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配置(1)--单交换机VLAN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报告
| 专业和班级 | 
 | 成绩 | 
 | ||
| 姓名 | 彭xx | 学号 | 11xxxxx32 | ||
| 课程名称 | 计算机网络 | 实验名称 | 交换机配置(1)--单交换机VLAN | ||
| 实 验 目 的 和 要 求 | 
 | ||||
| 知 识 理 论 基 础 | 简要解释下面网络术语。 
 答: 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主要负责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为网络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其遇到的三个基本问题分别是帧定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1) 帧定界 由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往往不会以一个连续的比特流的形式进行,因此数据链路层需要将这些比特流划分成一个一个的数据帧进行传输。而帧定界就是指如何界定每个数据帧在比特流中的开始和结束位置,即在数据中插入一些特殊的比特或标志位,以标识出每个数据帧的边界。 
 2) 流量控制 由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速率可能不匹配,在数据链路层中需要进行流量控制,以保证接收端能够按照自己的处理能力来接收数据,避免数据的丢失或者缓存溢出。 
 3) 差错控制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比特错误、丢包等问题。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数据链路层需要采用差错控制技术来对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并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差错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测(CRC)等。 
 
 答: 
 l 交换机 交换机(Switch)是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的设备之一,一般用于局域网/LAN中,其作用是将网络中收到的数据包转发给目标设备。 
 l 交换机特点 
 - 局域网内部的设备通过交换机进行通信,不会影响到外部网络。 - 交换机在数据传输时采用了分组交换的方式,不需要建立虚连接,提升了传输效率。 - 交换机可以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实现更加精确的目标设备定位。 - 交换机拥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基本上拥有一个单独的物理地址,可以支持多个设备同时通信。 
 l 交换机功能 
 - 转发数据包:交换机能够识别目标MAC地址和源MAC地址,并且选择合适的端口进行转发,确保数据包能被正确接收。 
 - 过滤数据包:交换机内置了安全策略,可以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限制,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 VLAN划分:交换机能够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在同一个物理网络里面划分出不同的虚拟子网。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广播等额外流量寻址、劫持的风险,同时提高了网络的管理灵活性。 
 - 集线器扩容:交换机使用多个端口连接设备,可以通过添加多台交换机来扩展网络规模,提供更多的设备接入。 
 
 答: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虚拟化网络的技术,我认为它能带来以下几个好处: 
 
 
 
 
 
 
 
 总之,VLAN 技术能够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提高网络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并推动网络发展进入下一个阶段。 | ||||
| 
 
 
 实 验 内 容 和 步 骤 
 
 
 | 
 1.理解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1)用户模式;2)特权模式;3)全局配置模式;4)子模式。 5)SETUP模式(对话模式)--交互式;6)boot模式(灾难恢复模式)--特定环境 
 交换机的配置模式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1) 用户模式(User Exec Mode): 该模式是交换机最基本的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查看交换机的状态、网络连接情况,但无法对交换机进行任何配置和操作。 
 2) 特权模式(Privileged Exec Mode): 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可以进入特权模式。特权模式是进行某些高级操作的必须模式,例如运行故障排除命令、查看交换机统计信息或进行一些诊断性测试等。 
 3) 全局配置模式(Global Configuration Mode):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可以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此模式下,用户可以全局地对交换机进行各种配置操作,如设置主机名、配置IP地址、添加VLAN等。 
 4) 子模式(Sub-configuration mode):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相应的子命令,例如“interface”、“vlan”等,可以进入子模式进行更详细的配置操作。 
 5) SETUP模式(对话模式): 使用SETUP命令可进入SETUP模式,这也称交互式模式。用户将通过向导操作来配置一些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时间/日期、管理密码和IP地址等。 
 6) Boot模式(灾难恢复模式): 当交换机遇到一些问题时,可能需要进入Boot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命令行来恢复交换机系统和配置。 
 
 2.画出实验所需的网络拓扑图。 ――截图(网络拓扑图1个) 
 
 
 2.为设备设置IP地址,并测试网络连通性。 ――截图(测试2个图、VLAN信息1个图) 交换机是二层设备,给交换机的VLAN 1配置IP地址。在没有设置VLAN前,所有的端口都默认属于VLAN 1,所以VLAN 1也叫做管理VLAN,显然VLAN1的IP地址就是交换机的IP地址。 
 设置ip地址: 首先对PC0进行设置: enalble configure terminal 这里可以修改一下名字(也可以不修改): hostname 432 接着进入vlan 1: int vlan 1 设置ip为192.168.1.254: 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 no shutdown end 查看vlan信息: show vlan 
 接着设置PC1-PC4的ip,如下: PC1:192.168.1.1 PC2:192.168.1.2 PC3:192.168.1.3 PC4:192.168.1.4 
 设置完毕后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互通性 PC1可以访问PC4: 
 
 PC2可以访问PC3: 
 
 3.进行交换机的基础配置。 ――截图(每项1个图) 设置明文密码,设置密文密码,设置远程登录密码。 
 略 
 4.进行单交换机的VLAN划分,并测试网络连通性。 ――截图(测试2个图、VLAN信息1个图) 1)创建两个不同的VLAN 10和VLAN 20。 进入PC0终端进行设置 代码: vlan database vlan 10 (可以对vlan 20取名,如这里取名为p20) vlan 20 name p20 EXIT 
 2)将不同的接口连入刚刚创建的两个VLAN。 用interface fastEthernet进入对应接口进行设置,将PC1与PC3连入vlan 10,PC2与PC4连入vlan 20 代码: PC1: configure terminal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end PC2: configure terminal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end PC3: configure terminal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end PC4: configure terminal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4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end 查看vlan信息: show vlan 
 
 
 
 3)测试。测试结论:相同VLAN,主机彼此可以互相ping通;不同VLAN,主机彼此不能互相ping通。 
 使用ping命令测试 PC3与PC1相同vlan,网络连通: 
 PC3与PC2处于不同vlan,网络不连通: 
 
 | ||||
| 研 究 与 探 讨 | 
 答: 在早上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对使用的软件不够熟悉,导致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但是通过反复实践,逐渐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技巧,最终变得熟练。总体而言实验不是很难,只是需要一些适应的时间。 
 答: 对交换机的概念、特点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会了设计网络拓扑图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了交换机的基础配置模式,能够进行交换机的基本设置。初步了解了单个交换机的VLAN配置。 
 答: 由于对代码不够熟悉,刚开始出现了忘记exit或者忘记end的情况,导致无法进行下去,不过反复查看笔记很快就把这些问题处理了,总的来说困难不大。 
 答: 学习任何新软件时,掌握软件使用技巧非常重要,能够提升很多效率。除了标准的双击命令,还可以在主机上使用终端等其他方法进行交换机的控制,多使用tab也能节约非常多的时间。上课认真,提前预习和记录笔记也能非常好的提升效率。 |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