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练习
1.鸡兔同笼
描述
一个笼子里面关了若干只鸡和兔子(鸡有2只脚,兔子有4只脚,没有例外)。已经知道了笼子里脚的总数为a,则笼子里面至少有多少只动物,至多有多少只动物? 
输入格式
第1行输入一个正整数n(n≤1000),表示测试数据的组数n,接下来n组测试数据每组一行,每行一个正整数a(a<32768)。提示: 输入使用input(),不要增加额外的提示信息 。
输出格式
输出包含n行,每行对应一个输入,包含两个正整数,第一个是最少的动物数,第二个是最多的动物数,两个正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分开。输出包含n行,每行对应一个输入,包含两个正整数,第一个是最少的动物数,第二个是最多的动物数,两个正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分开。 如果没有满足要求的答案,则输出两个0。
输入输出示例
| 输入 | 输出 | |
| 示例1 | 2 3 20 | 0 0 5 10 | 
n = eval(input())
l = list()
for k in range(n):
    a = int(input())
    if (a%2) != 0:
        min = max = 0
    else:
        j = int(a/4)
        i = a%4
        m = int(i/2)
        min = m+j
        max = int(a/2)
    l += [(min,max)]
for b,c in l:
    print(b,c,end='')
    print(end='\n')
2.算24
描述
给出4个小于10的正整数,可以使用加、减、乘、除4种运算以及括号把4个数连接起来得到一个表达式。现在问题是,是否存在一种方式使得所得表达式的结果等于24。
这里加、减、乘、除以及括号的运算结果和运算优先级跟平常定义一致。
例如,对于5,5,5,1,可知5×(5-1/5)=24。又如,对于1,1,4,2无论如何都不能得到24
输入格式
在代码中的输入部分输入4个小于10的正整数。输入使用input(),不要增加额外的提示信息。
输出格式
对于每一组测试数据,输出一行,如果可以得到24,输出"YES"其算法;否则“NO”。
输入输出示例
| 输入 | 输出 | |
| 示例 1 | 5 5 5 1 | YES ((5-(1/5))*5) | 
| 示例2 | 1 1 1 1 | NO | 
from itertools import permutations
n1 = input("")
n2 = input("")
n3 = input("")
n4 = input("")
n = n1+n2+n3+n4
sum = 1
for i in n:
    sum *= eval(i)
if sum < 24:
    print("NO")
    exit()
notation = ['+', '-', '*', "/"]
st = set()
num = 0
number = set(permutations(n))
for i in notation:
    s = i
    t1 = notation.copy()
    t1.remove(i)
    for j in t1:
        s += j
        t2 = t1.copy()
        t2.remove(j)
        for p in t2:
            s += p
            st.add(s)
            s = i+j
        s = i
newst = set()
for i in number:
    for j in st:
        newst.add(i[0]+j[0]+i[1]+j[1]+i[2]+j[2]+i[3])
# print(newst)
all = set()
for i in newst:
    i1 = '('+i[0:3]+')'+i[3:]
    i2 = i[0:2]+'('+i[2:5]+')'+i[5:]
    i3 = i[0:4] + '(' + i[4:] + ')'
    i4 = '(('+i[0:3]+')'+i[3:5]+")"+i[5:]
    i5 = i[0:2]+'(('+i[2:5]+')'+i[5:]+")"
    i6 = '(' + i[0:2] + '(' + i[2:5] + '))' + i[5:]
    i7 = i[0:2]+'('+i[2:4]+'('+i[4:]+"))"
    all.add(i1)
    all.add(i2)
    all.add(i3)
    all.add(i4)
    all.add(i5)
    all.add(i6)
    all.add(i7)
result = []
for i in all:
    try:
        if eval(i) == 24:
          result.append(i)
    except:
        pass
print("YES")
print("("+sorted(result)[0]+")")
3.温度转换异常处理
描述
温度的刻画有两个不同体系:摄氏度(Celsius)和华氏度(Fabrenheit)。
请编写程序将用户输入华氏度转换为摄氏度,或将输入的摄氏度转换为华氏度。
转换算法如下:(C表示摄氏度、F表示华氏度)
C = ( F - 32 ) / 1.8
F = C * 1.8 + 32
要求如下:
(1) 输入输出的摄氏度采用大写字母 C 或小写字母 c 结尾,温度可以是整数或小数,如:12.34C 指摄氏度 12.34 度;
(2) 输入输出的华氏度采用大写字母 F 或小字字母 f 结尾,温度可以是整数或小数,如:87.65F 指华氏度 87.65 度;
(3) 考虑异常输入的问题,如输入不合法则抛出异常;
(4) 使用input()获得测试用例输入时,不要增加提示字符串。
输入格式
输入一个带单位的温度
输出格式
输入正常,输出转换后的温度,保留小数点后2位小数。
当用户输入值末位不是“C、c、F、f”中的一个时,输出"输入错误,末位只能是'C','c','F','f'"
