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布局“东数西算”,大厂们如何接招?

信息化时代,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目前,我国的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但这仍然不够,飞速发展的经济对算力提出了新的需求。

 

算力与环保的双需求,数据“西迁”是解法

2022月,由 IDC、浪潮信息和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推出的《2021—2022 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 1 点,数字经济和 GDP 将分别增长 3.5‰和 1.8‰。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表明,在算力中每投入 1 元,将带动 3-4 元经济产出。算力发展指数每提高 1 点,GDP 增长约 1293 亿元。

因此,做好算力的生产、调度和使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2月,我国启动了“东数西算”工程,目的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数据的“西迁”其实并非近几年才有,2013年,亚马逊就宣布把北京作为服务门户,而在宁夏部署数据中心,这种模式在当时被称为“前店后厂”,但并没有被广泛应用。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以及碳中和等相关政策的推出,数据“西迁”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互联网大厂纷纷布局

“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以来,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竞相开展项目布局投资。

阿里云积极做出反应,截至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5个地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其中规划建设的5座超级数据中心,分别位于张北、河源、杭州、南通和乌兰察布。

华为同样不甘落后,几年前,华为就对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南贵北乌”的概念,南贵指的是贵州的贵安七星湖,华为在这里建了华为最大的数据中心,可以容纳100万台服务器;北乌指的是正在乌兰察布进行的数据中心建设,这是华为未来北方的数据中心基地。

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未来,华为在中国的数据中心建设将按照国家的总体规划来完成。

与此同时,腾讯也在积极布局。目前,腾讯的数据中心主要布局在贵州、京津冀、成渝等枢纽节点。在京津冀枢纽里,腾讯在怀来瑞北和东园部署了两个数据中心,规划容纳服务器都超过30万台,并均已部分投产。

除了上述老牌的互联网大厂外,新兴的企业一样劲头十足,如字节跳动旗下的云服务火山引擎,在“东数西算”政策发布之后,第一时间进行研讨,把实现算力东西部均衡发展、双碳目标的实现、保证数据安全、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等四个目标融入到未来的建设规划里,并作为火山引擎机房选址、业务发展的一个核心指导。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解法,“东数西算”工程是顺应经济发展和环保政策提出的双赢方案。不仅满足了东部庞大的算力需求,还能带动西部经济发展,为经济增长的马车带来强大的牵引力。未来,必将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posted @ 2023-01-11 17:16  智能新论  阅读(13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