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之产品竞品上

                      产品竞品分析上

1.1竞品分析的目标

竞品分析的内容可以由两方面构成:客观和主观。客观即从竞争对手或市场相关产品中,圈定一些需要考察的角度,得出真实的情况;此时,不需要加入任何个人的判断,应该用事实说话。主观是一种接近于用户流程模拟的结论,比如可以根据事实(或者个人情感),列出竞品或者自己产品的优势与不足。其实你在分析别人的产品的同时,实际上是走了一遍用户流程。

 

 

 

 

1.2竞品分析的使用场景
1.竞品分析目标与意义:生态中存活发展
2.竞品分析使用场景:探、剖、监、防
3.竞品分析对象:依据场景选择,并非只分析产品

 

 

 

1.3分析对象选取思路

 

 

 

1.4竞品分析模型

做竞品分析一定要明确分析目标。分析的目标可以是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关注竞争对手,或者是用户的需求以及交互设计。不同的分析模型适用于不同的分析目标。

 

 

 

1.5.1第一层:战略层

 

 

 

1.5.2第二层:范围层

 

 

 

1.5.3第三层:结构层

 

 

 

1.5.4第四层:框架层(核心页面)

 

 

 

1.5.5第五层:表现层(印象口碑)

 

 

 

2.1第一段:信息聚合

  段位特点:梳理竞品动态信息,聚合呈现

  产出成果:竞品/行业动态情报

  适宜场景:

1) 成熟稳定行业检测

2) 新人提供价值

 

 

 

2.2第二段:定性分析

     段位特点:分析各层级产品裸机与流程页面

     产出成果:专项竞品分析

     适宜场景:

1) 重点竞品的专门分析与汇报;

2) 日常竞品分析联系。

 

 

 

2.3第三段:量化评估-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责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段位特点:量化多竞品、多要素竞争优劣势

产品成果:竞品优劣排名

适宜场景:精准量化多元竞品分析.

posted @ 2020-01-02 15:29  Beliefat  阅读(27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