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未来架构师》(1)

--VR+AI潮流下的教育新方向

 

作者:高焕堂,misoo.tw@qq.com  

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未来架构师》(1):新方向

 如何培养《未来架构师》(2):内涵

 如何培养《未来架构师》(3):框架

 未来架构师(知识3.0)培训课程

 《未来架构师》的平台战略范例

 《未来架构师》的教学范例

 架构师的未来性创意思维

                               

内容:

一、新方向:培养真正属于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从中华文化的发展中,《易经》最早观察到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变易之中,有其不易的规律。《易经》的归纳(抽象)思维方法,丰富了人们的许多归纳性的知识,我称之为:知识1.0(简称KW-1.0)。

  后来,引进了西方的演绎法,例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所主张数学论证必须从<假设>(assumption)出发。加上文艺复兴时期以实验方法来找出因果关系,并展开了演绎(实证)思维方法,给人们添加了更多演绎性的知识,我称之为:知识2.0(简称KW-2.0)。 

  刚才介绍的两种方法(即归纳和演绎)都是从<原因>推论出<结果>。到了1920年代,皮尔士(C. S. Peirce)提出溯因法,它是由观察<结果>到<原因>的推导过程,又给人们添加更多溯因性知识,我称之为:知识3.0(简称KW-3.0)。

   随着VR、AI和互联网科技潮流的来势汹汹,人们的教育应该更加着重于知识3.0,培养下一代新秀们真正属于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避开机器人抢工作的威胁;另一方面则强化洞察和创新能力。就如同Gen Y顾问公司的董事(也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乔尔巴(Csorba)所指出,年轻人需要具备四种质量,其中之一:社会自主性的发展。其说明了,在这个超级互联的世界,人们正在被动接受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而缺少机会建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乔尔巴认为这是很重要的。 

 

二、面对复杂,唯有简单

   《易经》来自人们观察的自然界的复杂多变之中,有其简单不变的规律。所以,<易>代表了三层涵义:变易、简易和不易。从中华文化里,《易经》带来了丰富的知识(KW-1.0),让人们知道乱中有序、万变不离其宗。于是人们在面对复杂时,能够善用简单,提升了人们处理、管理复杂的能力。让人们在其心中,这些复杂就不再复杂而不害怕而满怀自信。这些知识主要来自于人们观察现实,进而归纳出结论。所以,知识1.0时代的文章内涵,大多叙述着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归纳出来的结论,而没有叙述人们思考过程。例如,《孙子兵法》大多叙述着像<攻心为上>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怠>等归纳出来结论而已,并没有表达出像知识2.0的演绎思维过程。

   因而在教育上,老师阐述着结论的涵义和原有的背景(现象),学生则基于结论,进行实际应用,从应用中进一步领悟出结论的深层涵义。也就是,知识1.0叙述着从复杂归纳出简单,老师把简单教给学生,而学生则应用简单、领悟简单,以便提升自己处理未来复杂的能力。然而,因为欠缺了像知识2.0的演绎思维过程,导致知识1.0常常结论清晰,但缺乏说服力,学生也无从学习其幕后的思维过程的知识。例如,孙子如何思考<知己知彼会有助于百战不怠>呢? 如今,也处处可见到结论简单而清晰,但缺乏说服力的知识1.0文章。基于知识1.0归纳法,人人很容易从网络上取得支持自己论点的数据,而归纳出简单结论。然而,欠缺了说服力。

   随着网络的发达和大数据(big data)的流行,各自更加肯定自己的结论,导致各说各话、又都缺乏说服力。这并非人类之福。

 

三、从复杂到简单的更多途径

   人们渴望拥有简单,以便提升自己处理和掌控复杂的能力。人们从复杂到简单的主要途径有二: 1) 从经验(观察)中归纳出来;2) 从想象中设计出来。

   例如,<师傅引进门,修行靠自己>是归纳/抽象出来的简单原则,代代相传,成为老师把简单(归纳结果)教给学生(下一代学徒),而学生拿简单去<应用>、去出神入化面对未来数十年的复杂新环境。这是偏向于知识1.0。到了文艺复兴之后,引进了知识2.0,则以假设/实证为主,例如道尔顿(Dalton)的原子学说,想象而设计出简单的物质模型,让人们从简单中,掌握自然界复杂外貌,成为科学的基础。约百年前,受爱因斯坦的影响,欧美学术界又跃入到知识3.0,更多的简单(知识)是想象出来的。爱因斯坦当年就说道: 想象力比知识重要。被尊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学森也说过: 大跨度的联想,比严密的逻辑推理重要。近十年来,为了提升学生及企业的<从复杂设计出简单>的技能,美国的史丹佛、哈佛等大学都开设了设计学院(Design School),招收非设计专业的学生和企业人员,培养其个人或团队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能力,期待 大家都能具有<从复杂中设计出简单>的技能,而不仅仅是<拿简单去应用于复杂世界>而已。

   许多人常常误解为: <从复杂中设计出简单>是很困难的,只适合于天才型学生。而一般学生只能教他们<拿简单去应用于复杂世界>。事实上,<从复杂中设计出简单>能力是与生俱来,人皆有之,只是没有被唤醒和练习培养习惯而已。例如,假设有一位学生到餐厅去实习,面对一大堆复杂多样的饭、面、菜等。首先,他想从观察、归纳出饭菜的组合简单规则,因经验有限,是非常困难的。其次,因为归纳不出简单规则,也没有简单原则可拿来应用于眼前的复杂。当他在一愁莫展之际,看到自己书包里有个铅笔盒,瞬间联想到<便当盒>,把客户所需的复杂饭菜装入盒子(容器)中,再把多个盒子装入手提袋(也是容器)中,就得到简单了。所以,设计一种容器(盒子)来容纳复杂多变(易)的饭菜,就设计出简单了,一切就变得<容易>了。可见,在许多场合哩,<从复杂中设计出简单>反而比<从复杂中归纳出简单>更为容易的。

