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去的做法
之前参与小组项目开发时,我和队友们在需求分析阶段,只是简单开了次会,大家口头交流了对功能的大致想法,没有把需求详细、清晰地记录下来,就急着进入编码环节。
二、结合书中分析不足
《构建之法》提到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要精准、明确且形成文档化记录 。我们过去那种模糊、口头化的需求沟通,后续开发时,大家对功能理解偏差不断出现,比如对一个模块的交互逻辑,有人认为要简洁跳转,有人觉得得有复杂确认流程,导致反复修改代码,效率极低,还破坏了代码的可维护性,这就是没遵循规范需求分析流程的弊端。
三、解决办法
下次做项目,需求分析阶段要专门花时间,用统一的需求文档模板,把功能需求、用户场景、交互逻辑等详细写清楚,团队成员一起评审、确认,后续开发严格依据这份文档推进,定期复盘需求理解是否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