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IIR(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与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
-
IIR和FIR系统描述的是系统的抽样响应特性,其中$ x(n)=\delta(n) $
- 举例:一个平均器的系统是FIR系统,因为它的抽样响应仅在变量n取某3个值的时候有值,是有限长的;一阶自回归模型由于包含了从输出到输入的反馈,所以其抽样相响应是无限长的。
-
令$ x(n)=e^{jwn}$, 得到的系统输出就是频率响应,其数学表示如下:
\[\begin{align} y(n) &= \sum_{k=- \infty}^{\infty} h(k)x(n-k)=\sum_{k=- \infty}^{\infty} h(k)e^{j(n-k)w}\\ &=e^{jwn}\sum_{k=- \infty}^{\infty}h(k)e^{-jwk}\\ &=e^{jwn}H(e^{jw}) \end{align} \]我们称\(e^{jwn}\)为系统的特征函数,\(H(e^{jw})\)为系统的特征值。(线性代数无处不在)
-
一个LST系统至少有四种描述方式:
- 频率响应\[H(e^{jw})=\sum_{n=0}^{\infty}e^{-jwn}\\ \]
- 频率响应
-
转移函数
\[\begin{align} H(z)&=\sum_{n=0}^{\infty}h(n)z^{-n}\\ or \quad H(e^{jw})&= \frac{Y(z)}{X(z)}=\frac{\sum_{r=0}^{M}b(r)z^{-r}}{1+\sum_{k=1}^{N}a(k)z^{-k}} \end{align} \]转移函数和差分方程可以互相推导,他们分别是系统物理性质的时域表达和频域表达。
-
差分方程
\[y(n) = -\sum_{k=1}^{\infty}a(k)y(n-k)+\sum_{r=0}^{M}b(r)x(n-r) \] -
卷积关系
-
数字滤波器的实现原理
- IIR的传递函数
\[H(z)=\frac{\sum_{k=0}^{M} b_{k} z^{-k}}{1-\sum_{k=1}^{N} a_{k} z^{-k}}=\frac{Y(z)}{X(z)} \]对应的差分方程为
2. FIR的传递函数
对应的差分方程为
FIR滤波器的设计
-
线性相位
当一个系统的相频特性满足如下的线性相位
\[arg[H(e^{jw})]=-kw \]时,输出满足
\[y(n) = x(n-k) \]是无失真的。
我的理解——如要时域上偏移的点数相同,则频率越高,对应的相位越长。
结论:相位延迟反映了载波信号的延迟,群延迟反映了信号包络的延迟。似乎不重要。
-
FIR滤波器在实际中更常用,原因是FIR滤波器的单位响应是有限长的,更容易实现某种对称性,从而实现线性相位。若FIR滤波器是线性相位的,那么它应该满足:
-
在这里,\(h(n)\)有偶对称和奇对称两种可能,\(N\)也有可能为奇数或者偶数。这2组可能的组合\(C_2^2\)构成四种情况,在一些文献里分别被称作类型I,类型II,类型III和类型IV。
-
在设计一般用途的滤波器时,\(h(n)\)多取偶对称,长度n也往往取为奇数。
IIR与FIR的应用:
引用陈怀琛的“数字信号处理教程--MATLAB释义与实现”
从性能上来说,IIR滤波器传递函数包括零点和极点两组可调因素,对极点的惟一限制是在单位圆内。因此可用较低的阶数获得高的选择性,所用的存储单元少,计算量小,效率高。但是这个高效率是以相位的非线性为代价的。选择性越好,则相位非线性越严重。FIR滤波器传递函数的极点固定在原点,是不能动的,它只能靠改变零点位置来改变它的性能。所以要达到高的选择性,必须用较高的阶数;对于同样的滤波器设计指标,FIR滤波器所要求的阶数可能比IIR滤波器高5-10倍,结果,成本较高,信号延时也较大;如果按线性相位要求来说,则IIR滤波器就必须加全通网络进行相位校正,同样要大大增加滤波器的阶数和复杂性。而FIR滤波器却可以得到严格的线性相位。
从结构上看,IIR滤波器必须采用递归结构来配置极点,并保证极点位置在单位圆内。由于有限字长效应,运算过程中将对系数进行舍入处理,引起极点的偏移。这种情况有时会造成稳定性问题,甚至产生寄生振荡。相反,FIR滤波器只要采用非递归结构,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的有限精度运算中都不存在稳定性问题,因此造成的频率特性误差也较小。此外FIR滤波器可以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在相同阶数的条件下,运算速度可以快得多。
另外,也应看到,IIR滤波器虽然设计简单,但主要是用于设计具有分段常数特性的滤波器,如低通、高通、带通及带阻等,往往脱离不了模拟滤波器的格局。而FIR滤波器则要灵活得多,尤其是他易于适应某些特殊应用,如构成数字微分器或希尔波特变换器等,因而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应用领域。
从上面的简单比较可以看到IIR与FIR滤波器各有所长,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应该从多方面考虑来加以选择。从使用要求上来看,在对相位要求不敏感的场合,如语言通信等,选用IIR较为合适,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经济高效的特点;对于图像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等以波形携带信息的系统,则对线性相位要求较高。如果有条件,采用FIR滤波器较好。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要考虑更多方面的因素。
不论IIR和FIR,阶数越高,信号延迟越大;同时在IIR滤波器中,阶数越高,系数的精度要求越高,否则很容易造成有限字长的误差使极点移到单位园外。因此在阶数选择上是综合考虑的。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