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抗争!国外组建工会抗击不公待遇,而国内仍在996困局。我们想要的只是尊重劳动法!

拼多多又有新事件发生了,这次是远程删用户照片。

 

 

近段时间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这类的事件了。拼多多时间最开始是23岁互联网公司员工连续加班后猝死,官方发表“拿命换钱”言论引众怒,后又甩锅澄清,之后内部员工爆料,发生了一系列事件。

 

 

如果不是网络爆料,我们或许不会知道身边打工人的困苦。不会知道还有人被公司要求强制上班至少380个小时。

事件的持续发酵也让我们对996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同时也希望大家对996的愤怒情绪能够改善一些什么。

 

国内的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抵抗不公,国外也有人团结起来抗争。

 

以下文章来源于量子位

 

国外,曾经员工幸福度第一的谷歌,不得不接受员工组建Alphabet工会——团结起来抗击公司不合理现状的事实。

长时间来,我们这些员工,对谷歌及其他Alphabet子公司提出过各种建议,然而全被上面驳回了。

谷歌员工自发组建工会

这是谷歌创办以来,首次出现员工工会组织,号召一经发出,已有200多人明确参加。

虽然对于10万员工之众的谷歌,不算多数。但在近几年历经一系列内部抗议之后,现在事态已有专门化和常态化的趋势。

过去几年,面对职场的种种不公平,谷歌员工已经开始了零星抗议行动。

比如谷歌曾经向被控性骚扰女下属的前高管Andy Rubin,支付9000万美元的离职补偿。被媒体曝光后引起轩然大波,美英德日等全球各分部上万名员工抗议罢工。

 

△ 2018年11月1日,谷歌员工走上街头抗议(图片来自BBC)

又如,在谷歌外包公司工作的员工,却无法享受与全职员工同等的福利待遇。

以及薪资不透明——同一份工作的薪水可能大不相同,前员工就在网上设立表格,鼓励大家填上自己的工资。

总之,俱往矣……

现在,Alphabet工会组建,就是希望能够将所有打工人联合起来,对抗一切公司内的不公。

加入的员工,将自愿向工会支付1%年薪,用于支付律师费、以及员工的组织费用。

而且刚一创办,就提出了7大方面的核心诉求:

  • 话语平等。谷歌的所有员工,都应享受同样的福利,包括临时工、外包等。
  • 倡导公平。避免年龄、性别、种族、阶级、国别、宗教等偏见。
  • 工作透明。让员工了解工作的性质,并有权利拒绝价值观不同的工作。
  • 民主决策。除了民主选举领导,公司还应持续、积极地倾听工人的诉求。
  • 拒绝压迫。优先考虑社会和环境,而非利益最大化。
  • 保护弱小。倡导社会和经济公平,优先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 工人平权。与世界各地的工人站在一起,为更好的工作环境做出斗争。

当然,工会和诉求一发布,自然也成为了各大外媒科技头版头条。

甚至相关话题的延伸讨论,也在社交网络上进一步展开。

支持的自然不少,但也有明确表示“恐惧”的企业高管。

如来自Tellerapi的CTO Dan Palmer,就认为谷歌应该立即解雇加入工会的这些员工。

《财富》杂志称,如果Alphabet工会成功,不仅可能限制企业高管的权力,还会在整个硅谷的企业间引发连锁效应。

嗯,“细思极恐”。

国内:不要996拒绝007

再回到大洋这边,因为拼多多98年员工的猝死,引发了更多打工人的自怜和抗争。

但相比之下,国内诉求简单、明确,只有一条:

尊重劳动法,拒绝996/007!

或许有些事你还没有忘记。在2019年,就有名为996.icu的GitHub项目,引发了全球打工人对于部分互联网公司996工作制的抗议。

那时候,甚至有公司把自家年会变成“鸿门宴”,公开宣布实行996工作制,制定出这样具体的规章制度:

如果晚上9点前下班,需要走年假流程,否则就是旷工。

还有国内电商巨头,搞出“全情投入”995。

高速扩张的超级独角兽,则有名声在外的“大小周”*(一周上6天班,一周上5天班),后来还出现了这样的离职宣言:

钱很多,但命更要紧。

而根据网约车平台发布的一份报告,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晚上9点下班甚至都排不进“下班时间最晚公司”的前5名。

就在那一年,围绕996、加班、福报等等,声浪和讨论达到高潮。

然而,2年已过,996.icu的风吹过之后,互联网公司的加班形态似乎并没有被扼制。

2020年7月,“北京一互联网公司被曝工位旁支帐篷”、“白板上还写着不畏加班、不念下班”的新闻冲上热搜。

后来还有公司董事长公开号召,鼓励全员开启“硬核奋斗模式”,开启“超级大小周”——

大周上7天班,小周上6天班,一个月休2天。

吃饭休息时间也从2个小时缩短到了1个小时。

这种变本加厉的大小周制度,甚至更进一步得多认可和模仿。

在更多知名互联网公司,大小周开始在2021年伊始成为明文规定。

……

于是也难怪955不加班公司名单项目,能在GitHub上获得2万多颗星,似乎跳槽才是摆脱这种制度的唯一方式。

而955不加班的公司中,又基本以谷歌微软一样的在华外资分部为主。

对于更多打工人而言,高薪高回报的互联网就业机会就那么多,几个人的抗争、一两家公司不同,始终没有改变些什么。

 

于是风吹起,风散去,996/007这颗隐形地雷,又一次爆炸,还以一个23岁生命逝去的代价引发关注。

所以这一次的抗争还会在明天变成过气的热点吗?

大概会有几分不同。

在拼多多事件发生后,央视评论:不能让奋斗变了味。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但奋斗不只靠激情,也要讲效率,切不能演变成“拿命换钱”。

双输局面

最后,这次事件中,也没有赢家。

国内事件风暴眼中心的拼多多,不仅受到舆论谴责,股价和市值也影响明显。

截至目前,拼多多股价下跌6%,市值一夜蒸发超百亿美元。

所以企业要增长、打工人要健康,就不能兼得吗?就没有更合理的方式吗?

80年代经典电影《跳动的火焰》中,工厂老板偷偷调整挂钟的时间诱骗工人加班,引发众怒。

 

来源|《跳动的火焰》

也希望拼多多这一次次的热搜,央视的重视,可以让情况稍微缓和一点。但其实,我们一直想要的都只是“正常”不是吗?

小编看到一个动图,与大家共享。

来源|《摩登时代》 

 

或许这是对“社畜”最好的解释。

 

工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全部。

 

 

 

posted @ 2021-01-14 17:04  三啊三水  阅读(43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