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Transactional
问题一:为什么@Transactional注解会生效?
@Transactional实质是使用了JDBC的事务来进行事务控制的
@Transactional基于Spring的动态代理的机制
加了注解通过aop实现,aop底层是动态代理,底层执行TransactionInterceptor的里面包装了打开事务,执行业务逻辑,异常就回滚,没有异常就commit提交事务
问题二:@Transactional哪几种情况会失效?
1)Transactional注解标注方法修饰符为非public时,@Transactional注解将会不起作用。
@Transactional 注解应该只被应用到 public 方法上,这是由 Spring AOP 的本质决定的。在 protected、private 或者默认可见性的方法上使用 @Transactional 注解,这将被忽略,也不会抛出任何异常
2)在类内部调用调用类内部@Transactional标注的方法。这种情况下也会导致事务不开启
既然事务管理是基于动态代理对象的代理逻辑实现的,那么如果在类内部调用类内部的事务方法,这 个调用事务方法的过程并不是通过代理对象来调用的,而是直接通过this对象来调用方法,绕过的代理对 象,肯定就是没有代理逻辑了。
3)事务方法内部捕捉了异常,没有抛出新的异常,导致事务操作不会进行回滚。
当数据库上有多个事务同时执行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如下问题:
- 脏读(dirty read):读取了未提交的数据(涉及数据修改)
- 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同个事务中多次读取的同一条数据的值不同(涉及数据修改)
- 幻读(phantom read):同个事务中相同条件下查出的数据条数不同(涉及数据增删)
隔离级别: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一个事务还没提交时,它做的变更就能被别的事务看到。
**读提交(read committed):**一个事务提交之后,它做的变更才会被其他事务看到。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一个事务执行过程中看到的数据,总是跟这个事务在启动时看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未提交变更对其他事务也是不可见的。
**串行化(serializable ):**顾名思义是对于同一行记录,“写”会加“写锁”,“读”会加“读锁”。当出现读写锁冲突的时候,后访问的事务必须等前一个事务执行完成,才能继续执行。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