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论】 03 - 同余和剩余系

1. 同余

  公约数是我们要讨论的主要整数关系,对整数\(m\)而言,其它整数与它的关系以\(m\)为周期出现着重复,具体讲就是任何整数和带余除法中的余数是等价的。为此我们可以在整数中建立另一种等价关系,如果\(m\mid a-b\),则称\(a,b\)在模\(m\)下同余,记做\(a\equiv b\pmod{m}\)。比较容易证明同余关系是一个等价关系,它将整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大大方便了讨论。同余理论由高斯提出,它是数论的基础语言。由于同余继承自整除的概念,它的性质一般还是用整除来证明,但作为一个强大的语言,它有着自己简洁清晰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同余的基础性质,请自行证明并牢记于心:

  (1)若\(a\equiv b,c\equiv d\pmod{m}\),则有\(a\pm c\equiv b\pm d\pmod{m}\)和\(ac\equiv bd\pmod{m}\);

  (2)若\(a\equiv b\pmod{m}\),则\(da\equiv db\pmod{m}\);

  (3)\(da\equiv db\pmod{m}\)等价于\(a\equiv b\pmod{\dfrac{m}{(m,d)}}\);

  (4)若\(a\equiv b\pmod{m},m'\mid m\),则\(a\equiv b\pmod{m'}\);

  (5)\(a\equiv b\pmod{m_k},(k=1,\cdots,n)\)等价于\(a\equiv b\pmod{[m_1,\cdots,m_n]}\)。

  性质(1)比较平凡,(2)(3)是对操作数进行缩放时的性质,(3)中包含了两种极端情况\(d\mid m\)和\((d,m)=1\)的性质。(4)(5)是对模数进行缩放时的性质,性质(5)可以将问题互相转化,把大模数分解为几个小模数,或者反过来将多个等式合并为一个。性质(2)中没有除法,那是因为“倒数”还没有被定义。当\((a,m)=1\)时,使用线性组合的定义容易证明,一定存在\(d\)使得\(da\equiv 1\pmod{m}\),\(a^{-1}=d\)称为\(a\)的。有了逆就可以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了,但需要注意逆仅对与模互素的数存在。

  既然同余是个等价关系,那它的等价类就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所有满足\(x\equiv r\pmod{m}\)的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一个剩余类,记作\(r\bmod{m}\),模\(m\)的所有剩余类组成的集合记作\(Z_m=\{r\bmod{m}\mid 0\leqslant r\leqslant m-1\}\)。当\((r,m)=1\)时,\(r\bmod{m}\)又称为既约剩余类,显然它们共有\(\varphi(m)\)个。在一个只有加减乘除的同余式里,任何数都可以等价地看成它的同余类,故以上性质对同余类也是成立的。同余类中同样可以定义逆,容易证明逆存在则必是唯一的,且有\((a^{-1})^{-1}=a\)。

   利用同余的性质解决以下问题:

   求\(3^3\cdot 45\)的末两位数。

2. 剩余系

  虽然剩余类和它的元素是等价的,但元素本身更容易被直接讨论。从每个剩余类中取一个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一个完全剩余系,相应地还有既约剩余系的概念。剩余系的元素可以根据需求来选取,而且它们有以下基本性质(证明不难,请自行脑补):

  (1)若\(\{a_k\}\)是一个完全剩余系,则对任何整数\(c\),\(\{a_k+c\}\)仍然是一个完全剩余系;

  (2)若\(\{a_k\}\)是一个完全(既约)剩余系,且\((d,m)=1\),则\(\{da_k\}\)仍然是一个完全(既约)剩余系。

  性质(2)告诉我们,如果\(\{r_1,r_2,\cdots,r_{\varphi(n)}\}\)是\(n\)的既约剩余系,且\((a,n)=1\),则\(\{ar_1,ar_2,\cdots,ar_{\varphi(n)}\}\)也是既约剩余系。那它们的乘积应该是模\(n\)同余的,即式子(1),这样就得到了著名的欧拉定理(公式(2))。取\(n\)为素数\(p\)时,则又有了费马小定理(公式(3))。欧拉定理给出了一个求元素逆的方法,即\(a^{-1}=a^{\varphi(n)-1}\)。另外,欧拉定理还给出了既约剩余系的元素与“单位元”的关系,这里是我们首次讨论既约剩余系元素之间的关系,后面还会继续研究。

\[r_1\cdot r_2\cdot\cdots r_{\varphi(n)}\equiv ar_1\cdot ar_2\cdot\cdots ar_{\varphi(n)}\pmod{n}\tag{1}\]

\[a^{\varphi(n)}\equiv 1\pmod{n}\tag{2}\]

\[a^p\equiv a\pmod{p}\tag{3}\]

