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的使用

命令:

####下载

  git init : 创建空仓库

  git remote 名字 连接地址  :  与远程仓库建立连接  (名字在后面的上传和下拉需要用到,主要是为了区分)

  git remote -v :  查看连接列表

  git remote remove  名字 : 删除连接

  git pull 名字   :   下拉远程仓库代码(一般出现不同步的时候需要先下拉,合并后再重新上传,防止覆盖他人的代码)

  git clone 链接   : 克隆代码到本地

####操作

  git add -A    :   上传到缓存区(-A:所有修改和新增的文件,)

git add XXX(文件名称):加到暂存区

  git commit -m “注释”  :    写注释,上传到本地仓库

  git push -u 名字  分支  :  第一次上传到远程仓库

  git push  名字  分支  :  上传到远程仓库

git reset HEAD^: 回退到上个版本(只加入到暂存区,没上传到远程仓库) ``` # 例子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 ####查询

  git log : 查看日志    (简要输出: git log --pretty-oneline)

  git status :  状态 (看看和线上的有何区别)

  git diff : 显示不同

git show XXX --stat : 查看提交的文件 ------

运用

  (1)使用流程:创建仓库(git init)----------添加缓存区(git add 文件.....    可以添加多次)-------------- 上传(git commit -m "备注")

     (2)辅助操作: 检测状态 (git status) ------- 查看不同之处(git diff)     查看日志(git log【可能会比较多,必要时可以换成  git log --pretty-oneline】)

查看配置

git config

参考

 

拉取代码:

  有两种常用的连接方式:HTTP  和 SSH  。 HTTP 最简单,  而SSH 必须是项目的参与者才能下载,还要设置公钥,比较麻烦,但后期不需要再登录。

  (1)HTTP方式:

       git clone +链接  :下载项目(如果项目还有其他分支的话,可以进入到目录中,再git checkout  + 分支  在下载对应的分支代码)

  (2)SSH 方式:

操作文件的常用命令(和cmd下差不多):

  (1)cd + 路径  ||  cd / (进入到根目录)  ||  cd ~(进入到默认目录) || cd .. (进入到上一级)  || cd . (还是在当前目录下)     

    (注意:按tab键可以内容进行智能补充 。 例 : cd des+ tab键   会变成   cd  Desktop)

  (2)pwd   :  查看当前路径

  (3)ls  :  查看当前路径下的文件   (ls -la【all】 : 查看所有的文件,包括隐藏的文件 ;    ls + 文件夹:查看该文件夹下面的文件)

  (4)mkdir + 文件名  : 创建文件夹

  (5)touch + 文件名   : 创建文件

  (6)rm + 文件名  : 删除文件    (删除文件夹时会提示是文件夹,删除不了;我们需要采用强制删除的方法: rm -rf【force】)

  (7)vim + 文件名  : 编辑文件   (退出并保存的方法: Esc键 + ZZ)

  (8) clear   :  清除屏幕

常见bug

1. 上传了一个空文件夹到git上  

   

    

posted @ 2021-04-10 18:18  拉布拉多~  阅读(3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