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闲话

发生了一些很糟糕的事情,以至于需要仔细思考一下如何生活。深夜扔垃圾,对不起了。

维持已有的生活是一种生活,但这过于乏味了。我喜欢去开拓自己的生活,刻意遇到一些新奇的、不符合常规的事情,或许你可以认为是在遵从内心的选择,去将生活不断丰富。例如学 OI,我在初二以前完全不知道什么是 OI,遇到 OI 以后,我意识到这和我所过的生活不一样,于是选择了极少部分人才会选择的道路。

生活就像探险,如果四平八稳地走完整个旅途未免太过无聊。有时我会刻意选择走到未知的森林里——当然,我不会刻意走进泥沼。这使我的生活变得趣味。初中学过一篇课文《丁香结》,大致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人生中的结是解不完的”。

不过我们需要认真判断这样的生活到底是否正确。走到未知的森林意味着可能不经意间摔下悬崖,甚至比这还恐怖,摔下悬崖的过程很短暂,但是生活可以让你遭受十分漫长、艰难的苦难。

我跟两个朋友讨论了这件事情,两个人都学 OI。两个人都表达了认可,其中一个人指出“快乐地死去好于痛苦地活着”,这我并不认同,死去并不总是快乐的。另一个人指出“如果你觉得做这件事是有道理的,就去做”,以下是聊天内容:

H:如果你觉得做这件事是有道理的,就去做
B:如何去准确判断我在经过很长时间之后仍会觉得这件事是有道理的
H:不用判断
H:之后会做出调整的
B:如果之后到了一个无法调整的地步怎么办
H:那也会在真正到达那个地步之前作出调整
H:的
B:如何证明呢
H:实验得出

这大致表达了总会存在避开泥沼的机会。“实验得出”这个词貌似不太有说服力,但是生活本身就很没有说服力。由于我不知道如何论证,因此暂且不讨论这段话。

现在我想先讨论一下在生活中什么决策是“对”,什么决策是“错”。这取决于我们生活的目标是什么,此处我们将生活的第一目标定为“让自己开心”。那么自然,能让自己开心的决策就是对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判断这个决策对自己的影响,只能片面地看到一个月、一年、两年对自己的影响(还有可能看不准)。接下来以我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件事。

我存在一个决策,我认为做出这个决策之后我会在至少半年、一年内感到满意、开心,这个决策基于我的一些推理、假设、猜测。同时我不认为这个决策在几年之后会对我的生活产生负面的极大影响,于是我做出了这个决策。但是在短短三天内,我惊讶地发现这个决策基于的假设、猜测、推理完全是错误的,这导致了会立刻对我的生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上面的过程很像 OI,对于题目的思考存在大量的推理、猜测、假设,同时需要根据剩余时间等综合判断是否做出某一个决策。而我,就像是依赖一个猜测将题目转化成了某一个东西,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做出了冲这题的决策。直到最后才发现,基于的猜测是错误的。

想必大家在 OI 中都有过如上经历。这种错误决策对于比赛、分数的影响是致命的、不可挽回的。而我的错误决策在生活中也是不可逆的。因此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如何做出正确决策。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对决策进行再三评判、计算期望收益等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决策的正确性,但是不是一定正确。有人说,不做出决策即可,但是如上文所说,这样的生活未免太压抑、乏味了。根据上面两个朋友所言,再三思考后如果觉得决策正确就去做,总会有挽回的机会的,我们先不妨钦定“总会有挽回机会”这个命题是正确的。这样看来这位朋友说的话很有道理,去做你认为有道理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或许经过再三评判,对一个决策做出了“很没道理”的结论,但是我们仍然出于内心的一些情感,想去做这件事情。例如你是一名高二选手,这是你的最后一次省选,你遗憾退役,出于五年来对 OI 的热爱,你选择买 D 类去到 NOI。这件事情从任何角度上看都没有任何收益,但是内心告诉你,去做它。或许当你询问自己内心时做出回答的不是当时的你,可能是五年前刚学 OI 的你,可能是 AK CSP-S 后的你,可能是 NOIP 爆炸后的你。这些“你”不断催促着自己做出决策,根本原因是,你在遵从内心的情感。

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战胜自己的情感。《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将这种情感称为“预示”,你需要遵从它,没有理由,仿佛你活着就是为了做出这个决策。这实际上和冒险的人走进森林没有什么区别,你活着,你就应该证明你真的在活着。

这样我们对决策的影响因素就又加进了一个奇怪的情感。随后的分析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如果有人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评论区说一下,谢谢。

生很简单,活很简单,生活很不简单。

posted @ 2025-04-06 00:00  BYR_KKK  阅读(24)  评论(1)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