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primer plus 笔记】第一章 初识C语言
1.1 C语言的起源
1972年,贝尔实验室的丹尼斯·里奇和肯·汤普逊在开发UNIX操作系统时设计了C语言
1.2 选择C语言的理由
设计特性:自上而下,结构化,模块化,更易懂,更可靠
高效性:相对更紧凑,运行速度快,具有微调控制能力
可移植性、强大而灵活、面向程序员
1.3 C语言的应用范围
1.4 计算机能做什么
中央处理单元(CPU)承担绝大部分的运算工作,负责处理程序。
CPU从内存中获取并执行一条指令,然后再从内存中获取并执行下一条指令
CPU由若干个寄存器构成,每个寄存器可以储存一个数字,一个寄存器储存下一条指令的内存地址,CPU使用该地址来获取和更新下一条指令。在获取指令后,CPU在另一个寄存器中储存该指令,并更新第一个寄存器储存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随机存取内存(RAM)是存储程序和文件的工作区
永久内存存储设备(机械和固态硬盘)即使在关闭计算机后,也不会丢失之前储存的程序和文件。

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所有内容都是数字,指令也是
计算机程序最终必须以数字指令码(机器语言)创建程序。
1.5 高级计算机语言和编译器
高级语言以更抽象的方式描述行为,不受限于特定CPU或指令集
1.6 语言标准
- 1987年 K&R C 或 经典C
- 1989,1990年 C89 ANSI C90 ISO 保持C的精神,作为实现
- 1994 C99
- 2011 C11
1.7 使用C语言的7个步骤
第1步:定义程序的目标
第2步:设计程序
第3步:编写代码
第4步:编译
第5步:运行程序
第6步:测试和调试程序
第7步:维护和修改代码
1.8 编程机制
源代码文件.c → 把源代码转换为机器语言代码,并把结果放在目标代码文件(目标文件)中 → 链接器把目标代码、系统的标准启动代码和库代码这3部分合并成一个文件(可执行文件)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