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8S中,常用的CNI网络插件有哪些?并说一下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区别
在 Kubernetes 中,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插件负责实现 Pod 网络通信,解决核心问题包括:
✅ Pod 间跨节点通信
✅ Pod 与 Service 网络互通
✅ 网络策略(NetworkPolicy)实施
以下是主流 CNI 插件的工作原理、区别及选型建议:
一、常用 CNI 插件及工作原理
1. Flannel
- 工作原理:
- Overlay 网络:通过 VXLAN 或 host-gw 封装数据包。
- 分配子网:每个节点分配独立子网(如
10.244.1.0/24
),由flanneld
守护进程管理。 - 跨节点通信:
- VXLAN 模式:封装原始数据包为 UDP 包(默认端口 8472),通过内核转发。
- host-gw 模式:节点作为网关,添加路由规则(需二层网络互通)。
- 特点:简单轻量,适合中小集群,但功能单一(无网络策略)。
2. Calico
- 工作原理:
- BGP 路由:节点作为 BGP Peer,通过路由协议直接交换 Pod 路由(无需封装)。
- IPIP 模式:跨网段时封装为 IP 隧道(Overlay)。
- 网络策略:基于 iptables/IPVS 实现 NetworkPolicy(支持复杂规则)。
- 特点:高性能、支持网络策略,适合大规模集群,但对网络设备有要求(BGP 模式需路由器支持)。
3. Cilium
- 工作原理:
- eBPF 驱动:在内核层通过 eBPF 程序处理网络流量(替代 iptables)。
- 直接路由:类似 host-gw,但通过 eBPF 优化转发路径。
- 高级功能:
- 七层网络策略(如 HTTP 方法过滤)
- 可观测性(监控、追踪)
- 服务网格集成(替代 Sidecar)
- 特点:高性能、低延迟,适合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但部署较复杂。
4. Weave Net
- 工作原理:
- Overlay 网络:基于 UDP 封装(VXLAN 类似),自建路由协议。
- 数据加密:支持节点间流量自动加密(可选)。
- 故障恢复:通过 Gossip 协议自动修复网络状态。
- 特点:易部署、支持加密,但性能中等,适合安全要求高的场景。
5. Amazon VPC CNI (适用于 AWS EKS)
- 工作原理:
- 直接分配 VPC IP:Pod 直接使用节点所在 VPC 的 IP 地址(无需 Overlay)。
- ENI 扩展:通过弹性网卡(ENI)为 Pod 分配 IP(每个节点支持有限 Pod)。
- 特点:高性能(无封装开销),与 AWS 深度集成,但 Pod 密度受限于 ENI。
二、核心区别对比
特性 | Flannel | Calico | Cilium | Weave Net | AWS VPC CNI |
---|---|---|---|---|---|
网络模型 | Overlay (VXLAN) | BGP/IPIP (Underlay/Overlay) | eBPF + 路由 | Overlay (UDP) | Underlay (VPC IP) |
性能 | 中等 | 高 (BGP 模式) | 极高 (eBPF) | 中等 | 高 (无封装) |
网络策略 | ❌ (需其他组件) | ✅ (内置) | ✅ (L3-L7) | ✅ (需开启) | ✅ (有限支持) |
加密支持 | ❌ | ❌ | ✅ (IPSec/IPSec) | ✅ (内置) | ❌ (依赖 VPC) |
部署复杂度 | 简单 | 中等 | 复杂 | 简单 | 简单 (仅 AWS) |
适用规模 | 中小集群 | 大集群 | 超大集群 | 中小集群 | AWS 专属 |
高级特性 | 无 | 网络策略、IPAM | 可观测性、服务网格 | 自愈、加密 | VPC 集成 |
三、核心工作原理详解
▶️ Overlay 网络(Flannel/Weave)
graph LR
PodA-->veth-->Node1
Node1-- VXLAN封装 -->Node2
Node2-->veth-->PodB
- 优点:对底层网络无要求(跨云可用)。
- 缺点:封装导致 20-30% 性能损耗。
▶️ BGP 路由(Calico)
graph LR
PodA-->Node1
Node1-- BGP路由通告 -->Router
Router-->Node2
Node2-->PodB
- 优点:无封装,性能接近裸机。
- 缺点:需交换机支持 BGP 协议。
▶️ eBPF 加速(Cilium)
graph LR
PodA-->eBPF程序-->Node1
Node1-- 直接路由 -->Node2
Node2-->eBPF程序-->PodB
- 优点:绕过 iptables,提升吞吐量,降低延迟。
- 缺点:需 Linux 4.9+ 内核。
四、选型建议
场景 | 推荐插件 | 理由 |
---|---|---|
中小集群,简单场景 | Flannel | 部署简单,社区支持成熟 |
大规模集群,需网络策略 | Calico | 高性能 BGP + 企业级网络策略 |
云原生/微服务,追求极致性能 | Cilium | eBPF 加速 + L7 策略 + 服务网格替代 |
AWS EKS 环境 | Amazon VPC CNI | 深度集成 VPC,无 Overlay 开销 |
需加密通信 | Weave Net | 内置加密,故障自愈 |
五、关键结论
- 性能敏感场景:优先选 Cilium(eBPF)或 Calico BGP 模式。
- 多云/混合云:Calico IPIP 或 Flannel VXLAN 避免底层依赖。
- 网络策略需求:Calico 或 Cilium(避免 Flannel + 额外策略组件)。
- 云厂商集成:AWS 用 VPC CNI,Azure 用 Azure CNI,GCP 用 Calico。
💡 终极建议:
- 测试环境:Flannel(快速验证)
- 生产环境:Calico(平衡功能与复杂度) 或 Cilium(面向未来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