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实又有幻 ——观《荆轲刺秦王》有感

(近代史纲要小论文)
(观后感,有感无观)(就是没看电影瞎编的)
历史,是真实的,但又是虚幻的。
真实,指的是历史本身是真实存在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大到王侯将相的辉煌成就,小到平民百姓的点点日常,它们都在历史这一巨大车轮之下轮转着,在这片大地下留下了属于他们的足迹。
虚幻,指的是三十年、三百年、乃至上千年得时空流转过后,当前人的足迹被历史的大雪所掩埋;当先辈的事迹在口口相传中被套上了后人层层的猜测,或夸大,或贬低,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光华;当上千年前的历史在《史记》等官方记载中被偷偷篡改而又无从查证,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那么此时,历史对于我们,就仿佛笼罩了一层朦胧与虚幻。
正如秦王嬴政,有人说,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有勇有谋;也有人说,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的罪孽,对百姓的压迫,纵使统一了六国,又有何用?但陈凯歌导演的这部《荆轲刺秦王》中,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秦王。他武力超群,面对荆轲的刺杀却能在紧急关头完成反杀;身为君王,但却又有着普通人一样的优柔寡断;他曾经,也曾是一位翩翩少年,血气方刚,但最终,他还是为了一统天下,牺牲了太多太多,牺牲了自己的血性、那少年的意气,而最终留给我们的,却是帝王的沧桑巍峨。只嬴政一人,便体现了人生百态般的多变,秦王究竟到底是何种模样的,或威严,或无情,抑或都有,都隐藏在历史真实与虚幻相结合之处,我们无从完全探寻其真实模样。
历史,或许又有真实,又有虚幻。但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反而多了一份朦胧美,少了一份冰冷感。
荆轲,一位刺杀秦王的英雄,虽然失败但却仍值得被人们称赞传颂。这便是正统史册对荆轲的描写,也是绝大部分人对他的认知。然而,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可能也便只停留在了刺杀秦王这一重大事件中,他的童年,他的经历,可能大部分都无从溯源。而正因如此,反而正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而陈凯歌导演的这部《荆轲刺秦王》中,也便通过对荆轲这一人物已知的形象进行合理的外扩,把一个单薄的、只在史册中出现一星半点记录的人物,变得更加饱满,有血有肉。在电影中,荆轲本是燕国一位家喻户晓的刺客,他曾经为了犒劳而途行千里取人首级,但却因在一次任务中,因铸剑的盲女所动容,从而放弃刺客的生涯。也正是因此,当他被请求去刺杀秦王时,又是经历了何种内心的自我冲突;也正是因此,当他在离别时,那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后,又是何种毅力、信念在支撑。或许,这一切不过是电影导演的遐想;或许,荆轲本不过是燕国一个普通人,而刺杀秦王也不过是在被仇恨掩盖了双眼之后的匹夫之勇,但是,正是历史的虚幻性,才给了我们这样一份的朦胧美。就算荆轲真的不过是一介匹夫,这事实没被历史所埋没,而于世间显现,但这样,在徒增一缕史实的冰冷感之外,在对之了解而不曾去深究之外,我相信,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个未知的荆轲,一个身上带着虚幻色彩的荆轲,他可以在”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潇洒赴死,他可以曾执剑、弃剑,又再度持剑,他由无限可能性交织在一起,或许,这样的荆轲,才更有历史的韵味,具有历史的朦胧美。
当然,也不妨可能有人会想反驳说,历史之所谓为历史,就在于它的真实性上,虚幻构建出的历史又何能称为历史?我上面所说的历史的真实和虚幻,并非在强调历史的虚假,而在于强调史册的残缺性与真伪性,导致的对历史了解的片面性。近些年的历史,或许还存在着见证者、见证物,可当几百年、几千年后,当昔人已逝、遗物已失,当我们对远古时期的历史产生模糊,我们是否就能因历史的真实性而选择性略过这一段历史呢?答案是否定的。或许,我们已经不再能完全挖掘出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真实经过,我们无法再考证荆轲究竟是何方神圣,是勇士,还是莽夫。但是,我们不能掩盖历史可能上真的有荆轲这个人的存在,而他也可能真的曾经尝试刺杀过秦王,但是失败了。世人倾向于这种猜想,这并不意味着完全认同这种猜想,而是这种猜想是历史的无限可能性中可能性最大的一种猜测。或许,当有新的古物出土,当新的古籍被发现,“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可能被改写,但是,没有必要就为了追求那所谓的百分百的真实性,去否定它、忽略它;而相反的,在探寻中不断对历史进行更正,如此,历史之花,才能真正开出属于它的万丈光华。
有真实,又有虚幻,这样的历史,或许才更能显出一丝真实。

钟林昊
2022.5.23

posted @ 2022-05-23 20:37  zhongzero  阅读(16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