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成都第一次实习经历
👨💻 大二暑期前端实习分享:真实的工作流与协作
大家好,大二这个暑假,我有幸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了2个月的前端实习生。
在学校我们习惯了单打独斗写代码,但进了公司我才发现,写代码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怎么和别人配合、怎么在规定时间内交付,才是更大的挑战。
今天我想把这两月的真实工作经历,从面试、技术栈到最核心的日常工作流,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工作环境

第一部分:技术栈
首先快速说下我们公司前端用的技术。在学校教的东西肯定是完全不够的,要想出去能找到工作至少要学一门学校不教的技术,然后在公司的时候边做边学也来得急,因为公司里面很多东西和流程是你在学校里面接触不到的,公司为了维护大型项目,我们用的是一套非常标准的工程化组合:
- 核心: Vue 3 + TypeScript + Pinia + Vite。
- 架构: 因为项目很大,用到了 Micro-app 微前端,把大项目拆成一个个积木一样的子应用。
- 样式与规范: 用 UnoCSS 写样式,用 Husky + ESLint 强制规范代码风格。
这给我的第一个冲击就是:规范比实现更重要。 代码不仅要能跑,还要长得漂亮、符合团队标准 。
第二部分:我的每周工作流——周一到周五都在干嘛?
上班的时间段:
早上9:00-12:00工作时间;
中午12:00-1:30 吃饭+休息;
下午1:30-6:30工作时间;
早上7点30起床,然后挤公交车去上班,晚上挤公交车回去。
这是大家可能最感兴趣的:你在公司的一周到底是怎么过的?
我们的工作模式通常是以“周”为单位的闭环。
1. 周一:领任务 (Sprint Planning)
每周一早上,我们团队会开 “周会”。
这个时候,组长会把这一周要做的事情列出来。
- 分配任务: 比如“这周你要完成用户中心的两个页面”或者“修复这几个 Bug”。
- 排期: 这点很关键,我需要自己评估时间,告诉老大“我大概周三能写完页面,周四联调”。刚开始我总怕说多了显得菜,后来发现诚实评估比硬撑更重要。
2. 周五:交作业 (Weekly Report/Demo)
到了周五,就是一个“交作业”的时间。我们需要汇报任务进度。
有时候还需要直接演示(Demo)做好的功能。如果没完成,得说明原因(是卡在后端接口了?还是需求变了?)。这让我养成了凡事有交代的习惯。
第三部分:职场核心技能——如何在这个“混乱”的中间生存?
这一部分是我实习期间感触最深的。在学校做大作业,我是全栈,我自己说了算。但在公司,前端是夹在中间的“连接器”。
我的日常不仅仅是敲代码,而是要处理和三个角色的关系:
- 产品经理 (PM): 跟我对需求。
- UI 设计师: 跟我对设计稿细节。
- 后端开发: 跟我对数据接口。
遇到问题怎么办?——“先做能做的” (The Strategy)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进度不同步。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周一给我分了做页面的任务,但是后端的接口还没写好,或者UI 的图还没出全。
这时候如果不干活,周五汇报就完了。所以我的策略是——先做能做的部分(并行开发):
- 如果是后端没好: 我不会干等。我会先跟后端定好数据结构(字段叫什么,是数组还是对象),然后在代码里自己 Mock(模拟) 一些假数据。先把页面样式切好,逻辑跑通。等后端写好了,我把接口地址一换,立马就能上线。
- 如果是 UI 没好: 我会先用简单的方块或现有组件把页面骨架搭起来,把交互逻辑写好。等图来了,再填色、调间距。
第四部分:建议
最后,基于这两个月的“摸爬滚打”,给几点建议:
如果也想做前端的同学
- 学好 TypeScript: 一定要学!当你和后端对接接口时,定义好类型(Interface),能帮你省去 80% 的扯皮时间。
- 锻炼沟通能力: 以后去面试,如果被问到“后端接口没好你怎么办?”,千万别说“等他做好”,要说“我会 Mock 数据并行开发”。这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很有经验。
- 不要害怕问问题: 我们是实习生,不懂业务逻辑很正常。遇到不确定的需求,一定要找产品经理和后端问清楚再动手,否则写完了发现理解错了,那是最大的浪费。
不想做计算机方向的
4.明确自己未来的定位,考研考编考公的今早准备 - 上班不是那么轻松的,最好选择自己兴趣大的工作方向,不然没奔头。
- 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结尾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一点启发,大家以后去实习也不用慌,技术扎实、主动沟通,你就没问题!谢谢大家。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