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夜的世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扩大
缩小

Django的视图函数

        视图函数        

一个视图函数,简称视图,是一个简单的Python 函数,它接受Web请求并且返回Web响应。响应可以是一张网页的HTML内容,一个重定向,一个404错误,一个XML文档,或者一张图片. . . 是任何东西都可以。无论视图本身包含什么逻辑,都要返回响应。代码写在哪里也无所谓,只要它在你的Python目录下面。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要求了——可以说“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为了将代码放在某处,约定是将视图放置在项目或应用程序目录中的名为views.py的文件中。

下面是一个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作为HTML文档的视图: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HttpResponse, HttpResponseRedirect, redirect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html = "<html><body>It is now %s.</body></html>" % now
    return HttpResponse(html)

让我们逐行阅读上面的代码:

  • 首先,我们从 django.shortcuts模块导入了HttpResponse类,以及Python的datetime库。

  • 接着,我们定义了current_datetime函数。它就是视图函数。每个视图函数都使用HttpRequest对象作为第一个参数,并且通常称之为request

    注意,视图函数的名称并不重要;不需要用一个统一的命名方式来命名,以便让Django识别它。我们将其命名为current_datetime,是因为这个名称能够精确地反映出它的功能。

  • 这个视图会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其中包含生成的响应。每个视图函数都负责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

        HTTPRequest 对象       

        request 属性     

Django 将请求报文中的请求行 , 首部信息,内容主体封装成HTTPRequest 类中的属性,除了特殊说明,其他都是只读的.

  1 . request.GET : GET请求的数据,如果没有数据是一个空字典 , { }.

  2 . request.POST : POST请求的数据,如果没有数据返回一个空字典 , { }.

    请求某个键下多个值时 : request.POST.getlist("hobby")

  3 . request.method : 请求方式,是GET 还是 POST.

  4 . request.path : 请求路径,(只会拿到路径,不会拿到数据)

    请求url : http://127.0.0.1:8000/index.html/23?a=1

    request.path : /index.html/23

  5 . request.get_full_path() : 请求路径(路径和数据都会拿到)

    请求url : http://127.0.0.1:8000/index.html/23?a=1

    request.get_full_path() : /index.html/23?a=1

/*

1.HttpRequest.GET

  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包含 HTTP GET 的所有参数。详情请参考 QueryDict 对象。

2.HttpRequest.POST

  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如果请求中包含表单数据,则将这些数据封装成 QueryDict 对象。

  POST 请求可以带有空的 POST 字典 —— 如果通过 HTTP POST 方法发送一个表单,但是表单中没有任何的数据,QueryDict 对象依然会被创建。
   因此,不应该使用 if request.POST  来检查使用的是否是POST 方法;应该使用 if request.method == "POST"
  另外:如果使用 POST 上传文件的话,文件信息将包含在 FILES 属性中。
   
   注意:键值对的值是多个的时候,比如checkbox类型的input标签,select标签,需要用:
        request.POST.getlist("hobby")

3.HttpRequest.body

  一个字符串,代表请求报文的主体。在处理非 HTTP 形式的报文时非常有用,例如:二进制图片、XML,Json等。
  但是,如果要处理表单数据的时候,推荐还是使用 HttpRequest.POST 。


4.HttpRequest.path

  一个字符串,表示请求的路径组件(不含域名)。
  例如:"/music/bands/the_beatles/"

5.HttpRequest.method

  一个字符串,表示请求使用的HTTP 方法。必须使用大写。
  例如:"GET""POST"


6.HttpRequest.encoding

  一个字符串,表示提交的数据的编码方式(如果为 None 则表示使用 DEFAULT_CHARSET 的设置,默认为 'utf-8')。
   这个属性是可写的,你可以修改它来修改访问表单数据使用的编码。
   接下来对属性的任何访问(例如从 GET 或 POST 中读取数据)将使用新的 encoding 值。
   如果你知道表单数据的编码不是 DEFAULT_CHARSET ,则使用它。


