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基础优化

Linux基础系统优化

网络参数设定命令。

  • ifconfig  查询、设置网卡和ip等参数
  • ifup,ifdown    脚本命令,更简单的方式启动关闭网络
  • ip  符合指令,直接修改上述功能
#编辑网卡配置文件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修改配置参数
ONBOOT=yes

网卡配置文件详解

网络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

网络接口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INTERFACE_NAME
DEVICE=: 关联的设备名称,要与文件名的后半部“INTERFACE_NAME”保持一致; 
BOOTPROTO={static|none|dhcp|bootp}: 引导协议;要使用静态地址,使用static或none;dhcp表示使用DHCP服务器获取地址;
IPADDR=: IP地址
NETMASK=:子网掩码
GATEWAY=:设定默认网关;
ONBOOT=:开机时是否自动激活此网络接口;
HWADDR=: 硬件地址,要与硬件中的地址保持一致;可省;
USERCTL={yes|no}: 是否允许普通用户控制此接口;
PEERDNS={yes|no}: 是否在BOOTPROTO为dhcp时接受由DHCP服务器指定的DNS地址;

ifup,ifdown命令

启动/关闭一块网卡
ifup eth0
ifdown eth0

ifconfig命令

ifconfig 查看网卡的ip地址

直接输入ifconfig会列出已经启动的网卡,也可以输入ifconfig eth0单独显示eth0的信息
各选项解释是:
eth0    网卡的代号 
lo        回环地址loopback
inet    IPv4的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broadcast    广播地址
RX/TX     流量发/收情况     tx是发送(transport),rx是接收(receive)
packets     数据包数
errors     数据包错误数
dropped    数据包有问题被丢弃的数量
collisions    数据包碰撞情况,数值太多代表网络状况差

用户管理与文件权限篇

现代操作系统一般属于多用户的操作系统,也就是说,同一台机器可以为多个用户建立账户,一般这些用户都是为普通用户,这些普通用户能同时登录这台计算机,计算机对这些用户分配一定的资源。
普通用户在所分配到的资源内进行各自的操作,相互之间不受影响。但是这些普通用户的权限是有限制的,且用户太多的话,管理就不便,从而引入root用户。
此用户是唯一的,且拥有系统的所有权限。root用户所在的组称为root组。“组”是具有相似权限的多个用户的集合。

 root的权利

Linux系统的特性就是可以满足多个用户,同时工作,因此Linux系统必须具备很好的安全性。
在安装RHEL7时设置的root管理员密码,这个root管理员就是所有UNIX系统中的超级用户,它拥有最高的系统所有权,能够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如添加/删除用户,启动/关闭进程,开启/禁用硬件设备等等。
因此“能力越大,责任越大”,root权限必须很好的掌握,否则一个错误的命令可能会摧毁整个系统。

root为什么叫root?

 

在Linux系统中,用户也有自己的UID身份账号且唯一
系统管理员UID为0
系统用户UID为1~999    Linux安装的服务程序都会创建独有的用户负责运行。
普通用户UID从1000开始:由管理员创建

 

用户组GID

 

为了方便管理属于同一组的用户,Linux 系统中还引入了用户组的概念。通过使用用 户组号码(GID,Group IDentification),我们可以把多个用户加入到同一个组中,从而方 便为组中的用户统一规划权限或指定任务。
假设有一个公司中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中又 有很多员工。如果只想让员工访问本部门内的资源,则可以针对部门而非具体的员工来设 置权限。
例如,可以通过对技术部门设置权限,使得只有技术部门的员工可以访问公司的 数据库信息等。

 

创建普通用户

 

#添加用户
useradd zbw
#设置密码       
passwd 12346

root用户可以修改其他所有人的密码,且不需要验证

 

切换用户

su命令可以切换用户身份的需求,
su - username

su命令中间的-号很重要,意味着完全切换到新的用户,即环境变量信息也变更为新用户的信息
#先看下当前用户(我是谁)
whoami
#切换用户
su - zbw
#退出用户登录
logout
ctrl + d
  • 一般情况下,在生产环境避免直接用root用户,除非有特殊系统维护需求,使用完立刻退回普通用户
  • 非交互式设置密码(echo "redhat"|passwd --stdin oldboy && history -c)
Tip:
1.超级用户root切换普通用户无需密码,例如“群主”想踢谁就踢谁
2.普通用户切换root,需要输入密码
3.普通用户权限较小,只能基本查看信息
4.$符号是普通用户命令提示符,#是超级管理员的提示符

groupadd命令

group命令用于创建用户组,为了更加高效的指派系统中各个用户的权限,在工作中常常添加几个用户到一个组里面,这样可以针对一类用户安排权限。
例如超哥以前在公司里,就负责添加openLDAP用户管理,偶尔台湾,美国的同事去上海协作,我就得给他们添加到it部门组里面,以至于他们有对服务器操作的权限。
groupadd it_dep

userdel删除用户

-f     强制删除用户
-r    同事删除用户以及家目录
userdel -r pyyu 

sudo命令

sudo命令用来以其他身份来执行命令,预设的身份为root。在/etc/sudoers中设置了可执行sudo指令的用户。若其未经授权的用户企图使用sudo,则会发出警告的邮件给管理员。用户使用sudo时,必须先输入密码,之后有5分钟的有效期限,超过期限则必须重新输入密码。

语法

sudo 【选项】【参数】
-b:在后台执行指令;
-h:显示帮助;
-H:将HOME环境变量设为新身份的HOME环境变量;
-k:结束密码的有效期限,也就是下次再执行sudo时便需要输入密码;。
-l:列出目前用户可执行与无法执行的指令;
-p:改变询问密码的提示符号;
-s<shell>:执行指定的shell;
-u<用户>:以指定的用户作为新的身份。若不加上此参数,则预设以root作为新的身份;
-v:延长密码有效期限5分钟;
-V :显示版本信息。

 

posted @ 2019-01-10 20:05  氐惆  阅读(14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