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leye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角色权限优化方案存档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角色权限优化方案存档

一、优化后的用户角色体系

设计原则

  • 职责分离:隐患排查与治理分离,形成闭环管理
  • 最小特权:每个角色仅分配必要权限
  • 四眼原则:关键操作需双重审批
  • 审计追踪:所有操作全程留痕
  • ISO/IEC 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 NIST RBAC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 SOC 2 服务组织控制标准

安全标准依据

角色层级关系

隐患排查员(10)→ 隐患治理员(15)→ 安全管理员(20)→ 安全审计员(30)→ 系统管理员(99)

二、角色职责详细说明

1. 隐患排查员(HAZARD_INSPECTOR)

核心职责

  • 执行定期安全巡检
  • 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
  • 记录隐患关键信息(位置/类型/严重程度)

权限范围

  • 创建隐患报告
  • 查看个人提交记录
  • 上传现场证据照片
  • 只读查看整改进度

权限限制

  • 禁止修改他人报告
  • 无隐患关闭权限
  • 不可分配整改任务

2. 隐患治理员(HAZARD_RECTIFIER)

核心职责

  • 接收分析隐患报告
  • 制定整改方案计划
  • 分配整改任务
  • 验证整改结果并闭环

权限范围

  • 查看全系统隐患报告
  • 分配整改责任人
  • 设置整改完成期限
  • 上传整改证据材料
  • 关闭已完成整改项
  • 生成整改报告文档

权限限制

  • 不可创建隐患报告
  • 禁止修改原始描述
  • 不能删除隐患记录

3. 安全管理员(SECURITY_ADMIN)

核心职责

  • 用户与角色管理
  • 安全策略配置
  • 整体安全态势监控

权限范围

  • 用户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
  • 角色权限分配调整
  • 系统安全参数配置
  • 查看全量安全数据

权限限制

  • 无业务数据操作权限
  • 不可修改审计日志
  • 禁止权限自我提升

4. 安全审计员(AUDITOR)

核心职责

  • 独立系统审计监督
  • 合规性验证
  • 审计报告生成

权限范围

  • 查看所有操作日志
  • 导出审计数据
  • 标记可疑操作
  • 生成合规报告

权限限制

  • 无业务数据修改权
  • 不可执行管理操作
  • 受限访问敏感数据

5. 系统管理员(SYSTEM_ADMIN)

核心职责

  • 基础设施维护
  • 备份恢复管理
  • 系统级问题处理

权限范围

  • 服务器运维管理
  • 数据库维护操作
  • 系统监控配置
  • 备份与恢复执行

权限限制

  • 无业务数据访问权
  • 不可修改业务逻辑
  • 操作需双重认证

三、权限分离矩阵表

操作项

隐患排查员

隐患治理员

安全管理员

审计员

系统管理员

创建隐患报告

分配整改任务

关闭隐患报告

查看所有隐患

修改隐患描述

管理用户账户

导出审计日志

修改系统配置

服务器维护

查看操作审计日志

四、企业级权限控制实现方案

1. Django权限模型扩展

class CustomUser(AbstractUser):

role = models.IntegerField(

choices=UserRoles.choices,

default=UserRoles.HAZARD_INSPECTOR,

verbose_name="用户角色"

)

# 权限检查方法

def can_create_hazard(self):

return self.role == UserRoles.HAZARD_INSPECTOR

def can_assign_rectification(self):

return self.role in [UserRoles.HAZARD_RECTIFIER, UserRoles.SECURITY_ADMIN]

def can_close_hazard(self):

return self.role == UserRoles.HAZARD_RECTIFIER

2. 隐患处理状态机

class HazardReport(models.Model):

STATES = (

('reported', '已报告'),

('assigned', '已分配'),

('in_progress', '整改中'),

('verified', '已验证'),

('closed', '已关闭'),

('rejected', '已驳回')

)

@transition(field=state, source='reported', target='assigned',

permission='hazards.can_assign_rectification')

def assign(self, assigned_user):

"""隐患治理员分配任务"""

self.assigned_to = assigned_user

@transition(field=state, source='verified', target='closed',

permission='hazards.can_close_hazard')

def close(self):

"""关闭隐患"""

五、企业级安全最佳实践

1. 四眼原则实现

class HazardVerification(models.Model):

hazard = models.ForeignKey(HazardReport, on_delete=models.CASCADE)

first_verifier = models.ForeignKey(User, related_name='first_verifications')

second_verifier = models.ForeignKey(User, related_name='second_verifications')

class Meta:

constraints = [

models.CheckConstraint(

check=~models.Q(first_verifier=models.F('second_verifier')),

name='different_verifiers' # 确保双人验证

)

]

2. 权限定期审计

class PermissionAuditCronJob(CronJobBase):

RUN_EVERY_MINS = 60 * 24 * 30 # 每月执行审计

def do(self):

# 检查系统管理员数量合规性

sysadmins = User.objects.filter(role=UserRoles.SYSTEM_ADMIN)

if sysadmins.count() > MAX_SYSADMINS:

alert_admins(f"系统管理员数量超标: {sysadmins.count()}")

# 检查权限分离违规

violations = User.objects.annotate(

role_count=models.Count('roles')

).filter(role_count__gt=1)

六、命名规范说明

1. 隐患排查员HAZARD_INSPECTOR)

精准对应"隐患排查"核心业务功能

替代原"安全巡检员"命名,职责更明确

2. 隐患治理员HAZARD_RECTIFIER)

o 新增核心角色,填补治理环节职责空缺

体现"整改-验证-闭环"完整治理流程

3. 角色编码规则:

采用10/15/20/30/99递进编码

o 预留中间编码便于未来角色扩展

本方案通过严格的职责划分与权限控制,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全流程的合规管理,符合ISO 27001信息安全标准要求。

 

posted on 2025-08-03 21:19  GoGrid  阅读(11)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