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一代模拟大师——sansen教授

前几天,准确来说,应该是4月25日,传来sansen教授在家仙逝的噩耗。一代巨擘就此陨落,学界和业界都为之扼腕痛惜。

作为一代大师,“巨擘”两个字sansen教授当之无愧。在他的自传《circuit of life》中,他曾坦言自己一生孜孜不倦所追求无非就是做一个更好的设计者。其言如其行,其行亦如其言,sansen教授在其近50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是模拟IC设计研究和教育领域的灯塔,他的一生是进取的一生,并为模拟集成电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sansen生于1943年5月,很早就表现出在电路领域的兴趣和天赋,他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当他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就对那些电路板很着迷,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导线在器件和连接件之间穿梭,虽然那时候年纪尚小,无法确认是否有东西在这些导线上进进出出,但是当美妙的音乐着实从扬声器里播放出来的时候,他总是感到很新奇。也因此,他常说音乐是自己电路一生的引路人,并且相信很多模拟电路的设计者,就是被音乐引领到这个领域的。

他喜欢音乐,7岁就开始练习簧管,祖孙三代都是当地一个乐队的成员。父亲吹长笛,爷爷吹大号,各有所长。音乐伴随着他的一生,早年间,音乐练习促进了左右脑的连接;职业生涯阶段,他发现了音乐和模拟设计的美妙共通之处,比如,音乐需要妥协,模拟设计也需要妥协,又比如,在音乐造诣上,你永远达不到完美,在模拟设计领域也一样。1999年在夏威夷举行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会议上,他开始表达了模拟设计既是可以又是艺术的想法,他说艺术需要创造力,科学需要洞察力,而模拟设计则两者都要。

sansen的中学时代在当地的一个耶稣教会学校度过,在这个学校,他学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影响他一生的信条:即使最好的东西也不够好。这个翻译有点别扭,我觉得简单概况其实就4个字:精益求精。这个信条伴随了他的一生,他常说,他一生的追求就是努力做一个更好的模拟设计者,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实践。

大学毕业后,sansen就可以了他的开挂的一生:1972年,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电子学博士学位,1980年开始在比利时鲁汶大学ESAT实验室担任教授,1984年开始领导ESAT-MICAS实验室进行模拟电路设计研究。
他是IEEE终身Fellow等等........很多头衔,很多奖项,很多贡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他取得的成就,随便一项,恐怕都是大部分普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但是撇开那些耀眼的光环,sansen教授身上体现出来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严肃而不失从容的人生态度,善良和谦虚的为人处世态度反倒是我们普通人可以追随的,这是sansen留给我们的另外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山水一程,终有一别。
作为后来者,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或许,努力学习,传递他的智慧,便是对他最好的悼念。

最后,用一句sansen的原话,送给诸位“The more you design, the better you are!”
诸君加油!

posted @ 2024-05-08 18:59  ZeroOne1085  阅读(24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