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测问题表元素》

表格项 说明
缺陷编号 首先把缺陷录入到项目缺陷库,然后再加入到漏测库中。漏测库中的问题编号,就是项目缺陷库中的编号,是唯一的。
所属模块 问题发生的软件部位,可以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划分模块,比如文件管理、数据库、本地化模块等。
简要描述 问题现象的简要描述,一般不要超过50字。
详细描述 问题现象的详细描述,包括问题的重现步骤等。
问题级别 指致命、严重、一般、次要级别,用来确定是否要进行详细漏测分析。
漏测产生活动  指在软件开发测试过程中,某类被漏测的缺陷最应该在该活动中发现。设置该项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更进一步地细化分析漏测的活动。
开发阶段主要包括原始需求评审、概念评审、设计评审、代码检视、单元测试、模块联调等。
测试阶段主要包括功能测试系统测试、本地语言测试、设备驱动测试、安装测试、性能测试、异常测试等。
发现bug的版本 填写发现bug的软件版本号,这个版本号要与代码库中的版本号对应,以便于追溯。
发现问题时间 问题录入的时间、格式(XXXX年XX月XX日)
问题封闭版本 录入到漏测库的缺陷必须在预期时间内得到封闭,封闭时需在漏测库填写软件封闭时间。
关联产品 漏测缺陷对哪些产品有影响,必须一一列出
缺陷影响 指缺陷对用户造成的影响,例如系统崩溃、业务终止、数据完整性、命令失效、安装失败、可用性、易用性等,对用户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一种风险分析。
问题解决措施 对于等级为致命和严重的问题,在此处进行简要说明解决措施。具体的解决措施,需要在漏测问题解决追踪表中进行跟踪
开发引入原因分析 开发人员进行漏测分析,除了分析产生BUG的原因之外,还必须进行相关的影响分析
开发解决措施 开发提出规避漏测的方法
测试漏测分析 测试人员进行漏测分析,除了分析漏测原因之外,还必须就进行相关的影响分析
测试解决措施 测试提出规避漏测的方法
需求引入分析 需求人员进行漏测分析,站在需求角度分析漏测原因,以及进行相关的影响分析
需求解决措施 需求人员提出规避漏测的方法,如果漏测的直接原因,与需求相关,如需求变更了,没有告知给测试,则需求需改进变更的控制方法。
 

摘自《软件测试之魂》

posted @ 2016-06-14 14:59  坏脾气  阅读(27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