7.HttpRequest.META

   一个标准的Python 字典,包含所有的HTTP 首部。具体的头部信息取决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下面是一些示例:

    CONTENT_LENGTH —— 请求的正文的长度(是一个字符串)。
    CONTENT_TYPE —— 请求的正文的MIME 类型。
    HTTP_ACCEPT —— 响应可接收的Content-Type。
    HTTP_ACCEPT_ENCODING —— 响应可接收的编码。
    HTTP_ACCEPT_LANGUAGE —— 响应可接收的语言。
    HTTP_HOST —— 客服端发送的HTTP Host 头部。
    HTTP_REFERER —— Referring 页面。
    HTTP_USER_AGENT —— 客户端的user-agent 字符串。
    QUERY_STRING —— 单个字符串形式的查询字符串(未解析过的形式)。
    REMOTE_ADDR —— 客户端的IP 地址。
    REMOTE_HOST —— 客户端的主机名。
    REMOTE_USER —— 服务器认证后的用户。
    REQUEST_METHOD —— 一个字符串,例如"GET""POST"。
    SERVER_NAME —— 服务器的主机名。
    SERVER_PORT —— 服务器的端口(是一个字符串)。
   从上面可以看到,除 CONTENT_LENGTH 和 CONTENT_TYPE 之外,请求中的任何 HTTP 首部转换为 META 的键时,
    都会将所有字母大写并将连接符替换为下划线最后加上 HTTP_  前缀。
    所以,一个叫做 X-Bender 的头部将转换成 META 中的 HTTP_X_BENDER 键。

8.HttpRequest.FILES

  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包含所有的上传文件信息。
   FILES 中的每个键为<input type="file" name="" /> 中的name,值则为对应的数据。
  注意,FILES 只有在请求的方法为POST 且提交的<form> 带有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的情况下才会
   包含数据。否则,FILES 将为一个空的类似于字典的对象。


9.HttpRequest.COOKIES

  一个标准的Python 字典,包含所有的cookie。键和值都为字符串。



10.HttpRequest.session

   一个既可读又可写的类似于字典的对象,表示当前的会话。只有当Django 启用会话的支持时才可用。
    完整的细节参见会话的文档。


11.HttpRequest.user(用户认证组件下使用)

  一个 AUTH_USER_MODEL 类型的对象,表示当前登录的用户。

  如果用户当前没有登录,user 将设置为 django.contrib.auth.models.AnonymousUser 的一个实例。你可以通过 is_authenticated() 区分它们。

    例如:

    if request.user.is_authenticated():
        # Do something for logged-in users.
    else:
        # Do something for anonymous users.


       user 只有当Django 启用 AuthenticationMiddleware 中间件时才可用。

     -------------------------------------------------------------------------------------

    匿名用户
    class models.AnonymousUser

    django.contrib.auth.models.AnonymousUser 类实现了django.contrib.auth.models.User 接口,但具有下面几个不同点:

    id 永远为None。
    username 永远为空字符串。
    get_username() 永远返回空字符串。
    is_staff 和 is_superuser 永远为False。
    is_active 永远为 False。
    groups 和 user_permissions 永远为空。
    is_anonymous() 返回True 而不是False。
    is_authenticated() 返回False 而不是True。
    set_password()、check_password()、save() 和delete() 引发 NotImplementedError。
    New in Django 1.8:
    新增 AnonymousUser.get_username() 以更好地模拟 django.contrib.auth.models.User。

*/
# 常用方法 : 
/*

1.HttpRequest.get_full_path()

  返回 path,如果可以将加上查询字符串。

  例如:"/music/bands/the_beatles/?print=true"


2.HttpRequest.is_ajax()

  如果请求是通过XMLHttpRequest 发起的,则返回True,方法是检查 HTTP_X_REQUESTED_WITH 相应的首部是否是字符串'XMLHttpRequest'。

