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JS笔记 -第一部分- 作用域是什么
以下是读完《你不了解的JS》第一部分第一章后整理的笔记
储存和访问变量的值的能力将状态带给了程序
作用域:一套设计良好的规则来存储变量,并且之后可以方便的找到这些变量
编译原理
在传统编译语言的流程中,程序中的一段源代码在执行之前会经历三个步骤,统称为"编译":
- 分词/词法分析:将由字符组成的字符串分解成有意义的代码块,这些代码块被称为词法单元
- 解析/语法分析:将词法单元流(数组)转换成一个由元素逐级嵌套所组成的代表了程序语法结构的树,这个树被称为抽象语法树(AST)
- 代码生成:将AST转换为可执行代码的过程
对于JS来说,大部分情况下编译发生在代码片段执行前的几微秒的时间内
理解作用域
引擎:负责整个JS程序的编译及执行过程
编译器:负责语法分析及代码生成等
作用域:负责收集并维护由所有声明的标识符组成的一系列查询,并实施一套非常严格的规则,确定当前执行的代码对这些标识符的访问权限
var a = 2:
- 遇到var a,编译器询问作用域是否已经有一个该名称的变量存在于同一个作用域的集合中。如果是,编译器会忽略该声明,继续进行编译;否则它会要求作用域在当前作用域的集合中声明一个新的变量,并命名为a(变量声明)
- 编译器会为引擎生成运行时所需的代码,这些代码被用来处理a=2这个赋值操作
- 引擎运行时会首先询问作用域,在当前的作用域集合中是否存在一个叫做a的变量。如果是,引擎就会使用这个变量;如果否,引擎会继续查找该变量
- 如果引擎最终找到了a变量,就会将2赋值给它,否则引擎就会抛出异常(变量赋值)
RHS查询与简单的查找某个变量的值别无二致,LHS查询则是试图找到变量的容器本身,从而可以对其进行赋值
对于函数声明,编译器可以在代码生成的同时处理声明和值的定义
作用域嵌套
当一个块或函数嵌套在另一个块或函数中时,就发生了作用域的嵌套,因此,在当前作用域中无法找到某个变量时,引擎就会在外层嵌套的作用域中继续查找,直到找到该变量,或抵达最外层的作用域(也就是全局作用域)为止。
遍历嵌套作用域链的规则:引擎从当前的执行作用域开始查找变量,如果找不到,就向上一级继续查找,当抵达最外层的全局作用域时,无论找到还是没找到,查找过程都会停止
异常
如果RHS查询在所有嵌套的作用域中遍寻不到所需的变量,引擎就会抛出ReferenceError异常
当引擎执行LHS查询时,如果在顶层中也无法找到目标变量,全局作用域中就会创建一个具有该名称的变量,并将其返还给引擎
严格模式禁止自动或隐式创建全局变量,因此,在严格模式中LHS查询失败时,并不会创建并返回一个全局变量,引擎会抛出ReferenceError异常
如果RHS查询找到了一个变量,但是尝试对这个变量的值进行不合理的操作,那么引擎会抛出TypeError异常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