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人文社科第三弹

这是我在粗看土田知则《现代文学理论》后的一些浅薄理解。内容浅显,请多指教。

1 传统的阅读方法

什么是传统呢?比如一句话,一个意象,代表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对于一个梦,详细地解释前因后果,并尝试缓解做梦者的症状。

“我在一片模糊的森林中迷路了,四周都是低语。”

作为传统的阅读理解,我们会直接套用象征表:森林=生活困境//迷路=焦虑感//低语=潜意识提醒。

差不多是一篇心理状态报告,比较机械,但是常见!

2(拉康)精神分析方法

这种精神分析的核心是:关注裂缝。更细致地,可以概括为:

  • 意义滑动
  • 主体分裂

什么是意义滑动呢?意义不专指某一固定客体。事实上,在雅克·拉康看来,语言天生就是有裂缝的,亦即造成了主体和语言的分裂。
说话者很难而且也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真正的心理活动,倾听者同样也是。无意识是一种被压抑的语言结构。
更激进地,在雅克·德里达看来,语言剥夺了一个物(人)的公平地位;因为命名行为就是把对象推入社会性的分类和控制。

“我在一片模糊的森林中迷路了,四周都是低语。”

在拉康式的解读框架下,森林不再只是生活困境,可能还是无意识的迷失,又或是欲望的迷宫等。它不再是单一的意象,而且不需要关心这个意象代表的是什么;拉康派实际上关心的问题是不同意义之间,哪些细节能够暴露出流动的意义之间产生的语言裂缝(怎么把流动的意义联系起来?纽带是什么?追问下去)。裂缝是说话者想要真实流露但无法主动用语言这种载体传达的东西。

3(索绪尔)符号学方法

索绪尔提出了意义滑动的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裂缝是符号间的差异导致的。

符号学的阅读方法可以概括为:

  • 意义滑动
  • 符号差异

今天,人工智能这个名词符号的意义是人类的得力助手;明天,人工智能的意义可能变成了人类的垃圾。符号的意义来自符号间的差异(颇有黑格尔哲学的味道),所以这种意义滑动是不可避免的。

4 互文方法

互文指的是不同作品间的影响;激进的例子则是取消了通常意义上的时间线:卡珊德拉知道特洛伊城会陷落,所以出生在荷马之后,这种论断是不充分的;认为时间是从A到B单向线性运行是近世幻想,从B到A也是有可能的,可以是结果引发原因(摘自原文)。

亲爱的读者,我知道您希望我只是在开玩笑;但我接下来再举一则后世对前世影响的例子供您赏析:

“我们总是通过T.S.艾略特的诗这个镜片来阅读莎士比亚。我的意思是,如果不考虑‘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谁还能读懂《哈姆雷特》。如果没有想到《荒原》的‘火诫’,谁能听懂《暴风雨》中斐迪南的台词?”

posted @ 2025-04-26 16:18  rainrzk  阅读(3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