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目录文件与系统启动(1)系统目录简介

Linux以根为起点

 

磁盘分区与目录关系

Windows中分区和目录是一一对应的,如C盘、D盘

Linux中分区和目录是分离的。

IDE盘:第一块盘hda,第二块盘hdb...

     第一块盘的第一个分区hda1,第二个分区hda2...

SAS/SATA/SCSI盘:第一块盘sda,第二块盘sdb...

             第一块盘的第一个分区sda1,第二个分区sda2...

一般分区位于 /dev/sda1  这个位置

可能:

/etc  对应  sda1

/data  对应  sda2

默认分区是不能访问的,系统有一个功能将目录链接到对应的分区,称为挂载

挂载点:分区入口的目录名,如上面的/etc就是sda1分区的挂载点。

例:/dev/cdrom是光盘分区,无法直接访问,可以给其设置挂载点后访问(mount)。

注:取消挂载点 umount /test

早期LINUX目录及其作用

目录层次标准FHS

FHS  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是linux的目录规范标准,详见:http://www.pathname.com/fhs/

FHS定义了两层规范:

第一层是“/”目录下的各个目录应放什么类型的文件。如/etc目录下放系统配置文件(/etc/exports、/etc/hosts等),/bin和/sbin下放的是程序及系统命令。

第二层是针对/usr(Unix software resource 或 secondary hierarchy)和/var(variable data)这两个目录下的子目录来定义的。如/var/log放系统日志文件。

├── bin -> usr/bin        binaries 二进制命令相关,如ls、cp、mkdir等。
├── boot                      引导分区,系统内核及引导程序,/boot就是引导分区的挂载点。
├── dev        Device,设备文件所在目录,如声卡、磁盘、光驱等。
├── etc         二进制软件安装包(yum,rpm)配置文件所在目录,如/etc/exports、/etc/fstab、/etc/resolv.conf。
├── 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 lib -> usr/lib      Library,库文件,启动系统和运行命令所需的共享库文件和内核模块存放目录。
├── lib64 -> usr/lib64   64位库文件目录。
├── media          媒体。
├── mnt      (mount)临时挂载点。
├── opt         option,可选择的,早期安装存放自定义软件的目录,现在很少用了。
├── proc       虚拟的文件系统,存放进程和内核信息的目录。
├── root        管理员的家目录。
├── run         正在运行的进程相关信息的文件。
├── sbin -> usr/sbin     system binaries 管理员命令所在目录,普通用户执行不了。
├── srv         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数据所在的目录。
├── sys         虚拟的文件系统,存放进程和内核信息的目录。
├── tmp        临时文件所在目录 temporary files。
├── usr         系统软件和用户相关程序所在目录,也叫第二层次目录secondary hierarchy。
└── var         可变化的数据,variable data。

posted @ 2020-05-07 04:14  盗哥泡茶去了  阅读(51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