  大部分现代的 JavaScript 库都会发送这个头部。如果你编写自己的 XMLHttpRequest 调用(在浏览器端),你必须手工设置这个值来让 is_ajax() 可以工作。

  如果一个响应需要根据请求是否是通过AJAX 发起的,并且你正在使用某种形式的缓存例如Django 的 cache middleware,
   你应该使用 vary_on_headers('HTTP_X_REQUESTED_WITH') 装饰你的视图以让响应能够正确地缓存。

*/
全的

 

 

        HTTPResponse  对象     

    响应对象主要有三种形式 : 

    1. HTTPResponse()

    2. render()

    3. redirect()

    HTTPResponse() 括号内直接跟一个具体的字符串作为响应体,比较直接很简单,.

         render ()       

render(request, template_name[, context])

#结合一个给定的模板和一个给定的上下文字典,并返回一个渲染后的 HttpResponse 对象。

# 参数 : 
#        request : 用于生产响应的请求对象
#        template_name : 要使用的模板的完整名称,可选
#        context : 添加到模板上下文的一个字典.默认为空
   

  render 方法就是将一个模板页面中的模板语句进行渲染,最终渲染成一个HTML页面的响应体.

例如 :

# 1 . 直接取读取index.html 并渲染页面
def index(request):
    return render(request,"index.html")

# 2 . 模板语句,以字典形式动态加入内容 
def index(request):

    shopping_list=["苹果","香蕉","荔枝"]
    name="Tom"
    return render(request,"index.html",{"sp":shopping_list,"name":name})

#注意 : 如果内容过多,{"sp":shopping_list,"name":name} 可以换成 locals() ,但是locals()会将所有的都响应到index.html中,所有如果不是需要所有内容,最后不用locals()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head>
<body>

<p>用户:{{ name }}</p>
<h3>商品信息</h3>

<p>{{ sp }}</p>


</body>
</html>
index.html

 

      redirect()   重定向     

   当我们在登录淘宝或者京东成功之后,页面会自动跳转到起始页面,这样用户体验很好.这就用到了重定向.

urls.py

from django.contrib import admin
from django.urls import path

from app01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path('admin/', admin.site.urls),
    path('index/', views.index),      #原始页面,主页
    path('login/', views.login),       # 登录页面
]

views.py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HttpResponse,redirect


def index(request):

    shopping_list=["苹果","香蕉","荔枝"]
    name="Tom"
    return render(request,"index.html",{"sp":shopping_list,"name":name})      #模板语句,后面交代


def login(request):
    if request.method=="GET":     #浏览器发生的请求都是get请求,会直接取到登录页面

        return render(request, "login.html")
    else:
        #print("method",request.method)
        #print(request.POST) # <QueryDict: {'user': ['root'], 'pwd': ['root1234']}>
         #登录是post请求,会返回一个字典
        user=request.POST.get("user")
        pwd=request.POST.get("pwd")
        print(user,pwd)

        if user=="Tom" and pwd=="123":
            return redirect("/index/")   #重定向,如果用户名和密码正确,自动跳转回主页面
        return HttpResponse("error")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head>
<body>

<p>用户:{{ name }}</p>
<h3>商品信息</h3>

<p>{{ sp }}</p>


</body>
</html>
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head>
<body>

<form action="/login/" method="post">
       用户名 <input type="text" name="user">
       密码 <input type="password" name="pwd">
       <input type="submit">

</form>

</body>
</html>
login.html

注意 : 在发生post请求的时候,会有一个保护机制,阻止请求,我们可以在 setting.py 全局配置文件中将 

'django.middleware.csrf.CsrfViewMiddleware',注掉(治标不治本)

 

       render  和 redirect  的区别     

render : 只会返回页面内容,但是未发送第二次请求

redirect : 发送了第二次请求,url更新.

 

示例 : 

render : 

redirect : 

 

posted on 2018-10-22 23:30  二十四桥_明月夜  阅读(19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