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灿---第三次个人作业

博客班级 <2018级计算机和综合实验班 >
作业目标 需求分析,思考构造
作业正文 <...>
其他参考文献 <构建之法——NABCD模型>

一、课前思考

1.问题背景:如果预约这个功能展开应用后,学生这个预约的位置保留多久,又或者学生预约座位后没来,或者中途离开方便,怎么才能知道座位空出来只是临时离开,而不是结束回家。
2.怎么才能记录最近学习的书籍相类似的同学,然后推荐学习位置,以达到以有相同学习方向的人群坐在一起,更好的学习。

二、课堂过程中思考

我感觉座位上贴二维码,然后学生自己扫码进行,可以点击回家或者暂时离开,二十分钟后不能回来扫码签到,一律按回家处理。

三、课后整理

1,根据学生最近所读书籍,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学生的相关信息归纳,如何小程序上推荐给相应的同学合适的位置。
2,问题措施:贴二维码,具体如上所述。

四、建议

1、建议内容

贴二维码,使用手机扫一扫,选择自己是回家还是暂时离开,选择确定后,开始计时(简易的计时器装置)性价比很高,设置固定时间后如果学生不能回来签到继续学习,将提示该位置已经空缺,其他同学可以来预定位置。

2、NABCD模型

N (Need 需求)
获取座位空闲状态来提升座位利用率。

A (Approach 做法)
利用本人扫码进行登记,小程序可以查看座位空闲状态,方便其他同学进行预定。

B (Benefit 好处)
提高座位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增强读者的使用体验。

C (Competitors 竞争)
通过张贴座位二维码的方式也可达到目的,不过这主要依靠读者自觉,不能他人代替扫码以延迟时间。稍加改进,这个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D (Delivery 推广)
可以先拿出一块场地进行试验,有问题加以改进,一部分减少没必要的开销,另一部分方便调控修改问题,同学相对满意后大面积实行。

posted @ 2021-03-30 23:13  zcyxy  阅读(5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