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睿:感谢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朱仲涛老师

CSDN教师节感恩专题活动网址:http://subject.csdn.net/teachers%27/

   

 

 

       第一次接触编程是在高一,当时有一门课叫《计算机基础》,在我上高中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当时对这门课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很快它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特别是上机实习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用Basic语言编程序,给我以很大的震撼,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电脑能够做一些很“智能”的事情。当时我们学的编程现在看起来及其基础,比如说编个程序计算从1加到100的和,或者编程用“*”在屏幕上输出特定形状的矩阵,当时我们接触的最复杂的东西就是一维数组。虽然很基础,但是它依然对我产生了很强大的吸引力。记得当时我们几个同学周末去市里的图书馆去上级,去了以后就是打开QBasic开始编一些简单的程序,内容不外乎就是做一些计算或者是打印一些星形图案,但是给我们很大的乐趣。在课外的时候,我们还疯狂的收集一些奇怪的程序,比如什么“繁星满天”等等的一些别人在杂志上发表的一些小程序。但是等我们把他们这些程序敲到我们的QBasic里面,却大都不能运行,也算当时不小的遗憾之一。不过那时候能够编一些计算和画图的程序,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编程高手。

       后来到了大学,大一的时候上C语言编程,发现那些数组,指针的东西比以前自己接触的东西难很多,学的时候简直是一团浆糊,考试也是稀里糊涂。忽然觉得编程这个东西太难了,博大精深,忽然之间自己好像完全不会了,对编程也失去了往日那种盲目的自信。大三的时候,选修了计算机系朱仲涛老师开的一门《数据结构》,记得刚开始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选修这个课的同学很多,朱老师就跟我们说,这个课程内容不简单,需要课下花很多时间做大作业。当时很多同学看到课程这么难,而且还要花很多时间做大作业,就退了这个课程。坚持上完这门课的同学大概只有一开始选修的1/3,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记得刚开始第一节课的内容就是链表,当时我只学了C语言的简单课程,完全没有接触过链表这么复杂的数据结构,而且自己指针数组的基本概念还搞得一团浆糊,所以觉得很难。但是朱老师讲的很清楚,尤其与我以前碰到老师不一样的地方是朱老师会在上课的时候现场给我们边讲解边编程,讲一行写一行,从开始构思算法,实现基本的数据结构,一直到写完程序后的编译,链接,到运行得到结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编程之美,而且学习到了老师的编程过程,算法设计,数据结构设计,一行一行的写代码,遇到错误时候的调试运行,非常清晰,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而且我们课后的每次大作业,我们助教都认真的批阅,而且每次都会给出一些同学做的一些比较精彩的范例让我们学习。整个课程一学期下来,基本每周一个大作业,确实花了很多时间,但是其中得到的收获是巨大了,它让我从一个基本不懂编程的人,有了真正编程的基本概念,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后来,从毕业设计到上研究生,自己一直在做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一些工作,在其中当然免不了有编程的工作。但是有了大三时候那门让我收获颇丰的《数据结构》的坚实基础,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努力,后来在工作中一切都是比较顺利。自己也越来越积累了编程的一些经验,提高了编程的信心,也初步体会到了编程之美。

 

 

献给老师,我的编程之路系列文章

邹欣:回忆编程路上的启蒙老师

刘铁锋:物理老师的程序入门课

莫瑜:编程,从简单的开始动手

胡睿:感谢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朱仲涛老师

梁举:恩师的鼓励,从数学到计算机

李东:我的编程起步

陈远:兴趣是永远的老师

张晓:我与程序

posted @ 2008-09-09 16:50  博文视点  阅读(484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