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基础

测试定义:

    通过人工或者手段,对被测对象进行检测,发现被测对象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测试目的:

    发现被测对象与用户需求是否存在差异。

    通过测试活动发现缺陷,增加人们对被测对象的质量信心。

    通过测试活动,预防缺陷,从而降低项目或产品的风险。

测试对象:

    软件源代码。

    与软件源代码匹配的文档。

    支持源代码运行的配置数据。

 功能测试  主要是黑盒测试,通过直接运行软件来验证每个功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是否符合用户要求。功能测试的过程,是通过数据输入来驱动功能的运行最终输出结果数据。

软件测试流程:

 

 

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是功能测试用例中一种重要的且常见的设计方法。把所有可能输入的数据集合划分为若干个子集,然后从每一个等价类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等价类划分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有效等价类划分还要考虑无效等价类划分。使用无效等价类,可以测试程序的容错性,对异常情况的处理。

2

边界值分析法是对输入的边界条件进行分析,确定输入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只有确定了边界值,才能合理划分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3

错误推测法是在测试程序时,人们可以根据经验或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地编写检查这些错误的测试用例的方法。

4

判定法是基于策略表的测试,是功能测试中最严密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适合于逻辑判断复杂的场景,通过穷举条件获得结果,对结果再进行优化合并,会得到一个判断清晰的策略表。

 

缺陷等级分类:

 

Fatal(致命的):系统出现崩溃、宕机等操作。

Critical  (严重的):系统部分重要功能丧失,数据无法保存。

Major(一般的):系统次要功能没有完全实现,不影响正常的操作和使用,如提示信息错误、响应时间较长等。

Minor(次要的):不影响功能的使用和操作,一般属于建议性问题,如按钮大小位置,文案排版等。

 

Bug的生命周期

①. 发现缺陷后,判定是否为Bug,【是】→ 新建 bug。②. 将 bug 分派 给开发负责人。
③. 开发修复完成,进行 复测 bug 。
④. 复测未通过,bug 打回继续修复。
⑤. 复测通过,关闭  bug。

posted @ 2020-01-13 09:39  技术少女的旧时光  阅读(23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