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CP协议总结

摘要: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简单点说,就是提供了自动获取ip地址的功能,基于四层的UDP协议; 以下描述此协议的整个工作流程: (1) 客户端发送discovery报文,二三层广播报文,源ip地址全0; (2)服务器收到discovery报文之后,进行ip地址分配,找到ip地址,并且进行arp探测,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0:02 创造996 阅读(356) 评论(1) 推荐(0)

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

摘要: 1、集线器(HUB) 集线器实际上相当于多端口的中继器。集线器通常有8个、16个或24个等数量不等的接口。 集线器同样可以延长网络的通信距离,或连接物理结构不同的网络,但主要还是作为一个主机站点的汇聚点,将连接在集线器上各个接口上的主机联系起来使之可以互相通信。 2、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59 创造996 阅读(294) 评论(1) 推荐(0)

广播域和冲突域

摘要: 1、冲突域(物理分段): 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或者说是同一物理网段上所有节点的集合或以太网上竞争同一带宽的节点集合。这个域代表了冲突在其中发生并传播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被认为是共享段。在OSI模型中,冲突域被看作是第一层的概念,连接同一冲突域的设备有Hub,Reperter或者其他进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57 创造996 阅读(350) 评论(1) 推荐(0)

RIP协议报文格式

摘要: 命令:8位,1表示请求,2表示应答,3和4舍弃不用,5和6表示非正式的轮询命令; 版本:8位,包括RIP和RIP2,1表示RIP,2表示RIP2; 地址系列:16位,对于TCP/IP这个值固定为2; IP地址,距离:这两个前面已经提过,很熟悉了应该。 Notice:一个RIP报文中,最多可包含25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53 创造996 阅读(3377) 评论(2) 推荐(0)

RIP协议

摘要: RIP全称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al(路由信息协议),它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而OSPF是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选择协议),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小型网络中。既然RIP是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所以我们好奇的是究竟什么是距离向量算法?不过在总结距离向量算法之前,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52 创造996 阅读(1272) 评论(0) 推荐(0)

路由协议分类

摘要: 自治系统(AS):在网络通信中,一个自治系统是指由若干个二层网络及若干台路由器组成的集合,集合中的这些网络及路由器均属于同一个管理机构。但是由于规模大小的不同,一个internet可能只包含一个自治系统,也可能包含多个自治系统。 路由协议的分类:1.IGP——内部网关协议:成员有RIP协议、OSPF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47 创造996 阅读(1566) 评论(0) 推荐(0)

ipv4和ipv6的区别

摘要: 一、IPv6和IPv4都属于“互联网协议”。二、IPV6与IPV4的区别:1、IPv6的地址空间更大。(1)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即有2^32-1个地址。(2)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即有2^128-1个地址。2、IPv6的路由表更小。(1)可使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46 创造996 阅读(4542) 评论(0) 推荐(0)

子网数和主机数以及广播地址计算

摘要: 1、划分子网时确定子网个数的计算方法: 2的n次方-2>=需要的子网数 n为需要借用的主机位 2、关于已经ip地址和掩码,求起始地址和广播地址的计算方法(如192.168.5.123/26): 首先根据子网掩码计算,每个子网内的主机数:2的(32-26)次方=64,每个子网有64个主机 那么子网地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43 创造996 阅读(4415) 评论(0) 推荐(0)

IP地址分类

摘要: IP地址分类(A类 B类 C类 D类 E类) IP地址由四段组成,每个字段是一个字节,8位,最大值是255,, 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即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表示其属于互联网的哪一个网络,主机地址表示其属于该网络中的哪一台主机。二者是主从关系。 IP地址的四大类型标识的是网络中的某台主机。IP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38 创造996 阅读(209) 评论(1) 推荐(0)

stp生成树协议

摘要: stp生成树协议目前主要分stp、rstp、mstp三类,依次向下兼容。 1、涉及的概念: stp:根交换(跟网桥)、根端口、指定端口、可选端口,bpdu保护、root保护、收敛慢,单树。 rstp:根交换、根端口、指定端口、可选端口,bpdu保护、root保护、收敛较快,单树。 mstp:总根交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33 创造996 阅读(703) 评论(1) 推荐(0)

