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08 【Linux系统与应用】

摘要:已上传到http://wenku.baidu.com/view/8769b80402020740be1e9b54.html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2-24 19:57 Zollty 阅读(107) 评论(0) 推荐(0)
摘要:WIN7+Fedora16双系统装上了,太折磨人了,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PS:主要问题如下1. menu.lst的写法;2. 辨认(hd0,0)和sda1;3. XP和WIN7,Fedora和Ubuntu,安装方法和难易程度都不同;4. 硬盘分区的问题,用AcronisDisk 分的EXT3分区,Fedora和Ubuntu都识别不了,总显示“不可使用”。下面总结经验,便于快速搞定双系统的安装(1个小时内搞定)分类一: 1.光盘安装 2. U盘安装 3.硬盘安装分类二: XP+Ubuntu,XP+Fedora,XP+RedHat9…… WIN7+Ubuntu,WIN7+ Fedor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1-24 16:03 Zollty 阅读(271) 评论(0) 推荐(0)
摘要:真怪自己知识不够啊,Linux系统倒是安装过几次了,但是一些知识还是不懂……比如说,/dev/hda,/dev/hdb,/dev/sda,这个hda和sda是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嗯,百度一下,查到了IDE,SATA,SCSI。这是什么东西啊?是硬盘接口名,代指不同类型的硬盘,我的硬盘是“希捷7200转SATA硬盘”,中关村OL上的硬盘分类为:SATA3.0,SATA2.0,SATA1.0,PATA,SAS。目前最流行的当然就是SATA3.0硬盘了,最贵最高档的是企业专用SAS硬盘。说明:IDE,SATA,SCSI是硬盘的三个大类,技术上有较大区别。其中SCSI最先进,当然价格也更贵。AT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1-22 20:54 Zollty 阅读(414) 评论(0) 推荐(0)
摘要:vi是个可视化的编辑器,可视化编辑器的含义就是在编辑文本时可以看到它们。Linux下的vim是vi的一个增强版本,有彩色和高亮等特性,对编程有很大的帮助。基本使用: 启动和退出vim vim的启动:在Linux的提示符下键入vim(或使用vim myfile来编辑已经存在的文件)即可启动它。 vim的退出:先按下Esc键回到命令行模式,然后键入“:”,此时光标会停留在最下面一行,再键入"q"(如果强行退出则还在后面加 "!" ),最后按下Enter键即可。VIM 关于移动的命令 在当前行里面有效的移动光标 * fx:移动光标到当前行的下一个 x 处。很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13 20:50 Zollty 阅读(323) 评论(0) 推荐(0)
摘要:Linux doc by: zollty搜索(注意,不需要输入:号。也可以先输入:号再键入命令)/string……………………向后搜索,从光标处向文件尾搜索,按n键继续搜索下一个?string……………………向前搜索注意:搜索时会将所有匹配的字符串高亮显示,但是使用/和?时光标所移动的方向不一样。搜索中可使用通配符。高级用法:/int \| sum……………用\|来匹配多个分支/get_sum\&...————匹配get_sum中的前三个字符,即get.*Peter\&.*Bob———匹配同时包括 "Peter" 和 "Bob" 的一行f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13 20:46 Zollty 阅读(511) 评论(0) 推荐(0)
摘要:Linux doc by: zolltyWINDOWS下记事本编写的文档和LINUX下VIM或者GEDIT等编写的文档的不同!例如WINDOWS下编写的SH脚本,放到LINUX下执行可能会出错。解决方法: 原因是:Windows下换行符号是“\r\n”,而linux下是“\n”没有”\r”,当shell文件是在Windows下编写的时候,所有的换行符都是“\r\n”,shell下是没办法执行这个文件的,会提示以上错误。请在ultraedit下将该文件执行“File->conversions->Dos to Unix”,执行这个转化后的sh文件能够直接在linux下执行。这步操作能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13 17:13 Zollty 阅读(3922) 评论(0) 推荐(0)
摘要:Linux doc by: zolltygcc编译命令如下:gcc test1.c……默认编译产生的可执行文件为a.outgcc test1.c -o test1.out…参数-o test1.out用于将生产的可执行文件命名为test1.out实际上编译分3个阶段,预处理、编译、汇编,每个阶段生成不同的文件,分步编译如下:gcc -E test.c -o test.i,在预处理之后停下来,输出中间文件*.igcc -S test.i -o test.s,在编译之后停下来,输出汇编语言文件*.sgcc -c test.s -o test.o,在汇编之后停下来,输出二进制机器代码文件*.ogcc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13 17:10 Zollty 阅读(213) 评论(0) 推荐(0)
摘要:1. RedHat+WM网络设置ifconfig……………………查看网络状况:相关信息如下:inet…………网卡的IP地址bcast…………广播地址mask…………子网掩码lo…………回环地址(即127.0.0.1,没多大作用,本地服务可能需要)知识补充:(1)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受限的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指本地),指向所有子网的广播(例如IP地址为192.168.0.2,广播地址就是主机字段全为1的IP地址,即192.168.0.255。(究竟广播地址有何实际作用,不知道,貌似没什么大的作用)(2)子网掩码(Subnet mask):很重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6-20 09:11 Zollty 阅读(184) 评论(0) 推荐(0)
摘要:1.Ubuntu文件结构/binbin是Binary的缩写。存放系统中最常用的可执行文件(二进制)。/boot这里存放的是linux内核和系统启动文件,包括Grub、lilo启动器程序。/dev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该目录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如硬盘、分区、键盘、鼠标、usb等。/etc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如passwd、hostname等。/lib存放共享的库文件,包含许多被/bin和/sbin中程序使用的库文件。/lost+found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零散文件。/mediaubuntu系统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6-20 09:02 Zollty 阅读(358) 评论(0) 推荐(0)
摘要:一、VMware下RedHat的安装和配置1.本人使用的安装文件1.1 RedHat9.0包括三个光盘镜像文件:shrike-i386-disc1.iso,shrike-i386-disc2.iso,shrike-i386-disc3.iso1.2精简版VMware Workstation 7.1.2压缩文件HB_VMwareWorkstation.rar,里面包含:VMware_Workstation_7.1.2_Micro_Eng.exe和汉化补丁2.安装VMware很简单,点击VMware_Workstation_7.1.2_Micro_Eng.exe开始安装安装好之后,下一步就是安装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6-08 09:59 Zollty 阅读(786) 评论(0) 推荐(0)
摘要:Linux doc by: zollty1. cat命令:标准的输入、输出,显示文件。例如cat -n test.c,输出每行编号cat -b test.c,对空白行不编号注意:Windows下所见的空白行不一定是真正的空白行,因为含有\r\n!只有用Vi或gedit等创建的原始文档中空出来的行才是真正的“空行”。-n输出行编号-b对空白行不编号-s大于两行的空行换成一行-v显示出了TAB和换行符以外的字符标记^和M-E display $at end of each line-T display TABcharacters as ^I-A equivalentto –vET-e equiv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6-08 09:36 Zollty 阅读(237)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