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总结

1.对贪心算法的认识

  贪心算法在求解问题时,不从整体上考虑,而是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做出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每次的选择都会依赖之前作出的选择,而对后面的选择不会产生影响。

  它具有最优子结构的性质,即问题的最优解包含其子问题的最优解。但贪心算法不是对于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整体最优解,最重要的是贪心策略的选择。

  与动态规划相比,贪心算法的特点在于它是自顶向下进行分解,每一步的最优解包含上一步的最优解,但上一步之前的最优解不保留最终得到某种意义上是的局部最优解,动态规划则会记录所有的局部最优解。

2.贪心性质的证明

  选择的问题:区间选点

  问题描述:

  数轴上有n个闭区间[ai, bi]。取尽量少的点,使得每个区间内都至少有一个点(不同区间内含的点可以是同一个)。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一个数字n,表示有n个闭区间。 下面n行,每行包含2个数字,表示闭区间[ai, bi]

  输出格式:

  一个整数,表示至少需要几个点

  输入样例:

 

  在这里给出一组输入。例如: 

  3 

  1 3

  2 4

  5 6

 输出样例:
 
2

 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define MAX 1000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Area{
	int start;
	int end;
}areas[MAX];

bool cmp(struct Area a, struct Area b){
	if(a.end < b.end)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int main(){
	int n;
	cin >> n;
	for(int i = 0; i < n; i++){
		cin >> areas[i].start >> areas[i].end;
	}
	sort(areas,areas + n,cmp);
	int count = 0; 
	int finish = 0;
	for(int i = 0; i < n; i++){
		if(areas[i].start > finish){
			finish = areas[i].end;
			count++;
		}
	}
	cout << count << endl;
}

  

  贪心策略:将每个区间按照结尾由早至晚进行排序,每次选择结尾最早且与前一个区间不会重叠的区间。

  证明:

  当其中一次选择的是区间[S(i),T(i)]时,T(i)则为当前选择中结尾最早的选择。

  若此问题的最优解为K,假设选择[S(i),T(i)]不是最优的,而选择了[S(j),T(j)],(j > i),此时得到的解为K-1。若用[S(i),T(i)]代替[S(j),T(j)],不会影响后面的选择。此时得到的解仍为K-1,而在假设中,选择了[S(i),T(i)]的方法不是最优的,所以产生了矛盾。

  以上证明,选择的贪心策略是正确的。

3.本章问题及结对编程的总结

  贪心算法相比动态规划来说,会容易理解一些。最重要的,就是求解问题时如何选择正确的贪心策略。

  结对编程:通过前几次结对编程,和队友之间的合作更加顺畅默契,在交流中也能更积极地给对方提供更多的思路,再通过讨论确定正确的方案。

posted @ 2020-11-14 10:26  zx02  阅读(6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