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Open vSwitch虚拟交换机实践

(一)基本要求

  1.ovs-vsctl基础操作实践:创建OVS交换机,以ovs-xxxxxxxxx命名,其中xxxxxxxxx为本人学号。在创建的交换机上增加端口p0和p1,设置p0的端口号为100,p1的端口号为101,类型均为internal;为了避免网络接口上的地址和本机已有网络地址冲突,需要创建虚拟网络空间(参考命令netns)ns0和ns1,分别将p0和p1移入,并分别配置p0和p1端口的ip地址为190.168.0.100、192.168.0.1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最后测试p0和p1的连通性。

 

 执行ovs-vsctl show命令、以及p0和p1连通性测试的执行结果截图:

  

 

 

  2.使用Mininet搭建的SDN拓扑,如下图所示,要求支持OpenFlow 1.3协议,主机名、交换机名以及端口对应正确。

 

  搭建SDN拓扑:

  

 

   端口:

  

 

 

  3.通过命令行终端输入“ovs-ofctl”命令,直接在s1和s2上添加流表,划分出所要求的VLAN。

  

 

  查看OVS流表的命令结果:

  

 

 

  4.主机连通性要求:

  • h1 – h3互通
  • h2 – h4互通
  • 其余主机不通

 

  pingall命令的截图:

  

 

 

  wireshark抓包截图:

  

   

 

 

 

(二)进阶要求

  阅读SDNLAB实验使用Mininet,编写Python代码,生成(一)中的SDN拓扑,并在代码中直接使用OVS命令,做到可以直接运行Python程序完成和(一)相同的VLAN划分。

 

  代码:

  

 

   

 

 

 

  运行Python程序:

  

 

  连通性测试:

   

 

   查看OVS流表:

   

 

  个人总结

     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对Open vSwitch进行基本操作、通过命令行终端使用OVS命令操作Open vSwitch交换机、管理流表以及通过MininetPython代码运行OVS命令控制网络拓扑中的Open vSwitch交换机。由于我之前对SDNOpen vSwitch都很陌生,本次实验对我来说难度比较大。在搭建SDN拓扑时,出现Error creating interface pair (s1-eth3,s2-eth3): RTNETLINK answers: File exists错误,经过上网查询,得知我重复构建了相同的拓扑,需要使用 sudo mn -c 命令。第一次使用wireshark,不太熟悉,抓包时没有选择抓取的端口,默认抓取了s11号端口,导致抓取不到h2发往h4的包,直到看到窗口上的s1-eth1才反应过来,最后选择了s13号端口才得到结果。在编写Python代码生成SDN拓扑时h2h4不连通、h1h3不连通,经过检查发现,我忘记添加两台交换机的连接,通过在Python代码中添加Link( switch1, switch2, 3, 3)使h2h4连通、h1h3连通。

 

posted @ 2022-09-18 22:34  102299222  阅读(13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