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2020爆零记&对未来的展望

Day 0

敲了几个模板,但还是有点虚

Day 1

等了没多久就进去了,然后就发现原来排序是按照学校排的
开始考试,密码下来后听说拼出来是“选手加油”
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浏览一遍题目
然后觉得\(T1\)是个拓扑排序比较水,后面三道似乎都没什么思路
特别是\(T3\),一看就是一道神仙构造题
然后\(T2\)是NOIP很久都没有考过的字符串
想到字符串有段时间没有写了,有点虚
话不多说,先从\(T1\)开始
注意到数据范围,大意地以为只用中间开\(long\ long\),最后答案不用开
(虽然最后要开\(double\)才可以通过所有测试点)
写完到过大样例,大概只过了\(30min\),感觉还行
然后开始做\(T2\)
冷静一波,发现了一个双哈希的\(\mathcal O(n\sqrt n+26n)\)做法(能通过大部分测试点)
先写了一波,顺利通过所有的大样例,比较安心了
再去看\(T3\),抓耳挠腮实在没有什么思路(毕竟很少做构造题)
于是再去看\(T4\)
\(T4\)推了有点久,想出一个做法,但是实现起来比较复杂,最后就放弃写了
于是乎\(T3\ T4\)都写了暴力,然而\(T3\)的暴力连样例都会\(T\)
有点自闭,回去看\(T2\)
突然间想出一个\(\mathcal O(n\ln n+26n)\)的做法
比较激动,在原来代码的基础上很快就实现了
一度以为自己\(A\)了这道题,然而蓦然回首,只能过\(84\)分(笑死)
之后的时光就在谨慎的检查中度过了
考后感觉还行

考后

呵呵\(T1\),所有人以为的送分题,送走了大部分人的\(40\)分(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的)
后来发现写\(double\)就可以过了
\(T2\)发现自己竟然

多测不清空,爆零见祖宗

我的天哪,以后我一定要清空所有的数组,即使被卡常
\(T3?\)我考过\(T3?\)(后来看题解发现\(T3\)的部分分也不是很难得)
\(T4\)不出所料,得了\(30\)

总结

血和泪的教训啊
\(T1\)送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以为\(T1\)没有坑,请再三检查自己是否已经“身在坑中不知坑了”
多测不清空。。。实在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构造题可以从最简单的情况入手,这样可能会带来一些思路
压轴题好好打暴力就行。。。
最终实际得分\(60+60+0+30=150\)这怕不是要退役的节奏
总的说来

  • 是否需要开\(long\ long\)乃至\(double\)
  • 多测一定要清空(考试时保险起见最好清空所有数组)
  • 比赛的大样例是出题人用脚造的(最好自己造数据卡掉自己的程序)
  • 复杂问题要从简单问题入手

展望

ε=(´ο`*)))唉
先从知识点说起吧

  • dp
    这部分主要难点在于状态的设计,转移一般不是很难想
    特别的是,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dp\)方法
    这对\(dp\)优化的影响十分重大
    总之,还是多看题
  • 字符串
    这部分尤为薄弱(毕竟连\(AC\)自动机都不是很会)
    首先要恶补一大堆知识点,然后要通过做题来了解它们的各种运用以及和其他东西的综合运用
  • 数据结构
    通过前几个月的学习,数据结构板子大概都会(这意味着还是有少部分不是很会)
    但是它们的变化实在是太多了,这种东西就只能多见了
    还有数据结构也可以增强代码能力
  • 数学
    这部分补的东西还是不少
    包括组合计数,生成函数,数论等等
    不过个人认为这些都不是根本
    根本是数学的一种思维方式
    而这种思维方式是任何一道\(OI\)题需要的
  • 计算几何
    这个东西细节巨多,特别多的分类讨论
    于是乎背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 图论&网络流
    核心在于建立模型
    这个也只能多做题了

大概先到这里吧

posted @ 2020-12-08 21:11  BILL666  阅读(11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