当检测到NameError错误时输出'试图访问的变量名不存在'
当检测到SyntaxError 错误时输出'存在语法错误'
输入输出示例
| 输入 | 输出 | |
| 示例 1 | 102F 102D AC 102ff | 38.89C 输入错误,末位只能是'C','c','F','f' 试图访问的变量名不存在 存在语法错误 | 
try:
    a=input()
    if a [-1] in ['c','C']:
        f=1.8*eval(a[0:-1])+32
        print("{:.2f}F".format(f))
    elif a [-1] in ['f','F']:
        c=(eval(a[0:-1])-32)/1.8
        print("{:.2f}C".format(c))
    else:
        print("输入错误,末位只能是'C','c','F','f'")
except NameError :
    print("试图访问的变量名不存在")
except SyntaxError:
    print('存在语法错误')
4.同符号数学运算
描述
读入一个整数N,分别计算如下内容:
1. N的绝对值;
2. N与10进行同符号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同符号运算指使用N的绝对值与另一个数进行运算,运算结果的绝对值被赋予N相同的符号,其中,0的符号是正号。
将上述4项结果在一行输出,采用空格分隔,输出结果均为整数。
输入
示例1:100
输出
示例1:100 110 90 1000
n = eval(input())
N = abs(n)
if n < 0:
    a = -abs(N + 10)
    b = -abs(N - 10)
    c = -abs(N * 10)
else:
    a = abs(N + 10)
    b = abs(N - 10)
    c = abs(N * 10)
print(N, a , b, c)
5.三角函数计算
描述
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并输出x的值,a和b的值由用户输入,括号里的数字是角度值, 圆周率的值使用数学常数math.pi。
 
输入格式
输入包括两行, 每行一个数字。
输出格式
一个数值
输入输出示例
| 输入 | 输出 | |
| 示例 1 | 2 5 | -0.9209814967618768 | 
import math a=eval(input()) b=eval(input()) c=math.sqrt(2*a*math.sin(math.radians(60))*math.cos(math.radians(60))) x=(-b+c)/(2*a) print(x)
6.棋盘放米
描述
相传古代印度国王舍罕要褒赏他的聪明能干的宰相达依尔 (国际象棋发明者),问他需要什么,达依尔回答说:“国王只要在国际象棋的棋盘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麦子,第二个格子里放两粒,第三个格子里放四粒,按此比例以后每一格加一倍,一直放到64格(国际象棋棋盘是8×8=64格),我就感恩不尽,其他的我什么也不要了,”国王想:“这有多少,还不容易!”让人扛来一袋小麦,但不到一会儿全用没了,再来一袋很快又没有了,结果全印度的粮食全部用完还不够,国王纳闷,怎样也算不清这笔账,请你帮国王计算一下,共需多少粒麦子,写出程
n=1
m=0
for i  in range(1,65):
    n=pow(2,i-1)
    m=m+n
print(m)
7.鸡兔同笼
描述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
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
请编一个程序,用户在同一行内输入两个整数,代表头和脚的数量,编程计算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假设鸡和兔都正常,无残疾。如无解则输出Data Error!
a,b = input().split()  #读入两个数到a b中
a,b = map(int,input().split(','))  #读入两个整数到a,b中,输入的数用逗号分隔
a,b = map(int,input().split(' '))  #读入两个整数到a,b中,输入的数用空格分隔
输入格式
在一行里输入两个整数,用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在一行里输出两个正整数,分别是鸡和兔的数量,用空格分隔
如无解则输出Data Error!
输入输出示例
| 输入 | 输出 | |
| 示例 1 | 35 94 -4 16 | 23 12 Data Error! 
 
 | 
序。
a=int(input("头:"))
b=int(input("脚:"))
if(a > 0 and b >0 and b % 2 == 0 and b-2*a>0):
    for x in range(1,a+1):
        y=a-x
        if 4*x+2*y==b:
            print("兔子有{} 鸡有{}". format(x,y))
else:
    print("Data Error!")
8.数列求和
描述
给定某数字a(1≤a≤9)以及非负整数n(0≤n≤100000),求数列之和sum=a+aa+aaa+⋯+aa⋯a(n个a)。例如a=2, n=3时,sum=2+22+222=246。
输入格式
输入有两行:
第一行输入数字a
第二行输入非负整数n
输出格式
输出其N项数列之和S的值。
输入输出示例
| 输入 | 输出 | |
| 示例 1 | 2 3 1 0 | 246  0 | 
a=int(input())
b=int(input())
n=0
sum=0
for i in range (1,b+1):
    n = (n * 10)+a
    sum = sum + n
print(sum)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