  简单考虑一个的习题:

  • 求\(m\)的 最小正既约剩余系的所有元素之和。

  剩余系的提出,最终还是为了研究同余意义下的整数空间,在这里就是要弄清完全(既约)剩余系的结构。既然整数\(m\)可以进行素数分解,想必把模\(m\)的剩余系按其素数分解分割会是个不错的想法。具体来说,对于\(m\)的互质分解\(m=m_1m_2\cdots m_n\),我们想看到的是\(m\)的剩余系和\(m_k\)的剩余系之间的关系。

  先从简单的\(m=m_1m_2\)看起,参考进制数的方法并考察\(x=x_1+m_1x_2\),容易证明当\(x_k\)遍历\(m_k\)的完全剩余系,则\(x\)遍历\(m\)的完全剩余系。使用归纳法可以将这个结论推广到\(m=m_1m_2\cdots m_n\)的情形,但由于其形式不对称,推广的结论并无太大理论价值。由于\((m_1,m_2)=1\),可知将上式中的\(x_1\)换成\(m_2x_1\)结论任然成立。

  另外,当\(x_k\)遍历\(m_k\)的既约剩余系时,首先由刚才的结论,\(x=m_2x_1+m_1x_2\)两两不同余,其次也容易证明它们与\(m\)互素。综合起来我们就有结论:当\(x_k\)遍历\(m_k\)的既约剩余系时,\(x=m_2x_1+m_1x_2\)正好遍历\(m\)的既约剩余系。使用对应的证明方法(两类剩余系方法不同),这个结论可以轻易地推广到\(m=m_1m_2\cdots m_n\)的情景,甚至为每一项再乘上任意与\(m_k\)互素的数,结论任然成立。即当\(m_k\)两两互素,且有\(M_k=\dfrac{m}{m_k},(a_k,m_k)=1\),则当\(x_k\)遍历\(m_k\)的完全(既约)剩余系时,表达式(4)和(5)都正好遍历\(m\)的完全(既约)剩余系。

\[x=M_1x_1+M_2x_2+\cdots+M_nx_n\tag{4}\]

\[x=a_1M_1x_1+a_2M_2x_2+\cdots+a_nM_nx_n\tag{5}\]

  表达式中的\(x_k\)就像\(x\)的坐标一样,剩余系被分解到了个互相独立的维度,各个维度可以被单独地研究。值得提醒的是,以上表达式的每一项其实刚好是\(m_k\)的剩余系,它们可以相加得到\(m\)的剩余系\(x=x_1+x_2+\cdots+x_n\)。有一个自然的问题是,有没有表示为乘法的表达式\(x=x_1x_2\cdots x_n\),同样满足这样的要求呢?结合前面结论,容易构造出公式(6)中的分解(\(a_k,M_k\)的意义同上),它的每一项是\(m_k\)的剩余系,各项相乘后是\(m\)的剩余系。有趣的是,表达式中各项之和任然遍历完全剩余系,而这对既约剩余系是不成立的(见习题)。

\[x=(a_1M_1x_1+M_2+\cdots+M_n)(M_1+a_2M_2x_2+M_3+\cdots+M_n)\cdots(M_1+M2+\cdots+a_nM_nx_n)\tag{6}\]

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求\(13\)的一个完全剩余系\({r_k},(1\leqslant k\leqslant 13)\),满足\(r_k\equiv k\pmod{3}\)和\(r_k\equiv 0\pmod{7}\);

   若\(\{a_k\}\)是\(m\)的既约剩余系,则对任何满足\((c,m)=1\)的整数,\(\{a_k+c\}\)都不可能是既约剩余系。

   不可能有\(m_k\)的既约剩余系\(x_k\),使得\(x=x_1+x_2+\cdots+x_n\)和\(x=x_1x_2\cdots x_n\)都是\(m\)的既约剩余系;

  以上分解方法从另一方面给出了欧拉函数的性质:如果\((m_1,m_2)=1\),则\(\varphi(m_1m_2)=\varphi(m_1)\varphi(m_2)\)。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得到公式(7),另外,这个公式还可以这样解释:将\(1,2,\cdots,n\)按照与\(n\)的最大公约数\(d\)划分为不同的集合,容易知道每个集合有\(\varphi(\dfrac{n}{d})\)个元素,所以共有\(\sum\limits_{d\mid n}{\varphi(\dfrac{n}{d})}=\sum\limits_{d\mid n}{\varphi(d)}\)个元素,这样就得到公式(8)。换句话说,一个完全剩余系被划分成了若干个既约剩余系,不得不说是一个很新颖的划分方法。

\[\sum_{d\mid n}{\varphi(d)}=\sum_{e'_1=0}^{e_1}\cdots\sum_{e'_s=0}^{e_s}{\varphi(p_1^{e'_1}\cdots p_s^{e'_s})}=\sum_{e'_1=0}^{e_1}{\varphi(p_1^{e'_1})}\cdots\sum_{e'_s=0}^{e_s}{\varphi(p_s^{e'_s})}=p_1^{e_1}\cdots p_s^{e_s}=n\tag{7}\]

\[\sum\limits_{d\mid n}{\varphi(d)}=n\tag{8}\]

