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

  中国并不存在一个整齐划一的市场,很多跨国公司直至重金投入中国市场才逐渐意识到自己深陷复杂性的市场之中。一线时尚大牌下探低线城市步履谨慎,反而给本土品牌极大的发挥空间,它们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喜好,对外筑起区域竞争的壁垒

  《世界是平的》对技术和全球化的乐观态度推向了极致。在中国却不适用。在自己家乡的shopping mall里看到了和一线城市迥然不同的品牌陈列,它们好奇,既然这已经是一个信息可随时传遍全球的时代,既然中国的电商已经能影响门店,为什么身在不同城市的同龄人的消费习惯却截然不同?

  安徽的蚌埠距离上海491公里,高铁两个小时。这里的年轻人喜欢太平鸟、欧时力等本土品牌,上海的年轻人亲耐ZARA、H&M、优衣库。在低一线城市的商场,本土品牌的销售业绩超过了国际品牌。

  在同一个信息环境下,中国市场似乎存在着两个无交集的平行空间,中国市场的多元性和复杂程度超乎想象。早期跨国公司习惯按照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来评估市场潜力,实际上并非如此。从商业生态,到消费习惯,互联网这条信息高速并没有抹平地域差异,相反这种差异反而更加强化。

posted on 2017-05-14 09:57  tony.zjb  阅读(16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