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设计模式

工厂模式
摘要:一、创建型模式创建型模式(Creational Pattern)对类的实例化过程进行了抽象,能够使软件模块做到与对象创建和组织的无关性。为了使体系结构更加清晰,一些软件在设计上要求当创建类的具体实例时,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动态地决定怎样创建对象,创建哪些对象,以及怎样组织和表示这些对象,而创建型模式所要描述的就是该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按照生成目标的不同,创建型模式可以分为类的创建型模式和对象的创建型模式两种:类的创建型模式类的创建型模式通过使用继承关系,将类的创建交由具体的子类来完成,这样就向外界隐藏了如何得到具体类的实现细节,以及这些类的实例是如何被创建和组织在一起的。对象的创建型模式对象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07 18:10 zjgtan 阅读(481) 评论(0) 推荐(0)

责任型模式一:Observer(观察者)模式
摘要:目的: Observer模式的宗旨是在多个对象之间定义一对多的关系,以便当一个对象状态改变时,其他所有依赖于这个对象的对象都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常用于业务逻辑层与表现层的分离。需求:由GUI引起的 图一实现图一所示的图形界面。当滑动Slider时,界面中的两个曲线图像需要改变,底部的tPeak显示也需要改变。两个曲线由以下两个公式确定:最初的模型: 借助于Observer模式,当某个对象发生变化时,关注该对象的其他对象可以被通知。最初的类层次结构如图二。图二上图中,ShowBallistics作为表现层元素,包含了burnPanel和thrustPanel这两个BallisticsPa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12 22:01 zjgtan 阅读(301) 评论(0) 推荐(0)

接口型模式(二)Bridge(桥接)模式
摘要:目的: 将抽象与抽象方法的实现相分离,使得它们可以独自变化。常用于驱动程序中,使得顶层逻辑不受驱动底层改变的影响,如数据库的变化。 关键词:Bridge, 抽象与实现分离,驱动程序 必要性:从一般抽象类层次结构到Bridge模式 "抽象(abstraction)"指依赖一系列抽象方法的类,通过具体子类的继承,这些抽象方法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现。一般的类层次结构如图一。 图一 在上述的类层次结构中,抽象类Manager定义了必要的行为(start和stop),具体类ConcreteManager1和ConcreteManager2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各自的实现。如果已有现存的具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11 21:56 zjgtan 阅读(1232) 评论(0) 推荐(0)

设计模式(一):接口型模式介绍
摘要:1 接口类的接口 (interface) 就是该类允许其他类对象访问的方法和字段的集合。接口作为对象必须实现的承诺。接口永远不可能被实例化为对象,因此只能定义虚方法和常量字段。作用:限制了对象之间的交互(交互可以只用interface来完成,interface进行限制)与抽象类的区别:一个类可以实现(implements)任意多个接口,但只能继承(extend)一个抽象类。一个抽象类可有非抽象方法,可以定义构造器,接口的所有方法都是抽象的。接口只能声明static final 常量,因为一般成员变量无法实例化。总之,接口只是一种限制形式。2 Adapter模式目的:利用现有的类,满足需要的接口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9-18 10:57 zjgtan 阅读(3554) 评论(0) 推荐(0)

观察者模式
摘要:何为观察者模式?简单讲,当被观察者发生变化时,将这种变化向观察者进行“广播”。如何广播?调用观察者注册的(回调)函数。哪些是观察者?被观察者维护一个“数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7-30 00:26 zjgtan 阅读(219) 评论(0) 推荐(0)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