 

四、知识3.0更能激发给年轻人的创造力

   在知识1.0的<从复杂中归纳出简单>思维中,长辈们经历多,比较容易归纳而得到简单。而年轻人因经验少,难以自己得到简单,只能拿长辈们归纳出来的简单去应用。反之,在知识3.0的文化中,年轻人思维开放,更易于在新环境下<从复杂中设计出简单>。君不见,微软Bill Gates在20岁就帮PC复杂软件设计出简单。还有苹果Steve Jobs也在很年轻就就帮计算机复杂硬件设计出简单(Apple II),后来在iPhone更是经典之作。还有脸书(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也在很年轻就就帮社交复杂网络设计出简单。

   期待所有新一代的学生都具有优越的<从复杂中设计出简单>的技能。像Bill Gates、贾伯斯等一样年轻致富又造福人群。一旦十几岁年轻人都能为自己设计出简单、不再仰赖长辈给他简单,并进而替众人设计出简单,则经济飞跃、幸福飞腾矣!

 

五、从<复杂设计出简单>的范例

   从复杂设计出简单的途径也很多。最常见的是,人们想象现实或未来复杂事物表象下的元素,设计简单结构,然后组<合>出复杂外貌。就如同被称为“软件程序设计之母”的洛夫莱斯夫人(Augusta Ada Lovelace),她在1842年曾经说过:“想象力是什么?这是一种组合的能力,它可以采用新颖的、独特的、无限的、不断变化的方式将事物、事件、思想和概念组合起来…它可以洞察我们周围看不见的世界,那是科学世界。”

   简单结构意味着,自其元素不多(最好不超过4个),而且元素之间具有明确关系。例如,政府组织,三权分立,只有3个元素:立法、司法、行政。再如,原子(Atom),只有3个元素: 质子、中子、电子。基于简单的结构,人们就能创造出许多方法(how-to)来操作它,并藉之驾驭未来的复杂多变。

   有许多人提出疑问: 只有像孟德斯鸠(Montesquieu)、道尔顿这样的天份,才能想象到这些简单结构,一般人那有这种天分呢? 其实不然,就像大约50年前,产业全球化开始了,物流产业日益复杂,人们从复杂而想象简单、并设计出简单: 集裝箱。这集裝箱只是一个长方形盒子,并不需天才,就像铅笔盒、便当盒,人人可想得到的。当年有一位台湾跑船的年轻人,就可想象出这个简单盒子与复杂之关系,然后找出一大堆方法来操作简单(集裝箱),进而驾驭复杂。您知道当年这位跑船的年轻人是谁吗?就是台湾长荣海运集团总裁:张荣发先生。

   然而,在复杂的物流运输中,在那里可以找到简易的<集裝箱>呢? 又那里去找到一堆操作集裝箱的方法(how-to)呢? 很简单,只要想象、联想到铅笔盒、便当盒就找到了,人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唤醒它即可了。人人都有很丰的联想力,只是没有把内心渴望的简单与所面对的复杂联结起来,透两者的张力,激发出联想力就可以了。

   由于知识3.0思维比较不依赖轻验与归纳、不必有丰富的阅历,反而更适合于教育、传承给年轻人。就像张荣发先生也是在20多岁就开始发挥其潜能了。可以让年轻人迅速拥有自创的简单和方法(how-to),并藉之驾驭复杂。而不是年轻学习别人的简单,年老时才一以贯之,才得到自己的简单!

 

六、结语

   依据2004年诺贝尔奖得主康纳曼(Daniel Kahneman)的研究,在他所写的书:《快思慢想》里。他提到人类思考有两个系统,分别称为:<系统1>和<系统2>。其中,系统1掌管<直觉和相信>;而系统2则掌管<思考和怀疑>。

   随着VRAI+大数据(big data)的潮流,偏于知识1.0的人们,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其系统1的主导性会增强,系统2更趋于弱势,很可能导致其思维和洞察力会减弱。反之,随着VRAI+大数据的潮流,偏于知识3.0的人们,系统2将更加强化、其思维和洞察力会提升;但是其系统1的主导性会减弱。

  由于AI机器人的来势汹汹,许多原来由系统1所主导的工作(如开车、扫地等),会大幅被机器人所取代,人们则专司思维和洞察。以此观之,在VR+AI潮流下,教育应该更加偏向于知识3.0方向,一方面避开机器人抢工作的威胁;另一方面则强化思维和洞察力,其高设计与创新能力。反之,如果延续当今过度偏向于知识1.0的教育现况,学校一直强化下一代的系统1,却远非机器人所能比;又疏忽于系统2的培养,变成毫无一技之长,可能会全部失业了。

  因之,人类未来的幸福与否,很可能决定于今天教育的方向了。

 ~ End ~

                                                                                                    

著作:《思考软件、创新设计:A段架构师的思考技术》

演讲创新思维框架(2016 Tid大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未来架构师》(1):新方向

 如何培养《未来架构师》(2):内涵 

 如何培养《未来架构师》(3):框架

 《未来架构师》的教学范例

 《未来架构师》的平台战略范例

 未来架构师(知识3.0)培训课程

 架构师的未来性创意思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