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1学期 20202410《计算机科学概论》第三周学习总结

2019-2020-1学期 20202410《计算机科学概论》第三周学习总结

之前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一些基本信息、不同类型信息的存储方法,现在我们又将重点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系统”。

第6章 低级程序设计语言与伪代码

一、计算机操作

计算机是能够存储、检索和处理数据的可编程电子设备。

计算机能够对数据执行的操作是:存储、检索和处理。

二、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由计算机直接使用的二进制编码指令构成的语言。

但事实上,用机器语言编写语言十分复杂,而且每条机器语言只能执行一个非常低级的任务,所以大多数程序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然后翻译成机器语言。

(一)Pep/9:一台虚拟机

虚拟机:为了模拟真实机器的重要特征而设计的假想机器。

1、Pep/9的基本特性

Pep/9的内存单元由65536字节的存储空间构成。Pep/9的字长是2字节,或者16位。

Pep/9有七个寄存器,在研究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寄存器:

寄存器是中央处理器中算术/逻辑单元的一小块存储区域,它用来存储特殊的数据和中间值。

而我们则重点研究其中三个:

  • 程序寄存器:其中包含下一条即将被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 指令寄存器:其中包含正在被执行的指令的一个副本
  • 累加器:用来存储数据和运算的结果

2、指令格式

一条指令由两部分组成,即8位的指令说明符和(可选的)16位操作数说明符。因此Pep/9的指令在长度上是1字节或3字节,取决于是否需要用操作数说明符。

  • 指令说明符(指令的第一个字节)说明了要执行什么操作(比如把一个数(操作数)加到一个已经存储在寄存器中的值上)和如何解释操作数的位置。
  • 操作指示符(指令的第二和第三个字节)存放的是操作数本身或者操作数的地址。有些指令没有操作指示符。

3、一些示例指令

(二)Pep/9的输入/输出

对于输入和输出(IO),该虚拟机遵循的设计原则是内存映射输入/输出,这种方式将输入和输出设备与主存中特定的、固定的地址联系起来。在Pep/9虚拟机中,输入设备在地址FC15,输出设备在地址FC16. ** 三、一个程序实例**

屏幕上显示“Hi“。这个程序有5条机器语言指令:2条用于载入,2条用于存储,1条用于停止程序运行。在本实例中,我们使用立即寻址,直接寻址留作练习。因此,当我们载入字符时,寻址模式说明符是000,每一个字符的ASCII码将会直接进入操作数说明符中。接下来是使用二进制和十六进制写的程序语句:

对于每一个二进制指令,第一行展示了8位指令说明符,第二行展示了16位操作数说明符。

(一)Pep/9模拟机

我们可以使用Pep/9模拟机来模拟程序。

在Pep/模拟器中,通过选中”构建“>“装入“菜单选项来装入程序。再将程序装入内存中后,可以通过”构建“>”执行“菜单选项运行程序。

当模拟机执行程序时,有读取-执行周期:

1)从由程序计数器确定的存储器位置上获取指令;

2)解码指令,更新程序计数器;

3)获得操作数(如果需要)

4)执行指令

(二)另一个机器语言实例

四、汇编语言

  • 汇编语言:一种低级语言,用助记码表示特定计算机的机器语言指令
  • 汇编器: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的程序

(一)Pep/9汇编语言

在Pep/9汇编语言中,操作数用0x和十六进制表示,接下来是逗号,最后是寻址模式(由字母i(立即寻址)或d(直接寻址)说明)。

除了常规的指令,汇编语言编程还支持汇编器指令,这些指令都是汇编器本身使用的指令,有时它们也被称作伪操作。

  • 汇编器指令:翻译程序使用的指令。

  • 注释:为程序读者提供的解释性文字。

(二)数字数据、分支、标签

  • 分支:指出执行下一条指令的指令
  • 标签:对内存位置起的名字,可以将这个名字当作操作数

(三)汇编语言中的循环

五、表达方法

  • 算法:解决方案的的计划或概要,或解决问题的逻辑步骤顺序

  • 伪代码:一种表达算法的语言

(一)伪代码的功能

变量

赋值

输入/输出

选择

重复

  • 布尔表达式:评价为真或假的表达式
  • 伪代码语句

(二)执行伪代码算法

(三)写伪代码运算

  • 桌面检查:在纸上走查整个设计

(四)翻译伪代码算法

六、测试

  • 测试计划:一个文档,说明了要全面测试程序需要运行的次数以及运行程序使用的数据。

  • 代码覆盖(明箱)测试法:通过执行代码中的所有语句测试程序或子程序的测试方法

  • 数据覆盖(暗箱)测试法:把代码作为一个暗箱,基于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测试程序或子程序的测试方法

  • 测试计划实现:用测试计划中规定的测试用例验证程序是否输出了预期的结果

第7章、问题求解与算法设计

一、如何解决问题

1)你必须理解问题

2)找到数据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如果找不到直接的联系,则可能需要考虑辅助问题。最终应该得到解决方案。

3)执行方案

4)分析得到的解决方案

(一)提出问题

对这个问题我了解多少?

解决方案是什么样的?

存在什么特例?

我如何直到已经找到解决方案了?

(二)寻找熟悉的情况

(三)分治法

把一个大问题划分成几个能解决的小单元

(四)算法

  • 算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有限的数据解决问题或子问题的明确指令集合。

(五)计算机问题求解过程

(六)方法总结

分析问题

列出主要任务

编写其余模块

根据需要进行重组和改写

(七)测试算法

二、有简单变量的算法

(一)带有选择的算法

(二)带有循环的算法

1、计数控制循环

2、事件控制循环。

  • 嵌套结构:控制结构嵌入另一个控制结构的结构,又称嵌套逻辑。

3、平方根

  • 抽象步骤:细节仍未明确的算法步骤

  • 具体步骤:细节完全明确的算法步骤

三、复杂变量

(一)数组

同构项目的有名集合,可以通过单个项目在集合中的位置访问它们。项目在集合中的位置叫做索引。

(二)记录

异构项目于的有名集合,可以通过名字单独访问其中的项目。所谓异构,指集合中的元素可以不必相同。

四、搜索算法

(一)顺序搜索

依次查找每个元素并将其与我们需要搜索的元素进行比较。

(二)有序数组中的顺序搜索

(三)二分检索

在有序列表中查找项目的操作,通过比较操作排除了大部分检索范围。

五、排序

(一)选择排序

(二)冒泡排序

(三)插入排序

六、递归算法

  • 递归:算法调用它本身的能力

(一)子程序语句

子程序有两种形式:

1)不仅执行任务,还返回给调用单元一个值(值返回子程序)。 2)用作表达式,返回的值被用来评估表达式。

(二)递归阶乘

(三)递归二分检索

(四)快速排序

 

七、几个重要思想

(一)信息隐蔽

隐蔽的模块的细节以控制对这些细节的访问的做法

(二)抽象

  • 数据抽象:把数据的逻辑视图和它的实现分离开。

  • 过程抽象:把动作的逻辑视图和它的实现分离开。

  • 控制抽象:把控制结构的逻辑视图和它的实现分离开。

  • 控制结构:用于改变正常的顺序控制流的语句。

(三)事物命名

在编写算法时,我们使用速记短语表示要处理的任务和信息,也就是说,给数据和过程一个名字,这些名字叫做标识符。

(四)测试

白盒测试:基于代码本身。 黑盒测试:基于测试所有可能的输入值。

以下是思维导图:

posted @ 2020-10-29 13:12  20202410闻寅莹  阅读(33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