链路聚合原理及配置

摘要: 链路聚合基本概念 Eth-Trunk:链路聚合组LAG(Link Aggregation Group)是指将若干条以太链路捆绑在一起所形成的逻辑链路,简写为Eth-Trunk。 成员接口和成员链路:组成Eth-Trunk接口的各个物理接口称为成员接口。成员接口对应的链路称为成员链路。 活动接口和非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31 创造996 阅读(1102) 评论(1) 推荐(0)

ensp实验总结

摘要: 1、关于vlan,使用hybrid类型的时候需要结合trunk,其中命令: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10 20的意思是发往主机的时候去掉tag(由于要完成双方或者多方的通信,其实去除的vlan就是这些的总和);命令:port hybrid pvid vlan 10的意思就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21 创造996 阅读(8667) 评论(0) 推荐(0)

vlan技术

摘要: Vlan技术总结 VLAN主要有两个作用: vlan可以有效的控制广播域的范围 vlan可以分组设备,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业务隔离) vlan的范围: 一共有4096个vlan,vlan 1为默认vlan。但其中vlan 0 和 vlan 4095是保留的,故用户真正可以创建的vlan数为4094.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17 创造996 阅读(750) 评论(0) 推荐(0)

IP数据报

摘要: IP数据报格式 1)版本号:占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该IP数据报使用的IP协议版本。目前Internet中使用的主要是TCP/IP协议族中版本号为4的IP协议。 2)头长度:占用4位二进制位,此域指出整个报头的长度(包括选项),该长度是以32位二进制数为一个计数单位的,接收端通过此域可以计算出报头在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14 创造996 阅读(813) 评论(0) 推荐(0)

以太网MAC帧格式

摘要: 以太网MAC帧格式 前导码(7字节):使接收器建立比特同步起始定界符SFD(1字节):指示一帧的开始目的地址DA(6字节):指出要接收该帧的工作站源地址SA(6字节):指示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地址。数据字段长度长度(2字节):指示其后的逻辑链路控制(LLC)数据字节的长度逻辑链路控制帧LLC:携带的用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9:11 创造996 阅读(435) 评论(0) 推荐(0)

TCP报文首部格式

摘要: TCP报文首部格式 1.源端口(Source Port):16位的源端口字段包含初始化通信的端口号。源端口和IP地址的作用是标识报文的返回地址。 2.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16位的目的端口字段定义传输的目的。这个端口指明接收方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接口。 3.序列号(Seque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10:55 创造996 阅读(635) 评论(0) 推荐(0)

TCP和UDP的区别

摘要: 总结 1、TCP面向连接(如打电话要先拨号建立连接);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2、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序到达;UDP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 3、TCP面向字节流,实际上是TCP把数据看成一连串无结构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6 18:52 创造996 阅读(84) 评论(0) 推荐(0)

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摘要: TCP的连接建立(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x)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x+1),同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6 18:41 创造996 阅读(84) 评论(0) 推荐(0)

网络体系结构

摘要: 1.为什么分层的原因:计算机网络解决的问题过于复杂,所以需要分层,逐个解决。 2.各层之间相互独立,下层通过接口为上层提供服务,上层通过接口享受下层的服务。 3.每层遵循某个网络协议完成本层的功能。 4.OSI参考模型有7层,上三层是资源子网能实现数据处理,下三层是通信子网能实现数据通信。 5.7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0-24 20:25 创造996 阅读(547) 评论(1) 推荐(0)

网络基础

摘要: 1.计算机网络是一个互连、自治的集合。 2.计算机网络由一些硬件、软件、协议组成并通过这些实现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和数据共享的功能。 3.用户处在计算机网络的边缘部分,核心部分为用户提供服务。 4.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个人区域网。 5.局域网是广播式网络采用广播技术,共享通信信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0-24 15:24 创造996 阅读(169)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