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产品逻辑-合约广告
公众号:AdsAlgorithmEngineer

- 合约广告产品
合约广告的重要形式是按照CPM计费的展示量合约。合同约定一次广告活动的投放总量和展示单价,售卖对象从“广告位”进化到“广告位+人群”
按照CPM售卖的展示量合约广告直接催生了受众定向技术。当然受众定向本身的意义和重要度远远超过了合约广告的范畴
- 广告位合约
最早产生的在线广告售卖方式。媒体和广告主约定在某一段时间内,结算方式CPT。典型的线下广告投放模式。缺点是无法按受众投放广告,也无法进行深入的效果优化。
- 受众定向
展示量合约开始,大多数广告产品的核心按照受众售卖的。受众定向是非常重要的支撑技术。受众定向本身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远超过合约广告,在各种竞价广告中也尤其重要
各种各样的受众定向方法,使得广告的精准程度越来越高。考察某种定向方法时,有两个关键词需要关注:一是定向的效果,符合该定向方式的流量高出平均效果的水平;二是定向的规模,这部分流量占整体广告库存流量的比例
另一个类似的概念是用户画像,除了年龄、性别、付费能力等状态属性,用户画像的重点是对当前购物兴趣等直接驱动效果的标签。
常用受众定向方法:
一些典型方法说明如下:
地域定向,一种上下文定向
人口属性定向,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
上下文定向,粒度可以是关键词、主题
行为定向,根据历史行为了解用户兴趣,从而投送相关广告。行为定向的框架、算法和评价指标奠定了在线广告数据驱动的本质特征
精确位置定向,wifi/GPS等精度可以达到数米级,大量区域性非常强的小广告主(餐饮/美容等)有机会投放精准定位的广告
重定向,对某个广告主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访客投放广告以提升效果
新客推荐定向,根据广告主提供的种子访客信息,找到行为上相似的潜在客户。希望在同等用户覆盖率的情况下,达到比通用的兴趣标签更好的效果,是实质上体现了广告主数据的核心价值,但是只能说是一种大致的思路,不是具体的方法
动态定价,不是定向技术,比如团购也是变相的广告形式,主要针对区域性广告主,主要利用价格工具
场景定向,移动设备丰富的传感器和状态信息为场景判断提供可能
受众定向标签体系
一种按照某个分类法制定一个层次标签体系
一种按照广告主具体需求设置,不能在同一个分类体系中描述
- 展示量合约
品牌广告投放方式,广告位合约并非主流。主流的方式是按照CPM结算的展示量合约。
展示量合约指的是约定某种受众条件下的展示量,并按照约定好的单位展示量价格结算。(担保式投送,GD)
交易模式上,展示量合约仍然是比较传统的交易模式,技术层面上,反映了互联网广告计算驱动的本质:分析得到用户和上下文的属性,并由服务端根据属性及广告库情况动态决定广告候选。
流量预估(traffic forecasting)
展示量合约售卖的是某特定人群上的广告曝光次数,而人群不同于确定的广告位,因此必须在合约中约定投放的量。
流量预估在广告产品中有以下3个主要用途
售前指导、在线流量分配、出价指导
流量塑形
流量预估本质上还是被动的统计流量情况。主动影响流量,利于合约的达成,称为流量塑形
在线分配
展示量合约的保量合约会面临一个问题:各个合约要求的人群很可能大量交叠,如何设计分配策略,使得各个合约尽可能被满足。描述这一策略问题,简化为一个二部图(bipartite graph)匹配问题:二部图的一方表示广告库存的供给节点,每个节点代表的是所有人群标签都相同的流量集合;二部图的另一方表示广告合约的需求节点,每个节点代表的是一个广告合约的人群标签条件。
下方6个节点是供给节点,上面3个节点是需求节点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