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浅谈图的基础
基础知识
图是一种网状数据结构,用于描述对象的集合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其中,对象用顶点表示,也称为节点,简称点。对象之间的关系用连接顶点的边表示。若图中的每条边是单向的,则该图称为有向图;若图中的每条边是双向的,则该图称为无向图;若图中的每条边有权重,则该图称为加权图。研究图的数学分支被称为图论,这个我们以后会深入讲解。
图的表示
邻接矩阵
用一个二维数组标记两个节点是否相邻,$G_{i, j}$ 表示节点 $i$ 能否到达节点 $j$。若该图为加权图,则 $G_{i, j}$ 标记节点 $i$ 与节点 $j$ 之间的边权,如果没有边的话通常设置其为无穷大或 $-1$。
实现方式
int G[3500][3500];//声明部分
int n, m;//点数与边数
int main()
{
cin >> n >> m;
for (int i = 1; i <= m; ++ i)
{
int u, v, w;
cin >> u >> v;//不加权
//cin >> w;//加权
G[u][v] = true;//有向图
//G[v][u] = true;//无向图
//G[u][v] = w;//有向加权图
//G[v][u] = w;//无向加权图
}
return 0;
}
邻接表
用邻接表更节省空间。其中 $G_i$ 存储节点 $i$ 能直接到达的节点。
实现方式
不加权图
vector<int> G[3500];//声明部分
int n, m;//点数与边数
int main()
{
cin >> n >> m;
for (int i = 1; i <= m; ++ i)
{
int u, v;
cin >> u >> v;//不加权
G[u].push_back(v)//有向图
//G[v].push_back(u)//无向图
}
return 0;
}
加权图
struct Node{
int v, w;
};
vector<Node> G[3500];//声明部分
int n, m;//点数与边数
int main()
{
cin >> n >> m;
for (int i = 1; i <= m; ++ i)
{
int u, v, w;
cin >> u >> v;
cin >> w;//加权
G[u].push_back({v, w})//有向图
//G[v].push_back({u, w})//无向图
}
return 0;
}
其实还有一种叫链式前向星的表示方式,后面会讲到。
连通图的遍历
深度优先遍历
选择一个顶点为起点(通常为 $1$ 号节点),并递归遍历其所有的邻接节点。为了防止一个节点被重复访问,我们需要一个 $vis$ 数组来标记一个节点有没有被访问过。
实现方式
void dfs(int u)
{
cout << u << " ";
vis[u] = true;
for (auto v : G[u])
{
if (vis[v] == true)
{
continue;
}
dfs(v);
}
}
广度优先遍历
选择一个顶点为起点,再按照与起点的距离从小到大进行遍历,与广度优先搜索类似。
实现方式
void bfs(int s)
{
queue<pair<int,int> > q;
vis[s] = true;
q.push({s, 0});
while (!q.empty())
{
pair<int,int> t = q.front();
q.pop();
dis[t.first] = t.second;
for(auto v:G[t.first])
{
if (vis[v] == true)
{
continue;
}
vis[v] = true;
cout << v << " ";
}
}
}