  剩余系分解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解一次同余方程组,下篇我们会专门研究同余方程,这里只介绍这类方程组(式子(8)的左侧)。当\(m_k\)两两互素时,根据前面的分解定理可知,在模\(m=m_1m_2\cdots m_n\)下方程有且仅有一解\(x\equiv M_k^{-1}r_k\pmod{m_k}\)。该结论历史上称为孙子定理(又称中国剩余定理),因为《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的问题其实就是一次同余方程组。

\[\begin{cases}\:x\equiv r_1\pmod{m_1}\\\:x\equiv r_2\pmod{m_2}\\\:\cdots\:\cdots\\\:x\equiv r_n\pmod{m_n}\end{cases}\:\Leftrightarrow\: x=M_1M_1^{-1}r_1+\cdots+M_nM_n^{-1}r_n\pmod{m}\tag{8}\]

  以上定理限定\(m_k\)两两互素,且\(x\)系数为\(1\),对于不满足条件的方程组,可以通过前面的结论进行等价变换。请尝试以下习题(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可先参考下篇):

   求解“物不知数”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求的\(7\)一个完全剩余系,每个数模\(2,3,5\)的余数都是\(1\);

   解方程\(19x\equiv 556\pmod{1155}\);

   解方程组\(\begin{cases}\:x\equiv 3\:\:\pmod{8}\\\:x\equiv 11\pmod{20}\\\:x\equiv 1\:\:\pmod{15}\end{cases}\begin{cases}\:3x\equiv 1\pmod{10}\\\:4x\equiv 7\pmod{15}\end{cases}\begin{cases}\:x+2y\equiv 1\pmod{5}\\\:2x+y\equiv 1\pmod{5}\end{cases}\)。

  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清既约剩余系的结构,但还是可以再做一些有趣的讨论的。既约剩余系中的任何数都有逆,尝试将它们两两配对,所有这样的数的乘积为\(1\),如果再将那些逆为自身的数单独研究,也许可以得到既约剩余系的整体性质。先从模\(p\)看起,对逆为自身的数有\((x-1)(x+1)\equiv 0\pmod{m}\),从而,满足条件的只有两个数\(\pm 1\)。这样便有了著名的威尔逊(Wilson)定理(公式(9)),它给出了既约剩余系\(\{a_k\}\)积的整体性质。

\[\prod_{k=1}^{p-1}{a_k}\equiv (p-1)!\equiv -1\pmod{p}\tag{9}\]

  以上讨论过程对奇素数的幂\(p^e\)仍然成立,对\(2^n\)独立讨论也可知模为\(1,2,4\)时结果为\(-1\),其它模\(2^n\)的结果为\(1\)。对一般的模\(m=p_1^{e_1}\cdots p_n^{e_n}\),考虑公式(6)表示的既约剩余系的积\(\prod\),因为除了\(2p^e\)外都有\(\prod\equiv 1\pmod{p_k^{e_k}}\),故除了模为\(2p^e\)外都有\(\prod=1\pmod{m}\)。总结以上可以有威尔逊定理的扩展定理:模为\(m=1,2,4,p^e,2p^e\)(\(p\)为奇素数)的既约剩余系的乘积模\(m\)余为\(-1\),其它形式模的既约剩余数之积模\(m\)余为\(1\)。这个既约剩余系的整体性质在一些问题中很有作用,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若\(a_1,\cdots,a_{p-1}\)和\(a'_1,\cdots,a'_{p-1}\)是奇素数\(p\)的两个完全剩余系,证明\(a_1a'_1,\cdots,a_{p-1}a'_{p-1}\)一定不是完全剩余系。再证明该结论对任意模\(m\)也成立;

   求证\(1^2\cdot 3^2\cdot\cdots(p-2)^2\equiv 2^2\cdot 4^2\cdot\cdots(p-1)^2\equiv (\dfrac{p-1}{2}!)^2\equiv -1^{\frac{p+1}{2}}\pmod{p}\)。

  以上证明中的配对思想非常重要,请考虑以下问题:

   求证存在\(x^2\equiv -1\pmod{p}\)的充要条件是\(p=4k+1\),并由此证明格式为\(4k+1\),的素数有无穷多个。

posted on 2015-04-18 14:06  卞爱华  阅读(3726)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