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以来,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老师发的学习资源,看了之后有一些感想分享给大家。
其中有一篇博客提到了师生关系问题,现阶段我们处于大学,老师和学生之间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基本上就是上课的那几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基本见不到老师的。这与中学阶段几乎在校的所有时间都与老师打交道完全不同,学生更像是大学的主人,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在校园内进行,老师反而是上完课就会离开学生的视线。这篇博客中提到师生之间的几种关系:餐馆/食客?老板/雇员?保姆/幼儿?哥们/哥们?路人甲/路人乙?狱警/犯人?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理想中的师生关系,其中,保姆和幼儿的关系我觉的应该适合刚进入学习阶段,没有任何学习能力的小学生,他们需要靠老师、家长将咀嚼之后的东西一点点喂给他们,喂多少就吃多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学习能力也要有所提高,到了大学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具备主动觅食的能力,也就是自学能力。狱警和犯人的关系更让我觉得难以理解,上大学学知识的是学生自己,怎么会像犯人一样被所谓的狱警(老师)看管?可能是有些人觉得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没有了升学任务,不学习也没关系,学校也不会不让我毕业,所以导致了有些中学时期成绩很好的同学到了大学之后消极怠工,甚至连课都懒得去上。大学其实是需要很强自我约束能力的地方,可能你一天只有一节课,两节课,其余的时间就需要你自己去安排,是躺在寝室里睡觉,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还是在自习室里复习功课全靠自己决定,终于没有人在你耳朵旁边唠叨,让你快去学习,快去干这干那,自我约束做起来反而没有那么容易。上大学为的是主动汲取知识,老师提供给你一些学习资料,学习方法,答疑解惑,剩下的学习过程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只有你自己想学了才能学好,这就好像是健身教练/健身学员之间的关系,先是健身学员想要健身、减肥,健身教练教给他一些方法,至于能不能减肥成功就要看健身学员自我约束能力了。说了这么多,其实觉得师生之间这种模式可以锻炼我们的学习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以后工作中处理其他事情也可以得心应手,毕竟学习能力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有了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东西。
还记得博客中有提到负担问题。我觉的有没有负担,有多大的负担完全是看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严不严格,如果一个人给自己定的目标很容易达到(相对于他自身能力),那他的负担就会很小;反之,定的目标不容易达到(相对于他自身能力),那负担自然就会重一些咯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也不能说没有制定远大目标就是不对的,但就我而言,我想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可能就会辛苦一些,年轻人就应该多去做事,多去尝试嘛,我觉的我的想法没错的
博客中如何判分这个问题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作者认为软件市场有 ”赢者通吃” 的规律 (第一名会占据 50% 以上的份额), 所以在训练中也要体现这一规律,如果大家做同样类型的作业, 则采用以下规则:完成质量在第一档次的同学(一个或多个), 得满分;完成质量在第二档次的同学, 得 1/2 的分;在第三档次的同学, 得1/3 的分数;以此类推…,虽然在刚开始看到这个判分标准时觉得很残酷,毕竟质量在第一档次的人数少之又少,其余的人分数会少的可怜(我自认为我应该不会出现在那个最优秀档次里,如果真的执行这个方法,不保证能得到很高的分数),但毕竟我们今后要走向社会嘛,社会上竞争压力是无法想像的,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就锻炼自己的竞争意识,鞭策自己提升能力,以便适应这个现实的世界。总而言之,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强的人不管制度怎么变化都会是赢家。

posted on 2016-03-08 21:00  20145206邹京儒  阅读(161)  评论(4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