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BUPT版总结

Chapter 1 - 4

 

后四章知识内容总结部分参考于:https://www.cnblogs.com/RDJLM/p/11829560.html

Chapter 5:基本半导体元件

晶体二极管:

1) 设室温情况下某二极管的反偏电压绝对值为1V,则当其反偏电压值减少100mV时,反向电流的变化是基本不发生变化。

2) 二极管发生击穿后,在击穿区的曲线很陡,反向电流变化很大,但两端的电压降却几乎不变。

3) 二极管的反向击穿分为雪崩击穿和齐纳击穿两类。

4) 齐纳击穿的反向击穿电压小于6V。

5) 二极管的电击穿是可逆的,而热击穿不可逆。

6) 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子,自由电子是少子。

7) 对P型半导体:在室温下,当温度升高时,空穴(多子)的浓度将会近似不变,自由电子(少子)的浓度将会升高。

8) 温度每增加10摄氏度,硅或锗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为原来的2倍。

9)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被分为三个工作区域,分别为正向工作区(包括死区)、反向工作区和反向击穿区。

10)无论温度有多高,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浓度等于空穴的浓度。

11)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大小主要决定于少子的浓度(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

12)N、P型半导体对外显电中性。

13) 稳压二极管工作时应处于反向击穿区。

14) 稳压二极管在使用时应串联限流电阻Rz,并与负载RL并联在一起。

15)稳压管的稳压作用是通过限流电阻Rz的电流调节作用实现的。

双极性晶体三极管:

1)NPN型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则集电极电位最高,发射极电位最低。

2)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12V,接入9k欧姆的负载电阻后输出电压降为 9V,这说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3k欧姆。

3)三极管的结构特点:基区薄、发射区的掺杂浓度大、集电结面积大。

4)放大电路的有效输入信号必须加在发射结上。

5)对于硅管当UCE >= 1V时, 集电结就已经反偏。

6)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截至区、放大区、饱和区。

7)三极管工作状态:截止(发射结与集电结都反偏)、放大(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饱和(发射结与集电结都正偏)。

8)三极管低频(电路信号频率远小于三极管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最高频率)小信号(输入信号很小)电路模型:

 

Chapter 6:基本放大电路

1)放大电路三条件:必须有直流电源(提供能量转化电信号),必须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放大电路必须有信号的传输通路(输入回路、输出回路)。

2)共射放大电路的重要特征:反相输出。

3)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都是非线性失真,失真原因是由于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不当或者输入信号过大使得动态工作点超出三极管的线性工作区域。

4)放大电路的有效输入信号必须加在发射结上。

5)分析放大电路时,通常应该采用先直流后交流的方法。

6)双极型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时,ic和ib是线性关系。

7)在放大区内,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基本水平略有上翘,说明此时输出电压UCE变化时,输出电流iC基本不变。

8)在集成电路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过高阻值的电阻。

9)若信号源为电压源,则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越好。

10)若放大电路采用电流源形式输出,则输出电阻越大越好。

11)可以通过减小输入信号的幅度来减小甚至消除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12)有两个放大倍数相同、输入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和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的输出电压大,这说明A的输入电阻大。

13)给放大电路设置合适直流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保证晶体管始终在放大区内工作。

14)若某NPN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位于其交流负载线的中点,则可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

15)交流负载线和直流负载线分别应用不同的场合,不可混用。

16)大部分情况下,交流负载线斜率的绝对值要大于直流负载线斜率的绝对值。

17)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都经过Q点(静态工作点)。

18)晶体管特性的变化不会对直流负载线产生影响

19)组态判断(共基极,共射极,共集电极)是在交流等效通路中判断。

 

Chapter 7: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1)集成运放的基本原则:虚断,虚短,虚地。

2)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基本公式:UO = -Rf/R Ui 。

3)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基本公式:UO =(1 + Rf/R)Ui 。

4)对于输入与输出量关系的探究,充分利用虚断与虚短原则,同时使用节点电流法进行计算。

 

Chapter 8:负反馈放大电路

1) 有一单环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其开环放大倍数为A,闭环放大倍数为Af,反馈系数为F。若F不变,A增大一倍,则Af将基本不变。

2) 有一单环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其开环放大倍数为A,闭环放大倍数为Af,反馈系数为F。若A不变,F增大一倍,则Af将减小约一半。

3) 在三极管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保持负载不变,欲从信号源获取较小的电流,并能够在更换放大管时稳定输出电流,可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流串联或电压串联负反馈。

4) 负反馈只能改善反馈环路内的电路性能,对反馈环路之外无效。

5)只要放大电路的负载恒定,不管哪种反馈都能稳定输出电压。

6)当输入信号已经失真时,引入负反馈并不能使失真得到改善。

7)负反馈电路可以抑制放大电路产生的失真,却无法消除信号源本身所带来的失真。

8)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

9)改善电路的动态性能,应引入交流负反馈。

 

 

posted @ 2020-06-09 20:30  小羊Ziyan  阅读(151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