttt{CSP}\),没打挂就好了,非常可惜。
本来看分数觉得大概率是有省一的,但是这个排名又非常悬,希望 \(\texttt{CCF}\) 能够给我搞个好点的数据网开一面吧。
十分的不甘心,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连六级钩子都没有,等于是白玩了几百上千学时的泥巴,白花了 \(w\) 的外培费。
考后
候来晚上回到学校和 \(\texttt{lcx}\) 聊了一会天,说了很多后来的计划和安排。
于是他说:“怎么感觉现在和那种电视剧大结局之后交待后来安稳下来的剧情发展有点像啊?”
这么一说好像确实如此。
坐在动车上,看着窗外的辅轨平滑地移到脚下,又平滑地移出去,不断地并轨,最后成为一条再难相交的平行线。
电线每每徒劳地耷拉下去,又每每被电线杆撑起,永远触及不到地面。
夕阳渐渐撤回了它最后一缕的光芒,隐落于山头之间,一缕长长的白雾突然延伸出来,在山丘间环绕的前进,最后混杂着最后一丝思绪,在哪个不知道的地方突然消失。
五年的梦像是一束不均的彩虹,在一次次泪水与汗水交织中,陡然散开,像雾一样,绵延,最后又无影无踪。
很是赞同 \(tpy\) 这句话:
我们也许不记得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一定记得梦被强行打断的地方。
无数次的被打断,无数次的修补,直到最后再也难以接续。
人生路漫漫,无论选择什么都会后悔,所以向前看吧,别回头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